当代经济学家把投入教育的资金叫做“人力资本”,与投入劳动资料的资金“实物资本”相对,以比较二者在再生产社会财富方面的效益。世界银行《1980年度世界开发报告》综合多国情况后指出:“教育方面投资的经济收益率是很高的,往往大大超过实物投资。”据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舒尔茨计算,美国上世纪前60年里,人力资本利润增长了7.5倍,而实物资本利润只增长了3.5倍。这是因为,人们参加发明创造和合理化建议的程度,与他们的知识文化程度成正比。工人受教育的年限每增加一年,合理化建议的比重就平均增加百分之六。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人提供的合理化建议,比没有受过同等教育的同样工龄的人多4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技术创造上的积极性,比只受过4年级教育的人高30至80倍。成都一个有职工610人的厂,办“优选法”、“统筹法”管理学习班,花费资金410元。在一年内统计,全厂共实现推广“双法”的成果243项,创价值二万五千三百元,平均每人收益41.4元。如果全国职工每人都能有此收益,一年可以增创价值40亿元。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现代社会的每一项重大进展,都越来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民是否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教育水平,是否拥有多科出类拔萃的知识人才,科学规划和组织是否富有远见。其基本特征是:社会的首要问题不再是原料和资金,而是科学的组织,国家的科学能力成为它的潜力和力量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中坚不再是小农、非熟练工和半熟练工,而是各科知识和技术上的科学家;社会思想方法论不再是常识、因袭传统、经验论,而是倚重抽象理论与系统分析;人类知识的创造力代替简单劳动来创造价值,社会围绕着科学——理论知识组织起来以达到控制社会、指导变革的目的。 关于第2段的表述,正确的是:()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当代经济学家把投入教育的资金叫做“人力资本”,与投入劳动资料的资金“实物资本”相对,以比较二者在再生产社会财富方面的效益。世界银行《1980年度世界开发报告》综合多国情况后指出:“教育方面投资的经济收益率是很高的,往往大大超过实物投资。”据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舒尔茨计算,美国上世纪前60年里,人力资本利润增长了7.5倍,而实物资本利润只增长了3.5倍。这是因为,人们参加发明创造和合理化建议的程度,与他们的知识文化程度成正比。工人受教育的年限每增加一年,合理化建议的比重就平均增加百分之六。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人提供的合理化建议,比没有受过同等教育的同样工龄的人多4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技术创造上的积极性,比只受过4年级教育的人高30至80倍。成都一个有职工610人的厂,办“优选法”、“统筹法”管理学习班,花费资金410元。在一年内统计,全厂共实现推广“双法”的成果243项,创价值二万五千三百元,平均每人收益41.4元。如果全国职工每人都能有此收益,一年可以增创价值40亿元。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现代社会的每一项重大进展,都越来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民是否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教育水平,是否拥有多科出类拔萃的知识人才,科学规划和组织是否富有远见。其基本特征是:社会的首要问题不再是原料和资金,而是科学的组织,国家的科学能力成为它的潜力和力量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中坚不再是小农、非熟练工和半熟练工,而是各科知识和技术上的科学家;社会思想方法论不再是常识、因袭传统、经验论,而是倚重抽象理论与系统分析;人类知识的创造力代替简单劳动来创造价值,社会围绕着科学——理论知识组织起来以达到控制社会、指导变革的目的。 如果要在第1段文字后加一句话,最合适的是:()
第4题:
因发表《人力资本投资》演讲而被尊称为“人力资本之父”的经济学家是()
第5题: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的创始人。他说:“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是远远超过被看作实际价值的建筑物、设施、库存物资等物力资本的。”在谈到人力资源时说:“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舒尔茨根据其人力资本学说,对美国历年高等教育费的收益率进行了计算。结果是,美国1929年到1957年教育投资在增加国民收入中作出贡献的比率是33%。由此出发,请谈谈你对教育所担负的经济功能的看法。
第6题:
舒尔茨认为,决定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投资相对投资量的主要是()
第7题: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这本书里,提出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高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效益。”这一观点深刻地说明着()。
第8题: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观点,通过教育资本储量分析方法来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的经济学家是美国的舒尔茨。
第9题:
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自然功能
教育的道德功能
第10题:
美国经济学家
英国经济学家
《理想国》的作者
“人力资本之父”
《人力资本投资》的作者
第11题:
人力资本投资分析的现代奠基人是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
任何就本身来说是用来提高人的生产能力,从而提高人在劳动市场上的收益能力的初始性投资均为人力资本
大学教育属于人力资本投资
在职培训属于人力资本投资
增进健康、加强学龄前儿童健康,寻找工作、工作流动等活动不属于人力资本投资
第12题:
投资比例
投资收益率
投资量
经济结构
第13题:
第14题:
当代经济学家把投入教育的资金叫做“人力资本”,与投入劳动资料的资金“实物资本”相对,以比较二者在再生产社会财富方面的效益。世界银行《1980年度世界开发报告》综合多国情况后指出:“教育方面投资的经济收益率是很高的,往往大大超过实物投资。”据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舒尔茨计算,美国上世纪前60年里,人力资本利润增长了7.5倍,而实物资本利润只增长了3.5倍。这是因为,人们参加发明创造和合理化建议的程度,与他们的知识文化程度成正比。工人受教育的年限每增加一年,合理化建议的比重就平均增加百分之六。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人提供的合理化建议,比没有受过同等教育的同样工龄的人多4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技术创造上的积极性,比只受过4年级教育的人高30至80倍。成都一个有职工610人的厂,办“优选法”、“统筹法”管理学习班,花费资金410元。在一年内统计,全厂共实现推广“双法”的成果243项,创价值二万五千三百元,平均每人收益41.4元。如果全国职工每人都能有此收益,一年可以增创价值40亿元。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现代社会的每一项重大进展,都越来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民是否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教育水平,是否拥有多科出类拔萃的知识人才,科学规划和组织是否富有远见。其基本特征是:社会的首要问题不再是原料和资金,而是科学的组织,国家的科学能力成为它的潜力和力量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中坚不再是小农、非熟练工和半熟练工,而是各科知识和技术上的科学家;社会思想方法论不再是常识、因袭传统、经验论,而是倚重抽象理论与系统分析;人类知识的创造力代替简单劳动来创造价值,社会围绕着科学——理论知识组织起来以达到控制社会、指导变革的目的。 根据上文,与实物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利润增长更快的原因是:()
第15题: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相对投资是由收益率决定的,收益率高的说明投资量()
第16题:
据日本企划厅的报告,从1982年到1986年5年间,每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的大约60%是由技术进步作出的贡献。美国从1900年到1959年,由“人力资本”即在教育上的投资)获得的利润增长了17.5倍,而由物质资本获得的利润只增长3.5倍。 又据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的计算,苏联国民收入增加部分,大约有30%是由学历构成高度化造成的。受过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其功效或生产率分别是文盲劳动者的1.5倍、2倍和4倍。试分析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第17题:
西方研究教育经济学最早的论文是美发表的()
第18题:
舒尔茨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指出并论证了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
第19题: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教育基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因为教育支出是一种投资活动,教育支出与资本形成及国民收入有密切关系。要探讨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从测定教育资本储量入手。舒尔茨首先计算出美国1929年积累的教育资本总额为1800亿美元,1957年增至5350亿美元;1929年每个劳动力平均的教育资本是3659美元,1957年增至7868美元。这说明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高,凝结在每个劳动者身上的教育资本量增加了。通过计算美国1957年比1929年增加的教育投资总额,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问题:试说明本材料的内容与教育基本原理相关内容的关系。
第20题:
人力资本理论是使用广泛的现代薪酬理论。完整提出人力资本概念,第一次明确地并且主要从宏观角度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功效做了定量研究的经济学家是()
第21题:
贝克尔《人力资本》
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
斯特鲁米林《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
沃尔什《人力资本观》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