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自杀前向他人发过自杀前的一种预兆或者一种求救信号。
第1题:
哪些言语上的征兆不是自杀前预兆?()
第2题:
自杀就是毁掉一种价值,毁掉一种意义。因此自杀是错误的。
第3题:
《赛德克巴莱》中的赛德克族妇女的自杀行为属于自杀论中的哪一种自杀类型?()
第4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第5题:
有关自杀基因治疗策略描述正确的是()。
第6题:
抑郁症的扩大性自杀是下列中哪一种()
第7题:
有自杀行为的人都是有精神疾病的
自杀行为与抑郁情绪的关系非常密切
与有自杀想法的人讨论自杀不会引发其自杀行为
大多数自杀者在实施自杀行为前都有一些语言和行为的信号
第8题:
相约自杀,各自实施自杀行为的,对自杀未遂者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行为人与他人相约共同自杀,但他人无勇气实施自杀,要求行为人先将其杀死再自杀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行为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假意与他人相约自杀,他人自杀而行为人未自杀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行为人教唆他人自杀,自己也同他人约定自杀,结果该人自杀未遂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第9题:
利己型自杀
利他型自杀
失范型自杀
宿命性自杀
第10题:
共情等于了解
自杀总是一种冲动行为
自杀是无法预防的
想要自杀的人并不一定是真的想死
与自杀的人讨论自杀不会诱导其自杀
危机出现是因为个体意识到某事件和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而不是因为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
第11题:
自杀的人是真的想去死
谈论自杀的人不会真的去死
不能与有自杀念头的人谈自杀
危机干预后自杀者的自杀风险并未解除
自杀过的人迟早还会再自杀的
第12题: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第13题:
下面有关自杀行为的错误说法是()
第14题:
关于是否应该与有自杀倾向的人谈论自杀,下面看法中错误的是()。
第15题:
精神疾病自杀占全部自杀者的比例是()
第16题:
在13~35岁间的青年人的死因中,自杀排在()
第17题:
下列对自杀的描述正确的是()
第18题:
对
错
第19题:
与有自杀倾向的人谈论自杀,会勾起其自杀的愿望
受自杀困扰的人往往愿意别人与他讨论自杀问题
与有自杀倾向的人谈论自杀,是一种解决困难的契机
故意避免与有自杀倾向的人谈论自杀,会使自杀者因被困扰的情绪无从分解而加重情绪问题,最终无法走出自杀的泥潭
第20题:
前3位内
前5位内
前10位内
前20位内
前30位内
第21题:
伤害一无辜者以求政府处以死刑而达死亡目的
自杀前去杀害其积怨者以求同归于尽
制造车祸意外死亡
自杀前认为妻儿会受罪,先杀了妻儿再自杀
第22题:
自杀的人是真的想去死
危机过去意味着自杀风险解除
可以与有自杀念头的人谈自杀
自杀者内心大都是矛盾的
自杀其实是一种冲动性行为
第23题:
教唆他人自杀
帮助他人自杀
逼迫他人自杀
欺骗、引诱他人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