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态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口语和表情、动作等体态语,以此向学生传递信息,相互沟通情感的一种行为方式。变化教态是最常用的,也是最便捷的一种教学技能,运用得当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气氛。常用的教态变化有声音变化和()变化。
第1题:
A.眼神
B.态度
C.手势
D.暗示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身体的移动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和信息传递,这是运用了教学技能中变化技能的哪种类型?()
第6题:
教师的教态语言主要分为( )
第7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体态语的是()。
第8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需要安排学生小组讨论,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这属于变化技能中的()。
第9题:
身姿变化
面部表情
外表修饰
思想变化
第10题:
演说
演示
示范
教态
第11题:
辅助性
连续性
表情性
动作性
情境性
第12题:
师生互动
教学媒体变化
教态变化
信息传输信道变化
第13题:
所谓的变化技能包括变化
A、教态
B、场所
C、人员
D、教学媒体
E、师生相互作用形式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技能是教师变化不同的刺激,利用表情、动作等身态语,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引起学生的注意、交流情感、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
第17题:
幼儿园教学中通常运用的动作直观手段包括()。
第18题:
()一般是指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眼色、人际空间位置等一系列能够揭示内在意义的动作。
第19题:
教态语言的特征有()。
第20题:
教态
场所
人员
教学媒体
师生相互作用形式
第21题:
师生互动变化
教学媒体变化
教态变化
信息传输信道变化
第22题:
身姿变化
面部表情
手势
语音语调
第23题:
身姿变化
面部表情
外表修饰
思想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