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班主任怎样建立新的人才观?”相关问题
  • 第1题:

    班主任怎样积累科研资料?


    正确答案: (1)要勤于写工作笔记。很多教育家的科研成果主要来源于他们的工作笔记。记自己工作中的做法,分析成功的原因,总结失败的教训。
    (2)多查阅书报杂志,收集有关班主任工作方面的文章,剪贴或分类制成资料卡片。
    (3)要保存和整理好班务材料。

  • 第2题:

    作为班主任。你怎样组织班会?


    正确答案: 班会是学校集体活动中最主要的组织活动之一。班会一般分为定期或不定期班会,在班主任领导和指导下,以班级为单位,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组织的对全班同学开展教育的活动。班会是班主任或班委会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指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形式。作为班主任如何才能组织好班会呢?在我看来应在认识、准备和实施上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确定班会的主题。主题要有明确的针对性,要从当前的社会生活实际及年段思想教育要求出发,应当体现学校和班级思想教育工作的主旋律。选题要抓住时机,即要善于发现并把握有利的因素,使主题班会内容更切合学生当时心理。如在考试前宜选择关于学法探讨的主题,考试后则宜选择关于常规纪律教育和挫折教育方面的主题。为使主题班会有针对性,班主任务必调查研究,掌握班情。清楚学生近期关注的热点是什么,了解学生普遍对什么感兴趣,知道学生动机、需要、情感等心理特征。
    其次,主题要有系统性。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班级要举行多少次主题班会?主要内容是什么?应有全盘计划。
    确定主题后,班会的设计,内容的安排,组织、筹备等工作都应让学生开动脑筋,放手去做。要注意整个主题班会过程中的民主与平等,要给学生参与的时间与空间,要激励每一位学生投入到班会活动中。学生喜欢求新求异,生动活泼。单调古板、一味灌输、说教式的主题班会早已让学生厌烦。因此可以把班会交给2—3位学生负责,然后由他们牵头,广泛地争取班级同学的意见。教师及时地给予鼓励与指导,并且鼓励其他同学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如果室内活动,我们还应注意积极创造出与主题一致的情境和气氛。因为环境布臵、会场气氛、音响效果等对学生情绪都有影响。如照几张像,学生会提高积极性;联欢会上配上音响,学生更乐意表演……这样全班每位同学都有事干.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这样的班会大家都愿意开。放手让学生参与,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让班会的形式的生动、活泼。且多样化,有利于增强教育的可接受性。
    班会结束以后,要注意结果的反馈。班主任要及时研究反馈信息,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为下次班会提供经验。同时,也要了解班会的作用与效果,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还要注意巩固主题班会活动成果。对活动后出现的成绩要肯定,对模糊的认识要及时澄清和纠正,将活动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通过班会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总之,主题班会的设计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只要班主任有高度的热心和强烈的责任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认真精心地准备,就一定能开好班会,使班会课真正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让班会课的影响扎根到学生心中,引导学生向健康的轨道发展,让班会课真正成为吸引学生、充满魅力的课型之一。

  • 第3题:

    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班主任教师中存在着几种不正确的人才观值得警惕。


    正确答案: “分数至上”的人才观。不少班主任教师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在这些班主任教师的思想中,得了高分就是好学生,得了低分就是坏学生,只要考试分数高,一俊可以遮百丑。
    “驯服工具”的人才观。在有些班主任教师看来,听老师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有的老师甚至认为:老师的话对学生应该具有法律的效应,学生可以有这样的缺点或那样的缺点,但有一条缺点是不能容忍的,那就是:不听老师的话。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他们的教育行为方式是:“我讲你记,我说你听,否则,扣分不及格、留级、处分„„”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教导去行动的学生,就受到嘉奖,其结果是一部分学生唯唯诺诺,一部分学生激烈反抗。培养了听话的“驯服工具”或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平均发展”的人才观。在有些班主任教师的教育思想中,好学生应该是“全优”的,各方面都应该是“尖子”,这才叫“全面发展”。他们的所谓全面发展实际上是“平均发展”。这种人才观不允许或看不到学生由于禀赋或爱好性格不同,可能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能,而在另一方面出现缺陷。他们看不到特长对于人才发展的意义,有时甚至用限制特长来谋求平均发展。
    以上几种错误的人才观,是错误的教育思想的典型表现,是值得警惕或必须克服的。

  • 第4题:

    班主任怎样构建和谐班集体?


    正确答案: (1)选拔培养班干部
    (2)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
    (3)上好德育活动课
    (4)构建班级、家庭、社区教育网络
    (5)构建学生和谐生活

  • 第5题:

    问答题
    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正确答案: (1)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
    (2)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
    (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4)讲求民主,宽松和谐;
    (5)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班主任怎样建立新的人才观?

    正确答案: (1)用多个评价标准。现代心理学研究,至少有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能力等七种智能在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发现和培养人才。考试分数并不代表学生全部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说“我能行”,这就是素质教育实践中涌现出的好思想。
    (2)“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身心正在发展、是非观念尚未成熟的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教师不能因他们犯错误就把他们当成“坏孩子”,他们的错误大多是好奇、表现欲导致的行为过失,不能轻易或盲目定性为道德品质问题。
    (3)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才。每个学生都有才,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成功,这是教育的本义和真谛。那种选拔少数学习尖子、淘汰大多数普通学生的教育模式必须从根本上改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怎样建立新型、和谐、平等的亲子关系?


    正确答案: (1)坚持民主平等,尊重儿童人格;
    (2)讲清道理,制定明确的行为标准;
    (3)重视沟通,促进情感交流;
    (4)适当运用奖励,避免使用惩罚。

  • 第8题:

    怎样合理选建野鸭场?


    正确答案: 野鸭场宜建在僻静且交通便利、背风向阳、地势稍高、排水良好、附近有开阔水域的地方。如果水域附近有坡地,坡下应有浅滩,其坡度应小于30度,以利野鸭下水和上岸。而水面和陆地运动场要设天网和田网,围网应用铁丝网或竹子等架设,网孔3~5厘米,围网要深达水底,网要高出水面或陆地1.8~2.0米,天网要用尼龙网封闭。
    养殖场应有鸭舍、鸭坪、鸭滩、水上运动场以及人住房舍。鸭舍是野鸭晚上栖息和产蛋的地方。应坐北向南而建,使其冬暖夏凉,通风透气。鸭坪为连接鸭舍与鸭滩之间的陆上运动场地,供野鸭在舍外采食、饮水、理毛和休息。鸭坪的面积要以每方米不超过20只计算,浅滩是从水面到鸭坪的斜坡,坡度以30度为佳,可用石子和水泥修砌,还可在其上铺上草垫,这样可以防止野鸭跌倒,水上运动场可利用湖泊、河道和池塘等,没有天然的水域可挖人工池,这样既可供洗澡和交配防滑,又可使野鸭不会带泥入鸭舍。

  • 第9题:

    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正确答案: (1)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
    (2)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
    (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4)讲求民主,宽松和谐;
    (5)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

  • 第10题:

    问答题
    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班主任教师中存在着几种不正确的人才观值得警惕。

    正确答案: “分数至上”的人才观。不少班主任教师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在这些班主任教师的思想中,得了高分就是好学生,得了低分就是坏学生,只要考试分数高,一俊可以遮百丑。
    “驯服工具”的人才观。在有些班主任教师看来,听老师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有的老师甚至认为:老师的话对学生应该具有法律的效应,学生可以有这样的缺点或那样的缺点,但有一条缺点是不能容忍的,那就是:不听老师的话。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他们的教育行为方式是:“我讲你记,我说你听,否则,扣分不及格、留级、处分„„”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教导去行动的学生,就受到嘉奖,其结果是一部分学生唯唯诺诺,一部分学生激烈反抗。培养了听话的“驯服工具”或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平均发展”的人才观。在有些班主任教师的教育思想中,好学生应该是“全优”的,各方面都应该是“尖子”,这才叫“全面发展”。他们的所谓全面发展实际上是“平均发展”。这种人才观不允许或看不到学生由于禀赋或爱好性格不同,可能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能,而在另一方面出现缺陷。他们看不到特长对于人才发展的意义,有时甚至用限制特长来谋求平均发展。
    以上几种错误的人才观,是错误的教育思想的典型表现,是值得警惕或必须克服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国民党政权是怎样建立新闻统治的?

    正确答案: 1927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便建立和发展了以“中央通讯社”为中心的庞大的新闻通讯事业网,以《中央日报》、《扫荡报》为中心的党、政、军报纸网和以“中央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广播网。国民党这个新闻事业网,是在“剿共”枪炮声中建立并扩大起来的,“反共”成为它的宣传基调。它一方面造谣污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人民革命斗争;另一方面鼓吹“以党治国”和实行“训政”,宣扬法西斯主义,为中国建立独裁统治制造舆论。
    1.中央通讯社简称“中央社”。1924年4月1日在广州成立,隶属于国民党中央党部。1927年迁汉口,同年4月18日,国民党政府正式定都南京。5月,中央通讯社随中央党部迁南京。5月6日起开始发稿。中央社最初几年规模很小。1932年,实行“独立经营”的方针。5月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任命萧同兹为社长,负责改组“中央社”。上任后的萧同兹,向国民党中央提出三条办报方针,即:
    1)社址迁出国民党中央党部,对外独立经营,与报界及社会接触,使之成为社会文化事业机构;
    2)发布新闻,力求正确迅速,有自行决定之权,不受外界干涉;
    3)用人以才为准,由社里决定。萧同兹还将这三条方针解释为“工作专业化”、“业务社会化”、“经营企业化”。由于这三条方针的实行,“中央社”可以少受国民党内各种派别势力的掣肘,便于蒋介石的直接控制,提高新闻工作的效率和宣传的灵活性;也可以淡化其党部工具的色彩。萧同兹也比较善于用人,吸收了一批有经验的新闻工作者,并招收一些大学生,充实采编电讯各部分,整个社务面目一新。在通讯设备的购置方面,国民党政府也予以很大的支持。1932-1937年间,“中央社”设立了10多个分社和20多个“通讯员办事处”,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通讯网,垄断了国内新闻。另外,还在东京、日内瓦、新德里设有“国外通讯员办事处”在此期间,“中央社”还相继与英国的路透社、美国美联社、法国哈瓦斯社签订交换新闻条约,收回了外国通讯社在华的直接发稿权。“中央社”借此获得了大量的国际新闻,同时又切断了国内各报从外国通讯社取得新闻来源的渠道,加强了对报纸的控制,在国民党的新闻统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央通讯社总社迁到汉口,1938年10月又迁重庆,此时又先后设16个分社。成为国内最强大的国家通讯社。
    2.《中央日报》1927年3月22日在汉口创刊,国民党中央机关报。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办。创刊初期为武汉国民党中央及国民政府的立场,反蒋,1927年9月15日停刊。《中央日报》对大革命、对北伐军的胜利消息的报道起到过正面的作用。其副刊《中央副刊》由副刊老编孙伏园主编,很有特色。1928年2月1日,国民党在上海重办《中央日报》,由当时的中央宣传部长丁维汾兼任社长。1928年11月1日停刊。1929年2月1日,《中央日报》迁至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出版,由中央宣传部长叶楚沧兼任社长。1932年,《中央日报》改行社长制,直接对国民党宣传部负责,行政上独立,首任社长程沧波。程沧波提出了“经理部要充分营业化,编辑部要充分学术化,整个事业当然要制度化效率化”的口号,着手对《中央日报》编辑和经营两方面的工作加以整顿、改进,国民党中央在资金和人力上也大力扶持该报。因此,《中央日报》的业务与规模不断扩大,同年先后增出《中央夜报》、《中央时事周报》。1935年,《中央日报》更新设备,扩大版面。1937年6月,开庐山版。1937年12月31日因南京沦陷停刊。1938年在长沙复刊,同年9月1日迁重庆出版,先后增设长沙、昆明、成都等地方版。1945年返迁南京,又增设《沈阳中央日报》、《长春中央日报》。1946年,《中央日报》对外称实行企业化经营,停止向中央领取经费,社长马星野。作为国民党政府的喉舌,自1928年以来,《中央日报》长期以反共为基本立场。1949年4月23日,《中央日报》在大陆停刊,前后出版计22年。
    3.其他报刊为了配合反共军事“围剿”,国民党于1932年6月23日在南昌创办了《扫荡报》,其前身是1931年5月创刊的《扫荡三日刊》。该报由中国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政训处主力。国民党地方新闻机构也逐步建立起来。国民党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党报网,并通过这张网,控制各地的新闻舆论阵地。
    4.中央广播电台国民党定都南京后,陈果夫、戴季陶、叶楚沧等首倡设立广播电台。1928年8月1日在南京丁家桥正式开播。初建时隶属于国民党中央宣传部。1932年11月12日,启用南京江东门外新建的发射台,电波及于全国并覆盖南洋一带,成为亚洲地区发射功率最大的一座电台,时称“东亚第一台”。中央台建好后,地方电台也开始发展起来。抗战前形成了以中央台为核心的广播网络。国民党中央台由陈果夫创办,先后任台长的有徐恩曾、吴宝丰等,属于中统特务系统。在全国下属有十几个地方广播电台。
    5.国民党政府颁布的新闻出版法规国民党实行新闻统治政策,就是一方面建立与加强自己的新闻事业网,另一方面采用各种办法迫害革命报刊,控制其他报刊,箝制社会舆论。为此还制订了一系列的新闻政策与法规。如《省及特别市党部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宣传品审查条例》、《查禁反动刊物令》、《取缔销售共产书籍办法令》、《出版法》、《宣传品审查标准》、《图书杂志审查办法》以及《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等。这些法律条文还规定了严格的处置办法,从罚款、查禁到判刑,甚至杀头。更有甚者,国民党特务与军警可以不顾任何法律约束随意逮捕进步记者和文化人士,查禁各种报刊。国民党还设置了一整套新闻检查机构形成严密的新闻检查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怎样建立新型、和谐、平等的亲子关系?

    正确答案: (1)坚持民主平等,尊重儿童人格;
    (2)讲清道理,制定明确的行为标准;
    (3)重视沟通,促进情感交流;
    (4)适当运用奖励,避免使用惩罚。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