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立窑烟气除尘器有哪几种?怎样选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机立窑煅烧操作时应怎样做好合理用风?


    正确答案: 机立窑在煅烧操作时必须做到合理用风。即在保证窑面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开大风,全风操作,提高全风率,当窑面边部或二肋区域龇火严重时,应减风,避免物料龇向中心。偏火严重时不能开全风,刚处理完炼边、结圈等不正常窑况时不能用全风。

  • 第2题:

    立窑各工艺带应选用哪种耐火材料?


    正确答案: (1)预热带:由于废气(CO2COSO3等)为酸性气体,耐火材料应耐腐蚀强度高,耐磨性能好。通常用高铝砖、磷酸盐砖等。
    (2)高温带:要求在高温中热稳定性好。目前磷酸盐砖、镁铬砖等。
    (3)冷却带:主要应提高耐火材料的耐磨性能,多采用粘土砖、磷酸盐砖或镁砖,在立窑底部一般采用钢铁铸造砖。

  • 第3题:

    立窑煅烧不正常窑况有哪些?


    正确答案: 常见的不正常窑况主要有:呲火、偏火、中间火深、炼边、抽心、卡窑、窑喷(吹气)等。

  • 第4题:

    怎样确定立窑的高径比?


    正确答案: 立窑的高径比问题,实质上是立窑的高度问题。高径比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立窑的产量、质量提高。因此产量、热耗、窑内气流相对速度g=和单位空气消耗量确定后,立窑直径可根据有关公式确定。直径确定以后,立窑的有效高度和高温带直径D的数据选择要适当,也就是根据物料在煅烧过程中由上而下完成预热煅烧、冷却各带所需要的停留时间来确定窑的适宜高度。通常窑的直径D确定之后,窑的高度时3.2D,喇叭口高度是0.5D,直筒体高是2.7D。但是,立窑高径比值并非适合所有情况的唯一经验数。确定高径比时,应根据生产能力(沉降速度)、生产方法(配料、配煤)、料球质量和粒度、鼓风能力等因素来综合考虑,才能确定适宜的高径比。

  • 第5题:

    机械化立窑的卸料形式有哪几种?对其卸料装置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机械立窑按卸料篦子的形式可分为摆辊式、转辊、塔式、盘式、往复式及盘塔式、简易塔式等多种地机械立窑。
    机械立窑卸料装置除具有承托药内全部物料重量的作用外,还要把熟料破碎并均匀连续地卸出窑外的作用。卸料篦子工艺性能地好坏,直接影响到窑内的煅烧情况,故对卸料装置由如下要求:
    (1)、能在窑的整个横断面上均匀地卸出熟料,以保证落窑平衡,确保底火稳定;
    (2)、空气能自下而上地通过卸料篦子并均匀分布在窑内。
    (3)、能破碎烧结大块的熟料。
    (4)、根据窑内煅烧情况的要求进行调整卸料速度或转速。
    (5)、卸料篦子灼热和磨损的条件件下工作,故要求篦子结构坚固、耐热耐磨,并便于维修、检修及更换。

  • 第6题:

    电除尘器按烟气在电场中的流动方向分为哪几种?


    正确答案: (1)立式电除尘器:立式电除尘器中的气流是自下而上垂直运动的。
    (2)卧式电除尘器:卧式电除尘器内的气流是沿水平方向流动的。

  • 第7题:

    怎样估算立窑所需的风压?


    正确答案: 鼓风机地风量,对立窑煅烧和熟料的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当有足够的风量时,鼓风的压力愈大,则熟料的产、质量也愈高。风机的风压应根据鼓入空气在窑内的总阻力损失确定,空气在窑内阻力损失与料球大小,料层的孔隙率,气流速度、窑的高度有关。
    风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P=M×H[(q×G)/(0.785D2)]2
    式中:△P-窑内流体阻力(㎜水柱);q-熟料单位热耗(大卡/公斤熟料);H-立窑产量(公斤/小时)(有效运转时间内);H-立窑的有效高度(m);D-立窑的有效直径(m),M-料球阻力系数[(0.9~1.3)×10-10]

  • 第8题:

    问答题
    生料球必须具备哪几种性能才适合立窑煅烧?

    正确答案: 生料球的质量和粒度大小是影响立窑煅烧过程的重要因素,它的重要性仅次于窑内的结构,料球性能和粒度合适能使窑内气体阻力小,通风良好,高温带的温度高,煤燃烧速度快,缩短料球煅烧时间,加快熟料冷却,有利提高窑的产量和质量。
    料球质量除要生料成分合理,又较好的分散度,以及均匀稳定外,还包括以下几点:
    1)、有抵抗机械应力的能力,即料球强度,廖秋在窑内输送和窑内移动和滚动时,与输送设备和窑壁的磨擦或本身相互磨擦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粉末,严重时还会被挤压碎,这样会增加通风阻力,生产不正常,产量和质量下降。因此,料球强度一般控制在500~550g/个为宜。冲击强度一般从1米高度自然掉下不粉碎。
    2)、适当的料球粒度和均齐性。粒度太小则球间空隙小而影响通风,不利煅烧,粒度太粗则料球不易烧透,容易造成中部生料等现象。粒度符合要求且均匀可使窑内通风能力增强,阻力减小,从而提高熟料的产量和质量。生产中一般要求料球粒度5~10㎜,球间空隙控制在40~50%为宜且粒度均齐,避免粉料和泥团。
    3)、在受热过程中,要有抵抗炸裂的了稳定性,料球破裂,将妨碍通风,影响熟料的产、质量。料球热处理的抗裂热稳定性,在950℃电炉内烤5分钟后取出,生料球应保持良好。
    4)、料球空隙率,是料球的一项综合措施,它决定了料球强度的了稳定性。为有利立窑煅烧和提高熟料质量,料球应该疏松多孔,料球气孔率受料球含水量、成球的方法和操作,以及料球在盘内停留时间等影响,生料球中的孔隙率一般控制在31~35%之间为宜。
    5)、料球含水量,它决定了料球和粒度以及料球的热稳定、气孔率等,生产中一般控制料球含水量在14~16%左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某锅炉烟气烟尘粒径较小,须执行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宜优先选用的除尘器类型是() 。
    A

    旋风除尘器

    B

    静电除尘器

    C

    水膜除尘器

    D

    电袋除尘器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炉窑含烟气或粉料运输含尘空气的净化,最好选用的除尘器是()。
    A

    静电除尘器

    B

    袋式除尘器

    C

    湿式除尘器

    D

    旋风水膜除尘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机械化立窑的卸料形式有哪几种?对其卸料装置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机械立窑按卸料篦子的形式可分为摆辊式、转辊、塔式、盘式、往复式及盘塔式、简易塔式等多种地机械立窑。
    机械立窑卸料装置除具有承托药内全部物料重量的作用外,还要把熟料破碎并均匀连续地卸出窑外的作用。卸料篦子工艺性能地好坏,直接影响到窑内的煅烧情况,故对卸料装置由如下要求:
    (1)、能在窑的整个横断面上均匀地卸出熟料,以保证落窑平衡,确保底火稳定;
    (2)、空气能自下而上地通过卸料篦子并均匀分布在窑内。
    (3)、能破碎烧结大块的熟料。
    (4)、根据窑内煅烧情况的要求进行调整卸料速度或转速。
    (5)、卸料篦子灼热和磨损的条件件下工作,故要求篦子结构坚固、耐热耐磨,并便于维修、检修及更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立窑鼓风有哪几种方式?

    正确答案: 立窑鼓风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底部鼓风。风从炉篦子或卸料篦子底部鼓入,进入窑内将熟料冷却,同时被熟料预热,这种鼓风方式对卸料设备有一定的冷却作用,所以机立窑一般均采用这种方式,它的缺点是空气要穿过整窑物料,阻力较大,需配备鼓风机压力较高鼓风机。
    (2)、侧部鼓风。为了减少料层的阻力,在卸料篦子之上1.5m左右的地方,设一
    环形主风管,在主风管上根据窑的大小,沿圆同方向设备4~8个嘴,风嘴正对窑截面中心,这种鼓风方式一般用于鼓风压力不高的立窑。但是容易造成边风大,中心风不足,多用于2m以下的普遍立窑。在机立窑上应用很少。
    (3)、腰部鼓风。腰部鼓风与侧部鼓风相似,不同之处是其鼓入位置比侧部鼓风位置高约距卸料篦子2~4m处。这种鼓风方式是配合底部鼓风共同时用,即大部分由底部鼓入,少量由腰部鼓入。
    (4)、升高中主风管鼓风,它是将风管从窑的侧面伸进窑的中心,进风口升高至窑的有效高度30~45%的中心部位,出风口没有风帽,以支托熟料。这种通风方式能较大减少料层的通风阻力和窑的下部漏风,并能改善中部通风。升高中心风管,对提高产量,降低消耗有一定好处。但熟料的冷却不良,空气预热差,不利于烧成温度的提高。还易引起卡窑、顶巾、漏生等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机立窑塔式卸料篦子运转过程中电机电流波动的原因有哪些?怎样解决?


    正确答案: (1)活动齿板与固定齿板圆周对称间隙不均匀。
    (2)物料粒度变化大。
    (3)立轴轴承、轴瓦和密封有损坏。
    解决的办法:
    (1)调整活动齿板与固定齿板圆周对称间隙。
    (2)适当的时候反转一、二次,破碎大块料。

  • 第14题:

    立窑使用高压离心风机过程中出现窑况不正常后怎样操作?


    正确答案: 由于高压离心风机风压较罗茨风机低,立窑在卸料过程中窑面出现裂缝时,由于窑内物料对风阻力减少,高压离心风机的送风量大量增加,造成窑面出现大风洞,不减风很难堵注,这要求看火工操作要勤,杜绝偏火。中火过深,呲火现象出现,保持较好窑内煅烧状况。

  • 第15题:

    立窑鼓风有哪几种方式?


    正确答案: 立窑鼓风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底部鼓风。风从炉篦子或卸料篦子底部鼓入,进入窑内将熟料冷却,同时被熟料预热,这种鼓风方式对卸料设备有一定的冷却作用,所以机立窑一般均采用这种方式,它的缺点是空气要穿过整窑物料,阻力较大,需配备鼓风机压力较高鼓风机。
    2)、侧部鼓风。为了减少料层的阻力,在卸料篦子之上1.5m左右的地方,设一环形主风管,在主风管上根据窑的大小,沿圆同方向设备4~8个嘴,风嘴正对窑截面中心,这种鼓风方式一般用于鼓风压力不高的立窑。但是容易造成边风大,中心风不足,多用于2m以下的普遍立窑。在机立窑上应用很少。
    3)、腰部鼓风。腰部鼓风与侧部鼓风相似,不同之处是其鼓入位置比侧部鼓风位置高约距卸料篦子2~4m处。这种鼓风方式是配合底部鼓风共同时用,即大部分由底部鼓入,少量由腰部鼓入。
    4)、升高中主风管鼓风,它是将风管从窑的侧面伸进窑的中心,进风口升高至窑的有效高度30~45%的中心部位,出风口没有风帽,以支托熟料。这种通风方式能较大减少料层的通风阻力和窑的下部漏风,并能改善中部通风。升高中心风管,对提高产量,降低消耗有一定好处。但熟料的冷却不良,空气预热差,不利于烧成温度的提高。还易引起卡窑、顶巾、漏生等现象。

  • 第16题:

    怎样处理立窑架窑?


    正确答案: 底火层在扩大口内被卡住不随物料向下运动或者全窑物料都卸不出,称架窑或卡窑。
    形成架窑的原因:
    1)、窑口扩大不合适。喇叭口扩大锥角度太大,与物料收缩不适应。由于料球收缩小,落窑时就容易把边部物料卡住;窑口太深时,底火控制浅,物料在喇叭口上部冷固,同时造成卡窑。
    2)、冷却带有死烧硬大块,不易被卸料篦子破碎卸出,而卡住全窑物料。
    卡窑形式特点与结圈有些相似。例如料面都是边料、两肋遮、中间沉。但两者也有明显区别:结圈时钎子不能沿壁插入,而卡窑时钎子可以沿窑壁插入;结圈时边部呈死火状态,而卡窑时边部火较旺,有火苗。
    防止和处理的办法:首先在方法要适应窑型。一般窑口的倾角越大,中间火又深,边部物料被窑口斜面撑托卡住的可能性很大。大窑口具有的优点削弱了边风,边部有了一定厚度的“底火”,“底火”移动幅度沉落差小,操作比较容易脱节,需要压紧两肋及边部,避免边、中“底火”上移下拉或提火过浅,经常松动边部底火,使之与中部物料的沉落速度相适应。如果发现有脱节趋势,便把卸料速度加快,并用钢钎把结箍物料打碎,帮助落窑。这样可以边加边处理。若烧结很厚,则需停风停机打窑。不过,这比结圈容易打得多,只需打几处缺口或捅捣冲震其根部,就会自行垮落。
    “底火”层整体(如同结“火饼”“截帽子”)时,利用热涨冷缩的原理,可在入窑风管内喷雾状水,用大风吹,后面停风使其体积收缩较大,产生内应力,使架窑熟料自行碎裂,并配合用钢钎击打、捅捣,把大块料打碎,或者在薄弱的部位先破缺口,各个击破。

  • 第17题:

    组合的排列顺序有哪几种?怎样选用?


    正确答案: 根据组合排列图,组合的排列顺序有两种,一种称为“S”形排列法,另一种称为分段排列法,这两种方法都是自站外向站内自上而下地排列组合。
    对于咽喉较短的车站选用“S”形排列法,对于咽喉较长的车站选用分段排列法。

  • 第18题:

    生料球必须具备哪几种性能才适合立窑煅烧?


    正确答案: 生料球的质量和粒度大小是影响立窑煅烧过程的重要因素,它的重要性仅次于窑内的结构,料球性能和粒度合适能使窑内气体阻力小,通风良好,高温带的温度高,煤燃烧速度快,缩短料球煅烧时间,加快熟料冷却,有利提高窑的产量和质量。
    料球质量除要生料成分合理,又较好的分散度,以及均匀稳定外,还包括以下几点:
    1)、有抵抗机械应力的能力,即料球强度,廖秋在窑内输送和窑内移动和滚动时,与输送设备和窑壁的磨擦或本身相互磨擦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粉末,严重时还会被挤压碎,这样会增加通风阻力,生产不正常,产量和质量下降。因此,料球强度一般控制在500~550g/个为宜。冲击强度一般从1米高度自然掉下不粉碎。
    2)、适当的料球粒度和均齐性。粒度太小则球间空隙小而影响通风,不利煅烧,粒度太粗则料球不易烧透,容易造成中部生料等现象。粒度符合要求且均匀可使窑内通风能力增强,阻力减小,从而提高熟料的产量和质量。生产中一般要求料球粒度5~10㎜,球间空隙控制在40~50%为宜且粒度均齐,避免粉料和泥团。
    3)、在受热过程中,要有抵抗炸裂的了稳定性,料球破裂,将妨碍通风,影响熟料的产、质量。料球热处理的抗裂热稳定性,在950℃电炉内烤5分钟后取出,生料球应保持良好。
    4)、料球空隙率,是料球的一项综合措施,它决定了料球强度的了稳定性。为有利立窑煅烧和提高熟料质量,料球应该疏松多孔,料球气孔率受料球含水量、成球的方法和操作,以及料球在盘内停留时间等影响,生料球中的孔隙率一般控制在31~35%之间为宜。
    5)、料球含水量,它决定了料球和粒度以及料球的热稳定、气孔率等,生产中一般控制料球含水量在14~16%左右。

  • 第19题:

    常用烤花窑有哪几种窑型?


    正确答案:烤花窑包括辊道窑、输送带式窑、推板窑。

  • 第20题:

    问答题
    怎样确定立窑的高径比?

    正确答案: 立窑的高径比问题,实质上是立窑的高度问题。高径比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立窑的产量、质量提高。因此产量、热耗、窑内气流相对速度g=和单位空气消耗量确定后,立窑直径可根据有关公式确定。直径确定以后,立窑的有效高度和高温带直径D的数据选择要适当,也就是根据物料在煅烧过程中由上而下完成预热煅烧、冷却各带所需要的停留时间来确定窑的适宜高度。通常窑的直径D确定之后,窑的高度时3.2D,喇叭口高度是0.5D,直筒体高是2.7D。
    但是,立窑高径比值并非适合所有情况的唯一经验数。确定高径比时,应根据生产能力(沉降速度)、生产方法(配料、配煤)、料球质量和粒度、鼓风能力等因素来综合考虑,才能确定适宜的高径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组合的排列顺序有哪几种?怎样选用?

    正确答案: 根据组合排列图:组合的排列顺序有两种,一种称为"S"形排列法,另一种称为分段排列法,这两种方法都是自站外向站内自上而下地排列组合。对于咽喉较短的车站选用“S”形排列法,对于咽喉较长的车站选用分段排列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怎样估算立窑所需的风压?

    正确答案: 鼓风机地风量,对立窑煅烧和熟料的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当有足够的风量时,鼓风的压力愈大,则熟料的产、质量也愈高。风机的风压应根据鼓入空气在窑内的总阻力损失确定,空气在窑内阻力损失与料球大小,料层的孔隙率,气流速度、窑的高度有关。
    风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P=M×H[(q×G)/(0.785D2)]2
    式中:△P-窑内流体阻力(㎜水柱);q-熟料单位热耗(大卡/公斤熟料);H-立窑产量(公斤/小时)(有效运转时间内);H-立窑的有效高度(m);D-立窑的有效直径(m),M-料球阻力系数[(0.9~1.3)×10-1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怎样处理立窑架窑?

    正确答案: 底火层在扩大口内被卡住不随物料向下运动或者全窑物料都卸不出,称架窑或卡窑。
    形成架窑的原因:
    1)、窑口扩大不合适。喇叭口扩大锥角度太大,与物料收缩不适应。由于料球收缩小,落窑时就容易把边部物料卡住;窑口太深时,底火控制浅,物料在喇叭口上部冷固,同时造成卡窑。
    2)、冷却带有死烧硬大块,不易被卸料篦子破碎卸出,而卡住全窑物料。
    卡窑形式特点与结圈有些相似。例如料面都是边料、两肋遮、中间沉。但两者也有明显区别:结圈时钎子不能沿壁插入,而卡窑时钎子可以沿窑壁插入;结圈时边部呈死火状态,而卡窑时边部火较旺,有火苗。
    防止和处理的办法:首先在方法要适应窑型。一般窑口的倾角越大,中间火又深,边部物料被窑口斜面撑托卡住的可能性很大。大窑口具有的优点削弱了边风,边部有了一定厚度的“底火”,“底火”移动幅度沉落差小,操作比较容易脱节,需要压紧两肋及边部,避免边、中“底火”上移下拉或提火过浅,经常松动边部底火,使之与中部物料的沉落速度相适应。如果发现有脱节趋势,便把卸料速度加快,并用钢钎把结箍物料打碎,帮助落窑。这样可以边加边处理。若烧结很厚,则需停风停机打窑。不过,这比结圈容易打得多,只需打几处缺口或捅捣冲震其根部,就会自行垮落。
    “底火”层整体(如同结“火饼”“截帽子”)时,利用热涨冷缩的原理,可在入窑风管内喷雾状水,用大风吹,后面停风使其体积收缩较大,产生内应力,使架窑熟料自行碎裂,并配合用钢钎击打、捅捣,把大块料打碎,或者在薄弱的部位先破缺口,各个击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