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动水压力()土的浸水重度时,则土颗粒失去自重,处于悬浮状态,土的抗剪强度等于零,土颗粒随着渗流的水一起流动,这种现象称为“流砂”
第1题:
当动水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重度,则土的颗粒失去自重,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土的抗剪强度为零,土颗粒就随着渗流的水一起流动,这种现象就称“流砂”。
A、正确
B、错误
第2题:
第3题:
当动水压力GD和土的浸水重度Y′关系为()时,土颗粒则处于悬浮状态,土的抗剪强度等于零,土颗粒能随着渗流的水一起流动,发生“流砂现象”。
第4题:
当动水压力GD大于土的浮重度Yw’时,土粒便会产生流砂现象。
第5题:
土中的重力水的存在及渗流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第6题:
地震时,饱和砂土和粉土的颗粒在强烈震动下发生相对位移,孔隙水压力将急剧增加,当土颗粒的有效压力完全消失时,砂土和粉土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土体的抗剪强度很高,形成有如液体的现象,即称为“液化”。
第7题:
方向向下
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方向向上
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第8题:
渗流由上而下,动水力小于土的有效重度
渗流由上而下,动水力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渗流由下而上,动水力小于土的有效重度
渗流由下而上,动水力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动水力方向向下
动水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动水力方向向上
动水力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当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重度,则土的颗粒失去自重,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土的抗剪强度为零,土颗粒就随着渗流的水一起流动,这种现象就称“流砂”。( )
A.正确
B.错误
第14题:
流砂现象产生是由于动水压力大于土的浮重度,细土颗粒随渗流水涌入基坑,发生流砂现象。地下水位以下的粘性土颗粒较细,是易发生流砂的土质
第15题:
流砂现象经常在细砂、粉砂土层中出现,是否出现流砂的必要条件有()
第16题:
产生流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动水力()
第17题:
在粉土中,当渗透力(动水压力)()土的有效重度时,会发生流砂现象。
第18题:
大于等于
小于等于
小于
大于
第19题:
增强
减小
不变
等于零
第20题: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流砂现象
管涌现象
降低土的抗剪强度
使地基返潮
第23题:
水在土中渗流产生动水压力
动水压力方向向上
动水压力方向向下
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浮重度
动水压力等于或小于土的浮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