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建筑使用阶段的沉降观测时间和周期应符合哪些规定?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高层建筑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周期,应每增加1-2层观测1次;建筑物封顶后,应每3个月观测一次,观测一年。如果最后两个观测周期的平均沉降速率小于0.02mm/日,可以认为整体趋于稳定,如果各点的沉降速率均小于()mm/日,即可终止观测。
第4题:
建筑场地沉降点观测点位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点可选在()。
第5题:
建筑使用阶段的沉降观测,一般在第一年观测()次。()
第6题:
建筑物使用阶段的沉降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除有特殊要求者外,一般情况下可在第一年观测()次。
第7题:
沉降观测的观测周期()
第8题:
建筑使用阶段的沉降观测次数,一般情况下,可在第一年每()月观测1次。
第9题:
设备基础沉降异常,应()
第10题:
1~2
2~3
3~4
4~5
第11题:
沉降观测、位移观测
倾斜观测、裂缝观测
沉降观测、裂缝观测
A和B
第12题:
在施工阶段,民用高层建筑可每加高l-5层观测一次
工业建筑可按回填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设备安装等不同阶段分别观测
若建设施工均匀增高,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50%、75%、l00%各测一次
运营阶段,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l次
当突然发生大量沉降时,应延长观测周期
第13题:
第14题: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水准基点和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应适中,一般应在50m范围内。
第15题:
《高速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中对桥涵沉降观测周期是如何规定的?
第16题:
建筑使用阶段的沉降观测次数,一般情况下,可在第二年观测()次。
第17题:
建筑物变形观测主要包括下列中的哪些观测()?
第18题:
建筑物沉降和变形观测的种类有哪些?
第19题:
建筑沉降观测的次数和时间,宜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民用建筑每施工是一层应观侧一次。竣工验收后仍应继续做沉降观测。
第20题:
建筑使用阶段的沉降观测次数,一般情况下,可在第4年观测()次。
第21题:
基础施工的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直至回填土完工。
普通建筑施工阶段沉降观测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
工业建筑施工阶段沉降观测可按回填基础、柱子顶板施工架、砌筑墙体、设备安装等不同阶段分别观测。
当最后5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时可以认为建筑沉降已进入稳定阶段。
第22题:
第23题:
一般应布设成附合或闭合水准路线,且尽量把各个沉降观测点包含在水准路线之内
特殊情况下,无法把沉降观测点包含在水准路线之内时,必须作往返观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以确保观测质量
对于需快速监测的建筑物,不允许形成正常水准路线时,应采用进行过严格的角检验与校正的水准仪采用多个后视、一个前视的方法进行快速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中的水准测量,在不同的观测周期,最好采用同仪器、同标尺、同时间段、同观测者及同水准路线,以削弱系统误差对观测成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