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有何要求?”相关问题
  • 第1题:

    冬季施工对喷射混凝土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喷混凝土作业区的环境气温和进入喷射机的材料温度不应低于5°C,已喷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5MPa前不得受冻。

  • 第2题:

    什么是混凝土施工缝,施工缝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施工缝:由于设计和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的原因,而出现先后两次浇灌混凝土而出现的分界线。
    通过振捣,使振动力传导给混凝土,混凝土受到强迫振动,拌合物内部的摩擦力大大降低,产生较好的流动性,且在重力的作用下,较轻的水和气泡上升排出,消除空隙,使混凝土密实,达到规定的强度。

  • 第3题:

    夏(热)季施工对混凝土运输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运输混凝土宜采用混凝土运输搅拌车,运输容器应有防晒设施,尽量缩短运输时间,运输过程中宜慢速搅拌,不得在运输过程中加水搅拌。

  • 第4题:

    什么是施工缝?留设位置怎样?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对施工缝有何要求?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由于技术或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对混凝土结构一次连续浇筑完毕,而必须停歇较长的时间,其停歇时间已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致使混凝土已初凝;当继续浇混凝土时,形成了接缝,即为施工缝。
    (2)留设位置;柱子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与柱子交接处的水平面上,或梁的下面,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高度大于1m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水平施工缝,应留在楼板底面下20mm~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单向平板的施工缝,可留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处;对于有主次梁的楼板结构,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3)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方可进行。施工缝浇筑混凝土之前,应除去施工缝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有积水。
    (4)处理时,施工缝处宜先铺水泥浆(水泥∶水=1∶0.4),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厚度为30mm~50mm,以保证接缝的质量。浇筑过程中,施工缝应细致捣实,使其紧密结合。

  • 第5题:

    简述混凝土施工缝的施工要求。


    正确答案: (1)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得随意留施工缝。
    (2)当允许时间已超过,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并作出记录。施工缝的平面应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施工缝处应埋入适量的接茬石.钢筋或型刚,并使其体积露出前层混凝土外一半左右。在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应凿除处理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动层,凿除时,处理混凝土必须达到以下强度:用水冲洗凿毛时,须达到0.5MPa;人工凿除时,须达到2.5MPa;用风动机凿毛时,须达到10MPa;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有存积水。浇筑新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铺一层厚10~20mm水胶比比混凝土略小的1:2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宜比新浇混凝土减少10%。
    (3)对素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16mm,间距不大于20mm。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设置止水带。
    (4)施工缝为斜缝面时,旧混凝土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5)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达到1.2MPa后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时,处理层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2.5MPa。混凝土达到上述抗压强度的时间宜通过试验确定。

  • 第6题:

    通信铁塔基础混凝土浇灌当需要间歇时,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施工缝,再次浇灌之前,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问答题
    混凝土施工缝应留设的原则和方法?继续浇筑混凝土时,有何要求,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原则:宜留在结构剪力较小部位,且便于施工。
    (1)柱:留于基础顶面,梁下口之下,吊车梁上口,牛腿下口,柱帽下
    (2)板:单向板留在平行于板短边任何位置:双向板需按设计要求
    (3)梁: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4)楼梯:留在楼梯长度中间1/3范围内
    (5)墙:留在门口过梁中1/3范围内或以横墙交接处
    方法:继续浇筑混凝土时须待已浇筑砼的强度不低于1.2MPa。
    处理:继续浇筑前应除掉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加以湿润并冲洗干净,铺抹水泥浆或与砼砂浆成分相同的砂浆一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预制梁混凝土浇筑如出现意外间断,需按规定设置施工缝时,下述在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的技术要求错误的是()
    A

    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但凿毛时,处理层混凝土须达到规定强度

    B

    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存有积水

    C

    施工缝为斜面时,旧混凝土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D

    施工缝处理后,处理层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0.5MPa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施工缝?留设位置怎样?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对施工缝有何要求?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由于技术或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对混凝土结构一次连续浇筑完毕,而必须停歇较长的时间,其停歇时间已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致使混凝土已初凝;当继续浇混凝土时,形成了接缝,即为施工缝。
    (2)留设位置;柱子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与柱子交接处的水平面上,或梁的下面,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高度大于1m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水平施工缝,应留在楼板底面下20mm~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单向平板的施工缝,可留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处;对于有主次梁的楼板结构,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3)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方可进行。施工缝浇筑混凝土之前,应除去施工缝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有积水。
    (4)处理时,施工缝处宜先铺水泥浆(水泥∶水=1∶0.4),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厚度为30mm~50mm,以保证接缝的质量。浇筑过程中,施工缝应细致捣实,使其紧密结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大块花岗石或大理石施工时的施工顺序为:()
    A

    临时固定→灌细石混凝土→板缝处理

    B

    灌细石混凝土→临时固定→板缝处理

    C

    临时固定→板缝处理→灌细石混凝土

    D

    板缝处理→灌细石混凝土→临时固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混凝土施工缝,施工缝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施工缝:由于设计和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的原因,而出现先后两次浇灌混凝土而出现的分界线。
    通过振捣,使振动力传导给混凝土,混凝土受到强迫振动,拌合物内部的摩擦力大大降低,产生较好的流动性,且在重力的作用下,较轻的水和气泡上升排出,消除空隙,使混凝土密实,达到规定的强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通信铁塔基础混凝土浇灌当需要间歇时,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施工缝,再次浇灌之前,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混凝土施工缝应留设的原则和方法?继续浇筑混凝土时,有何要求,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原则:宜留在结构剪力较小部位,且便于施工。
    (1)柱:留于基础顶面,梁下口之下,吊车梁上口,牛腿下口,柱帽下
    (2)板:单向板留在平行于板短边任何位置:双向板需按设计要求
    (3)梁: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4)楼梯:留在楼梯长度中间1/3范围内
    (5)墙:留在门口过梁中1/3范围内或以横墙交接处
    方法:继续浇筑混凝土时须待已浇筑砼的强度不低于1.2MPa。
    处理:继续浇筑前应除掉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加以湿润并冲洗干净,铺抹水泥浆或与砼砂浆成分相同的砂浆一层。

  • 第14题:

    雨季进行混凝土施工有何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无论是在运输、浇捣过程中,还是刚浇好之后,混凝土都不允许受雨淋。

  • 第15题:

    如何处理混凝土的施工缝?


    正确答案: ①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
    ②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次层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缝宜铺一层厚为10~20mm的1:2的水泥砂浆;
    ③主要部位设有防震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或石榫;有抗渗要求的施工缝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设置防水带;
    ④施工缝为斜面时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⑤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继续浇筑新混凝土。

  • 第16题:

    混凝土浇筑水平施工缝的处理有()、()和()三道工序。


    正确答案:清除乳皮;仓面清扫;铺设砂浆

  • 第17题:

    悬臂梁、连续梁混凝土施工时为何需设置施工缝?设置的部位有哪些?施工缝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悬臂梁、连续梁混凝土施工时需设置施工缝:
    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施工缝的处理:
    (1)立缝表面凿毛法
    砼终凝后,挡板拆除,用斩斧或钢杆将表面凿毛,清理松动石子,此时砼强度很低,凿深20~30MM较容易,待二次浇筑砼时,提前用压力水将缝面冲洗干净,边浇边刷素水泥浆一道,以增强咬合力。
    (2)增加粗骨料法
    梁、板体积较大造成留置缝厚大,表面的浮浆层、泌水层也相应厚,施工缝的处理难度较大;如采取刮除表面的浮浆或二次振捣效果不佳,可采用添加粗骨料的方法,将级配干净的碎石撒入浮浆内,重新振捣防止石子集中。这样会使缝处浇筑砼在体积较大处时粗细骨料均匀,水泥浆不会流失且强度不会降低,亦能提高新旧界面的粘结力和咬合力。
    (3)清除浮浆法
    当砼体量较小,简单的方法是铁抹子将表面的浮浆刮去一层,深度<25MM,并挖压出条纹状,可以提高水平施工缝的粘结质量,对新旧砼结合有利。
    (4)二次开发振捣法
    掌握好时间,在砼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重振,这样会对沉下的石子和上浮浆水重新搅拌组合一次,使之更均匀密实,缝的重新振捣实践表明是有效措施之一。
    (5)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已浇筑的混凝土, 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 MPa。
    ②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 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 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 且不得积水。即要做到:去掉乳皮,微露粗砂,表面粗糙。
    ③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mm~15mm 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④混凝土应细致振捣密实,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紧密结合。

  • 第18题:

    简述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


    正确答案:混凝土施工缝面应无乳皮,微露粗砂;毛面采用冲毛机或人工凿毛。

  • 第19题:

    问答题
    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方可进行;施工缝浇筑混凝土之前,应除去施工缝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处理方法有风砂枪喷毛、高压水冲毛、风镐凿毛或人工凿毛,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有积水;浇筑时,施工缝处宜先铺水泥浆(水泥∶水=1∶0.4),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厚度为30~50mm,以保证接缝的质量;浇筑过程中,施工缝应细致捣实,使其紧密结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悬臂梁、连续梁混凝土施工时为何需设置施工缝?设置的部位有哪些?施工缝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悬臂梁、连续梁混凝土施工时需设置施工缝:
    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施工缝的处理:
    (1)立缝表面凿毛法
    砼终凝后,挡板拆除,用斩斧或钢杆将表面凿毛,清理松动石子,此时砼强度很低,凿深20~30MM较容易,待二次浇筑砼时,提前用压力水将缝面冲洗干净,边浇边刷素水泥浆一道,以增强咬合力。
    (2)增加粗骨料法
    梁、板体积较大造成留置缝厚大,表面的浮浆层、泌水层也相应厚,施工缝的处理难度较大;如采取刮除表面的浮浆或二次振捣效果不佳,可采用添加粗骨料的方法,将级配干净的碎石撒入浮浆内,重新振捣防止石子集中。这样会使缝处浇筑砼在体积较大处时粗细骨料均匀,水泥浆不会流失且强度不会降低,亦能提高新旧界面的粘结力和咬合力。
    (3)清除浮浆法
    当砼体量较小,简单的方法是铁抹子将表面的浮浆刮去一层,深度<25MM,并挖压出条纹状,可以提高水平施工缝的粘结质量,对新旧砼结合有利。
    (4)二次开发振捣法
    掌握好时间,在砼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重振,这样会对沉下的石子和上浮浆水重新搅拌组合一次,使之更均匀密实,缝的重新振捣实践表明是有效措施之一。
    (5)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已浇筑的混凝土, 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 MPa。
    ②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 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 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 且不得积水。即要做到:去掉乳皮,微露粗砂,表面粗糙。
    ③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mm~15mm 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④混凝土应细致振捣密实,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紧密结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什么是混凝土的施工缝?对施工缝留置位置有什么要求?对施工缝的处理有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混凝土施工缝是指因设计或施工技术、混凝土组织的原因,而出现先后两次浇筑混凝土的分界线(面)。
    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的1/10,因而施工缝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宜留在结构剪力较小、施工方便的部位。柱子施工缝宜留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顶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和板连成的整体的大断面梁,梁板分别浇筑时,施工缝留置,在托架下部。单向板施工缝应留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的楼盖宜顺着次梁房间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的1/3跨度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界处。双向受力的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薄壳、多层框架等及其他复杂结构,应按设计要求留置施工缝。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保证先浇筑的混凝土强的不低于1.2MPa,还要求先凿掉已凝固的混凝土表面的松软层,并凿毛,用谁湿润并冲洗干净,先铺抹10—15mm的厚水泥浆或混凝土砂浆成分相同的砂浆一层,再开始浇筑混凝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混凝土工程施工缝的处理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方可进行;施工缝浇筑混凝土之前,应除去施工缝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处理方法有风砂枪喷毛、高压水冲毛、风镐凿毛或人工凿毛,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有积水;浇筑时,施工缝处宜先铺水泥浆(水泥∶水=1∶0.4),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厚度为30~50mm,以保证接缝的质量;浇筑过程中,施工缝应细致捣实,使其紧密结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施工缝的处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及时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的砂石和松软的混凝土层,同时对表面光滑处还应进行凿毛处理,同时用水冲冼干净并充分湿润,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也应清除。
    ②在施工缝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浮锈等杂质也应及时清理。
    ③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一层10~15mm厚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以增加新、旧混凝土的整体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