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合站的生产场地必须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硬化承载力满足场内作业要求。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
第1题:
该题主要考察的是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的场地建设,教材P249页 (1)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的占地面积在平原微丘区建设不少于35000㎡。在山岭重丘区,根据具体条件确定其占地面积。(2)拌和站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集中布置,宜采用封闭式管理,拌和站内宜设置工地试验室。(3)拌和站应设置材料堆放区、拌和区、作业区、生活区、办公区,各应分开或隔离。(4)拌和站的所有场地必须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与水泥混凝土拌和站硬化处理方法相同。(5)在场地外侧合适的位置设置沉砂井及污水过滤池,严禁将站内生产废水直接排放。A选项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的占地面积在平原微丘区建设不少于35000㎡,B选项拌和站内宜设置工地试验室,C选项拌和站的所有场地必须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
第2题:
第3题:
场地平整是根据()进行的,它的原则是平整后的场地坡度能满足排水的要求,达到全场土方量的()和()最小。
第4题:
拌和站的生产场地必须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硬化承载力满足场内作业要求。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
第5题:
拌合站场地必须硬化,整洁、无扬尘,排水通畅,配备消防、安全用电设施,悬挂各种安全警示标牌。
第6题:
搭设脚手架的场地,要求()
第7题:
拌合站场地应该如何处理?
第8题:
预制混凝土构件存放场地宜为混凝土硬化地面或经人工处理的自然地坪,满足平整度和承载力要求,并应有()。
第9题:
防晒措施
防雨措施
排水措施
保温措施
第10题:
回填土硬化处理
回填土铺设碎石子
搭设脚手架的地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标高30mm~50mm
不应有积水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该题主要考察的是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的场地建设,教材P249页 (1)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的占地面积在平原微丘区建设不少于35000㎡。在山岭重丘区,根据具体条件确定其占地面积。(2)拌和站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集中布置,宜采用封闭式管理,拌和站内宜设置工地试验室。(3)拌和站应设置材料堆放区、拌和区、作业区、生活区、办公区,各应分开或隔离。(4)拌和站的所有场地必须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与水泥混凝土拌和站硬化处理方法相同。(5)在场地外侧合适的位置设置沉砂井及污水过滤池,严禁将站内生产废水直接排放。B选项拌和站内宜设置工地试验室,C选项拌和站的所有场地必须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D选项在场地外侧合适的位置设置沉砂井及污水过滤池,严禁将站内生产废水直接排放。
第14题:
第15题:
材料场地硬化必须按照本项目()的要求进行。
第16题:
拌合站的生产场地必须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底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抹面。
第17题:
拌和站的生产场地必须进行()处理。
第18题:
搭设脚手架的场地应满足()要求,回填土场地必须分层回填,逐层夯实、场地排水应顺畅、场地必须平整坚实。
第19题:
拌合站的生产场地必须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硬化承载力满足场内作业要求。
第20题:
设置排水系统
场内道路全面硬化
作业区内设置吸烟处
场内地面防渗处理
第21题:
通畅的道路和排水系统
生活设施和排水系统
生活设施和畅通的道路
第22题:
第23题:
所有场地应当硬化
施工现场道路附有完善的排水措施
所有道路两侧必须绿化
场内道路应该平整、坚实、通畅
场内主要场地应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