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装拉线和撑杆都不编列号码,只写业主或产权单位及建设年份。()
第1题:
A.三方拉线
B.吊板拉线
C.撑杆
D.四方拉线
第2题:
第3题:
出口登记清单号码以()为单位顺序编列。
接收局
略
第4题:
拉线按实际作用分为()。
第5题:
杆路建筑中,一般距高比:拉线为(),撑杆为()。
第6题:
物业管理机构变更时管理工作的移交由原有物业管理机构向业主大会或物业产权单位移交时,承接方为()。
第7题:
角杆拉线不能完全替代抗风杆,遇装设拉线(或撑杆)的角杆或规定装设点的地形无法装设拉线时,可将抗风杆及防凌杆前移1~3个杆位,并从该杆重新计数。
第8题:
角杆、终端杆、分线杆及抗风杆/防凌杆等需加装拉线(或撑杆),电杆测定应考虑拉线(或撑杆)的位置。
第9题:
当线条张力较小,且受地形限制不能做拉线及撑杆时,采用地撑杆。
第10题:
角杆
终端杆
分线杆
抗风杆/防凌杆
第11题:
落地拉线
高桩拉线
吊板拉线
撑杆
风暴拉线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专用信箱的号码由县、市局按()原则统一进行编列。
A每个专用信箱只编列一个号码,不可加编附号
B同一县、市范围内,力争避免重号
C同一局内,号码连续
D每一个配设局要有一定数量的固定的控制号码
第15题:
拉线的分类:终端拉线、顶头拉线、()、顺线拉线、人字拉线、()、吊板拉线、高拉桩拉线、撑杆。
第16题:
拉线和撑杆的程式主要决定哪些因素?
第17题:
终端杆无法做顶头拉线时,也可在线路顺线侧做撑杆,撑杆的距高比一般取()
第18题:
终端杆无法做顶头拉线时,也可在线路顺线侧做(),其距高比一般取0.6。
第19题:
()等需加装拉线(或撑杆),电杆测定应考虑拉线(或撑杆)的位置。
第20题:
拉线和撑杆的距高比下列说法正确是()
第21题:
杆塔按设计要求应设立相应的拉线,目前常用的拉线类型有()、人字拉线、Y型拉线(水平拉线、弓形拉线)或撑杆等。
第22题:
钢绞线
镀锌钢丝
镀锌铁丝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