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直达声与经过5ms一35ms后的延时声到达人耳后会感到声音()。A、减弱B、加强C、有回声”相关问题
  • 第1题:

    利用延时器产生回声效果,一般延时器的延时时问设定为()。

    A、5m一35ms

    B、35ms一50m

    C、50ms以上


    参考答案:C

  • 第2题:

    反射声比直达声最少延时多长时间就可听出回声?( )

    A.40ms
    B.50ms
    C.60ms
    D.70ms

    答案:B
    解析:
    哈斯(Hass)效应听觉暂留是指人耳的听觉暂留为50ms,即1/20s。如果直达声和反射声的时间差大于50ms,或声程差大于17m,可能听到回声(即声音听起来不连续)。

  • 第3题:

    室内表面为坚硬材料的大空间,有时需要进行吸声降噪处理。对于吸声降噪的作用,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仅能减弱直达声
    B.仅能减弱混响声
    C.既能减弱直达声,也能减弱混响声
    D.既不能减弱直达声,也不能减弱混响声

    答案:B
    解析:
    吸声降噪只能降低室内声场中的混响声,即经由各墙面一次以上反射到接收点的声音,而不能降低来自声源的直达声,因此在靠近声源附近,在混响半径以内直达声占主导地位的区域,采用吸声降噪措施是不会取得理想的降噪效果的。

  • 第4题:

    室外扩声系统主要用于体育场、广场、公园、艺术广场等。它的特点是服务区域面积大,空间宽旷,声音传播以()为主。

    A.回声; B.反射声; C.直达声; D.混响声。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能够被人耳识别的声音有()

    • A、超声
    • B、次声
    • C、语音信号
    • D、轻音乐

    正确答案:C,D

  • 第6题:

    在任一接收点,其所接收的声音一部分是直达声之后相对延迟到达的,对直达声起到加强作用称为()。

    • A、直达声
    • B、反射声
    • C、混响声
    • D、影响声

    正确答案:B

  • 第7题:

    由哈斯效应可知,若反射声延迟时间在30ms以下,声音的定向决定于().

    • A、直达声
    • B、近次反射声
    • C、混响声
    • D、噪声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室外扩声系统主要用于体育场、广场、公园、艺术广场等。它的特点是服务区域面积大,空间宽旷,声音传播以()为主。

    • A、回声
    • B、反射声
    • C、直达声
    • D、混响声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实践测算出到达人耳的直达声和延迟声,两者的时间差为()ms混响效果较好.

    • A、90
    • B、104
    • C、120
    • D、140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是在直达声的声能密度与反射声的声能密度相等处,距声源的距离,也称临界半径。
    A

    混响半径

    B

    直达声半径

    C

    反射声半径

    D

    建筑声源半径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在一个声场里,声音的传播包括以下()成分。
    A

    直达声

    B

    近次反射声(前次反射声)

    C

    混响声

    D

    共振声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音调是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受。人耳的音调感觉与声音的()相对应。
    A

    强度

    B

    泛音

    C

    频率

    D

    回声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回声是直达声到达后( )毫秒内到达的反射声。

    A.50

    B.30

    C.80

    D.100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室内采取吸声措施可降低下列哪种声音的能量?( )

    A.直达声
    B.混响声
    C.复合声
    D.透射声

    答案:B
    解析:
    吸声降噪措施只能降低室内声场中的混响声,即经由各墙面一次以上反射到接收点的声音,而不能降低来自声源的直达声。

  • 第15题:

    当几个相同的声音相继到达人耳时,一般不一定能分辨出几个先后达到达到的声音,这种现象称为

    A.哈斯效应
    B.多普勒效应
    C.掩蔽效应
    D.人耳听觉的非线性

    答案:A
    解析:
    当几个相同的声音相继到达入耳时,一般不一定能分辨出几个先后达到的声音,也就是说,人的听觉对延时声音的分辨能力比较差。这种现象称为听觉的延迟效应,也称之为“哈斯效应”。

  • 第16题:

    音调是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受。人耳的音调感觉与声音的()相对应。

    A强度

    B泛音

    C频率

    D回声


    C

  • 第17题:

    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吸收声能,使()强度大为减弱。

    • A、反射声
    • B、直达声
    • C、机械噪声
    • D、电磁噪声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在任一接收点,其所接收的声音一部分是在前次反射后陆续到达的,经过多次反射的声音称为()。

    • A、直达声
    • B、反射声
    • C、混响声
    • D、影响声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人耳的非线性效应中,鸡尾酒会效应是指()

    • A、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音同时存在时,其中的一个声音在听觉上会掩盖另一个声音
    • B、在纷乱的现场,人们照样能听出其中某个人的声音来
    • C、人耳在同时听到两频率相近的纯音时,会产生差频似的颤音感
    • D、当内容相同的两个音相继到达人耳时,仅当第二个音延迟时间达到35ms~50ms后,才会感觉到有延迟音出现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当不同壁面反射而达到听者的声音所经过的路程大于直达声()米,则到达的反射将形成回声。

    • A、12
    • B、15
    • C、17
    • D、20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Audition简易混响视窗中参数早反射时间指()。

    • A、直达声到达人耳及早期反射声到达人耳之间的时间间隔值
    • B、最早的反射声到达人耳的时间
    • C、早期反射声与晚期反射声到达人耳之间的时间间隔值
    •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单选题
    Audition简易混响视窗中参数早反射时间指()。
    A

    直达声到达人耳及早期反射声到达人耳之间的时间间隔值

    B

    最早的反射声到达人耳的时间

    C

    早期反射声与晚期反射声到达人耳之间的时间间隔值

    D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为了保证大厅声音的清晰度,描述错误的是()
    A

    合适的混响时间

    B

    直达声和近次反射声充分到达观众席

    C

    后墙做强吸声处理

    D

    避免近次反射声充分到达观众席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70dB的直达声后,以下()的反射声将成为回声。
    A

    20ms65dB

    B

    70ms64dB

    C

    80ms45dB

    D

    30ms75dB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