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底层部分是“对流层”,其高度在极区约为九公里,在赤道约为十六公里。在这里,气温除局部外总是随高度上升而下降。人们常见的电闪雷鸣、阴晴雨雪都发生在对流层,但这些气象现象一般只对直射波传播有影响。在离地面约10到50公里的大气层是“同温层”。它对电波传播基本上没有影响。

题目

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底层部分是“对流层”,其高度在极区约为九公里,在赤道约为十六公里。在这里,气温除局部外总是随高度上升而下降。人们常见的电闪雷鸣、阴晴雨雪都发生在对流层,但这些气象现象一般只对直射波传播有影响。在离地面约10到50公里的大气层是“同温层”。它对电波传播基本上没有影响。


相似考题
更多“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底层部分是“对流层”,其高”相关问题
  • 第1题:

    现代民航客机一般巡航的大气层是

    A.对流层顶层、平流层底层

    B.平流层顶层

    C.对流层底层


    正确答案:A

  • 第2题:

    从地球表面到1000千米的高空的区域称为大气层,大气层可分为()

    A.对流层

    B.平流层

    C.平衡层

    D.电离层


    参考答案:A, B, D

  • 第3题:

    下列关于大气层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B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植被被大量破坏
    C大气层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约占78.1%
    D大气层由低到高依次是平流层、对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答案:A
    解析:
    解析:
    A项正确,因为平流层是地球大气层里上热下冷的一层,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这一点与位于其下贴近地表的对流层刚好相反,对流层是上冷下热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B项错误,因为氧层空洞的形成,在人为因素中,工业上大量使用氟里昂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之一;
    C项错误,因为大气层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78%,其次是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水蒸气和杂质占0.03%;
    D项错误,因为大气层由低到高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故正确答案为A。

  • 第4题:

    地球大气层是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数千公里的大气层。下列关于地球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
    B.云、雨、雪等复杂现象主要发生在平流层
    C.国际航班的巡航高度一般位于对流层
    D.中间层臭氧含量较高,氮、氧含量较低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第二步,A项: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还存在大部分的固体杂质。故A项正确,B项错误。C项:飞机在平流层,C项错误。D项:中间层又称中层,是指自平流层顶到85千米之间的大气层,该层内因臭氧含量低,同时,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已经大部分被上层大气所吸收,所以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对流运动强盛。D项错误。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 第5题:

    大气层受人类活动影响和影响人类活动的部分是()。

    • A、平流层
    • B、中间层
    • C、对流层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在大气层中,最靠近地球表面的一层为()。

    • A、平流层
    • B、暖层
    • C、对流层
    • D、散逸层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有大气层的地球表面温度比没有大气层的地球表面温度高,原因是大气层()。

    • A、吸收太阳辐射
    • B、反射太阳辐射
    • C、减缓地表热能向空中的传导
    • D、吸收并放出红外辐射

    正确答案:D

  • 第8题:

    从地球表面到1000千米高空的区域称为大气层,大气层可分不正确的是()。

    • A、对流层
    • B、臭氧层
    • C、平流层
    • D、电离层

    正确答案:B

  • 第9题:

    问答题
    虽然大气层包围着地球,但阳光仍能照射到地球表面,因为空气是透热体。此话对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对,只有单原子气体和对称双原子气体是透热体,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可以部分地吸收太阳发射的辐射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地球被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根据随高度不同表现出能不同特点,大气层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和散逸层等。其中,经常出现极光、流星等天文现象的是()。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电离层

    D

    散逸层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地球被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根据随高度不同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大气层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和散逸层等。其中,经常出现极光、流星等天文现象的是(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电离层

    D

    散逸层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现代民航各机一般巡航的大气层是()
    A

    对流层顶层

    B

    平流层顶层

    C

    对流层底层

    D

    平流层底层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下列关于大气层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D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故A项说法错误。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故B项说法错误。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到达暖层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所以大气层的气温并不是一直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C项错误。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故D项说法正确。

  • 第14题:

    从地球表面到1000千米高空的区域称为大气层,大气层可分不正确的是()。

    A.对流层

    B.臭氧层

    C.平流层

    D.电离层


    参考答案:B

  • 第15题:

    下列关于大气层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气层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约占78.1%
    B.大气层从低到高依次是平流层、对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C.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D.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植被被大量破坏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大气层。
    第二步,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吸收太阳紫外线,海拔越高,紫外线越强,温度也就越高;对流层接近地面,它主要受地面辐射的影响,海拔越高,辐射能量越弱,温度也就越低。

  • 第16题:

    现代民航客机一般巡航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顶层、平流层底层
    • B、平流层顶层
    • C、对流层底层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与人体健康关系最密切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
    • B、平流层
    • C、中间层
    • D、热层
    • E、外大气层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现代民航各机一般巡航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顶层
    • B、平流层顶层
    • C、对流层底层
    • D、平流层底层

    正确答案:A,D

  • 第19题:

    从地球表面到1000千米的高空的区域称为大气层,大气层可分为()

    • A、对流层
    • B、平流层
    • C、平衡层
    • D、电离层

    正确答案:A,B,D

  • 第20题:

    大气层的分层中,位于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的叫什么层?()

    • A、平流层
    • B、暖层
    • C、散逸层
    • D、对流层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填空题
    在地球表面上约()km的空间为均匀混合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层。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地球表面上空()km范围,叫对流层,特别是地球表面上空2km的大气层受人类活动及地形影响很大。

    正确答案: 80,12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在地球表面约()km的空间为均匀混合的空气层,成为大气层。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地球表面上空()km范围,叫对流层,特别是地球表面上空2的去大气层受人类活动及地形的影响很大。

    正确答案: 80,12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从地球表面到1000千米高空的区域称为大气层,大气层可分不正确的是()。
    A

    对流层

    B

    臭氧层

    C

    平流层

    D

    电离层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