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存在观点、事实、辞章等方面的错误时,网络编辑应对此进行修改,这种改稿方式称为()。
第1题:
原稿在思想、事实、辞章等方面都没有什么问题,但出于报纸的某些特定要求还需要作一些调整和修改,这种修改可称为()。
第2题:
编辑修改稿件的三个步骤()、()、()。
第3题:
网络稿件中出现的错别字、语法错误、标点符号误用、数字使用不规范、行文格式不统一等问题属于()。
第4题:
稿件加工是网络编辑的日常工作之,这个过程的具体工作包括()
第5题:
为了实现网站的传播目的,网络编辑对稿件进行加工处理的一个重要工作步骤是()。
第6题:
一篇稿件中存在的错误可能多种多样,但总体来看主要有()。
第7题:
编辑在修改稿件过程中特别需要调查核对的有()。
第8题:
编辑在加工整理过程中对于作者与原稿的尊重,首先体现为尊重原稿所体现的作者的学术观点
对稿件的修改必须有充分的依据和理由,必须有绝对的把握
如果原稿中的表述方式虽与编辑或者人们使用习惯不同,却并不与规范性文件的明文规定相抵触,一般也要修改
对稿件的修改,要尽量按作者的风格去进行
图书编辑对稿件修改后,应将结果送作者审核,征得作者同意
第9题:
辞章性错误
结构性问题
事实性错误
观点性错误
第10题:
稿件基本可用但尚需作一些修改
稿件中部分数据或事实有误,需退作者核改
稿件的学术观点与编辑的观点不一致
经过审读后,发现稿件的内容和体裁与本单位的出版定位不合
第11题:
审读后认为稿件基本可用但尚需作一些修改
稿件质量未能达到出版要求
稿件中部分数据有误,需退作者核改
稿件的学术观点与编辑的观点有冲突
第12题:
编辑对书稿中的标点符号、数字、量和单位用法的修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当编辑的水平高于作者时,编辑可以改变作者的行文风格
期刊编辑对稿件的文字性修改,可以不经作者审核认可
图书编辑对稿件的内容修改都必须经作者许可
如果作者书面保证“文责自负”,编辑就可以对稿件不作修改
第13题:
稿件在思想内容、基本事实或材料运用、文字表述等方面有欠缺,必须经修改后才能发表的情况属于()。
第14题:
稿件中存在错别字、语法错误等情况时,网络编辑应对此进行修改,这类错误属于()。
第15题:
原稿存在着标点符号误用、数字单位表达不规范等情况时,网络编辑应对此进行修改,这类错误属于()
第16题:
网站内容建设类人员在网络传播、内容生产、制作管理、推广流程中担负的业务职责包括()
第17题:
在稿件编辑器中的文字,不能直接对代码标记进行修改。()
第18题:
下列情况中,应该撰写退稿信的是()。
第19题:
修改稿件时对事实的校正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包括内容和()。
第20题:
稿件基本可用但尚需作一些修改
稿件中部分数据或事实有误,需请作者核改
稿件中有些学术观点与编辑的见解不一致
经过审读后,发现稿件的内容和体裁与本单位的出版定位不合
第21题:
编辑对书稿中的标点符号、数字、量和单位用法的修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当编辑的水平高于作者时,编辑可以改变作者的行文风格
期刊编辑对稿件的文字性修改,可以不经作者审核认可
图书编辑对稿件的内容修改都必须经作者许可
如果作者书面保证“文责自负”,编辑就可以对稿件不作修改
第22题:
反映重大新闻的稿件
批评性稿件
在事实或观点方面有疑点的稿件
新作者的稿件
通讯社的稿件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