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GB/T16260.2内容是关于()A、软件外部度量方法B、软件内部度量方法C、使用质量度量方法D、两种质量模型”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GB/T 16260.1-2006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中用于测量用户在特定环境中能达到其目标的程度的度量指标为(11)。

    A.使用质量

    B.过程质量

    C.内部质量

    D.外部质量


    正确答案:A
    据《GB/T16260.1-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5.2产品质量和生命周期:使用质量是基于用户观点的软件产品用于指定的环境和使用周境时的质量。它测量用户在特定环境中能达到其目标的程度,而不是测量软件自身的属性。

  • 第2题:

    软件质量度量的方法包括(18)。

    A.精确度量

    B.全面度量

    C.简易度量

    D.以上所有答案


    正确答案:D
    解析:软件质量度量的方法包括精确度量,全面度量以及简易度量。

  • 第3题:

    依据 GB/T 16260. 2-2006《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 2 部分外部质量的度量》,评估软件 的帮助系统和文档的有效性是对软件进行()

    A.易理解性度量

    B.易操作性度量

    C.吸引性度量

    D.易学性度量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关于软件用户质量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

    A.用户质量要求可通过内部质量的度量、外部度量,有时是功能度量来确定为质量要求
    B.用户质量要求可通过用户需求质量的度量、内部度量,有时是外部度量确定为质量要求
    C.用户质量要求可通过使用质量的度量、外部度量,有时是内部度量来确定为质量要求
    D.用户质量要求可通过使用质量的外部度量、内部度量,有时是需求度量来确定为质量要求

    答案:C
    解析:
    根据 GB/T 16260.1-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1部分:质量模型(ISO/1EC 9126-1:2001,IDT),GB/T 16260.2-2006 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2部分:外部度量(ISO/IEC TR 9126-2:2003,IDT),GB/T 16260.4-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4部分:使用质量的度量(1SO/IEC TR 9126-4:2004,IDT)。外部度量可以通过测量该软件产品作为其一部分的系统行为来测量软件产品的质量。外部度量只能在生存周期过程中的测试阶段和任何运行阶段使用。在所属系统环境下运行该软件产品即可获得这样的测量。使用质量的度量是测量产品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下,满足特定用户达到特定目标所要求的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和满意度的程度。这只能在真实的系统环境下获得。用户的质量要求可使用质量的度量、外部度量甚至是内部度量的质量需求来规定,这些由度量规定的需求宜作为产品评价时的准则。建议尽可能采用与目标外部度量有密切关系的内部度量,以便能用这些内部度量来预测外部度量的值。然而,往往很难设计出一个能够在内部和外部度量间提供密切关系的严格的理论模型。因此,假设模型可能是模糊的,所以在使用度量时,外部度量和内部度量关系密切程度模型应该使用统计建模的方法。

  • 第5题:

    依据GB/T 16260.2—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2部分:外部质量的度量》,评估软件的帮助系统和文档的有效性是对软件进行( )。

    A.易理解性度量
    B.易操作性度量
    C.吸引性度量
    D.易学性度量

    答案:D
    解析:
    参见GB/T 16260.2—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2部分:外部度量》易理解性:与用户为认识逻辑概念及其应用范围所花的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易操作性:与用户为操作和运行控制所花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吸引性:对交互界面的友好程度度量;易学性:与用户为学习使用该软件系统所花的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 第6题:

    根据《GB/T16260.1—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中用于测量用户在特定环境中能达到其目标的程度的度量指标为 ( ) 。

    A.使用质量
    B.过程质量
    C 内部质量
    D.外部质量

    答案:A
    解析:
    使用质量是基于用户观点的软件产品用于指定的环境和使用周境时的质量,它测量用户在特定环境中能达到其目标的程度,而不是测量软件自身的属性。外部质量是基于外部视角的软件产品特性的总体。内部质量是基于内部视角的软件产品特性的总体。

  • 第7题:

    ( ) 主要是针对用户使用的绩效,而不是针对软件自身的度量指标。

    A. 内部质量
    B. 使用质量
    C. 外部质量
    D. 可用性度量

    答案:B
    解析:
    可用性与用户的操作效率和用户对软件的主观评价有关。使用质量的属性分为四个特性: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和满意度。

  • 第8题:

    根据《GB/T16260.1-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中用于测量用户在特定环境中能达到其目标的程度的度量指标为()

    • A、使用质量 
    • B、过程质量 
    • C、内部质量 
    • D、外部质量

    正确答案:A

  • 第9题:

    软件开发技术不包含()。

    • A、软件开发方法学
    • B、软件工程环境
    • C、软件工具
    • D、软件质量度量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主要是针对用户使用的绩效,而不是针对软件自身的度量指标。

    • A、内部质量 
    • B、使用质量 
    • C、外部质量 
    • D、可用性度量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单选题
    软件开发技术不包含()。
    A

    软件开发方法学

    B

    软件工程环境

    C

    软件工具

    D

    软件质量度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软件复杂性的常用度量方法包括()
    A

    BOEHM度量法

    B

    可扩充度量法

    C

    线性度量法

    D

    代码行度量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 5 )主要是针对用户使用的绩效,而不是针对软件自身的度量指标。

    A.内部质量

    B.使用质量

    C.外部质量

    D.可用性质量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gb/t 16260.1是产品质量系列标准中的基础标准,他描述了软件工程领域产品质量的()。

    A、使用质量

    B、外部度量

    C、内部度量

    D、质量模型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根据GB/T 16260.2-2006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2部分:外部度量,评估软件的帮助系统和文档的有效性是对软件进行()

    A.易理解性度量

    B.易操作性度量

    C.吸引性度量

    D.易学性度量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GB/T16260-2006对软件质量度量做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可用于开发阶段的非执行软件产品,如标书、需求定义、设计规格说明等。

    A.外部度量
    B.管理度量
    C.使用质量的度量
    D.内部度量

    答案:D
    解析:
    内部度量可用于开发阶段的非执行软件产品(例如标书、需求定义、设计规格说明或源代码等)。内部度量为用户提供了测量中间可交付项的质量的能力,从而可以预测最终产品的质量。

  • 第17题:

    以下关于软件质量和度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软件质量特性的定义方式往往无法进行直接测量
    B.度量可以随环境和应用度量的开发过程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C.在选择度量时,重要的是软件产品的度量要能即简单又经济地运行,而且测量结果也要易于使用
    D.软件度量上仅需考虑软件产品的内部质量属性,无需考虑用户的观点

    答案:D
    解析:
    软件质量的度量和硬件不同,有一些软件质量特性往往无法直接测量或很难测量,同时软件质量的度量属性往往随环境和应用度量的开发过程阶段的不同而有区别。因此,在选择软件质量特性的度量时,需要考虑软件产品的度量要能既简单又经济地运行,而且测量结果也要易于使用。软件产品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内部属性,或者测量外部属性,或者测量使用质量的属性来评价。

  • 第18题:

    GB/T 16260.1是产品质量系列标准中的基础标准,他描述了软件工程领域产品质量的( )。

    A.使用质量
    B.外部度量
    C.内部度量
    D.质量模型

    答案:D
    解析:
    GB/T 16260.1是产品质量系列标准中的基础标准,他描述了软件工程领域产品质量的质量模型。
    也是根据国家标准固定内容,需要记忆,虽然不是常考内容,但是知识点需要知道。

  • 第19题:

    软件复杂性的常用度量方法包括()

    • A、BOEHM度量法
    • B、可扩充度量法
    • C、线性度量法
    • D、代码行度量法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1978年Walters和McCall提出包括质量要素、准则和度量的三层次软件质量度量模型,质量要素分为()、()和()。


    正确答案:产品修正性;产品转移性;产品运行性

  • 第21题:

    简述McCall等人的软件质量度量模型。


    正确答案:McCall等人提出了由软件质量要素、评价准则、定量度量三个层次组成的三层次度量模型。其中第一层是将对软件质量的度量归结为对直接影响软件质量的若干个软件质量要素的度量;由于质量要素很难直接度量,所以第二层是用若干个可度量的评价准则来间接度量软件质量要素;而第三层是对相应评价准则的直接度量。

  • 第22题:

    软件过程度量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软件过程质量度量、()和软件过程生产率度量。


    正确答案:软件过程进度度量

  • 第23题:

    单选题
    ()主要是针对用户使用的绩效,而不是针对软件自身的度量指标。
    A

    内部质量 

    B

    使用质量 

    C

    外部质量 

    D

    可用性度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