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根据江苏移动GSM9.2期扩容工程设计要求,在雷电高发地区,第一级SPD的容量为()A、15KAB、60KAC、100KAD、200KA”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根据雷电活动区的分类,江苏省属于(),此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在26~40以内。

    • A、少雷区
    • B、中雷区
    • C、多雷区
    • D、强雷区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根据《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通信局(站)采用的电源用第一级模块式SPD,应具有SPD模块损坏告警、SPD劣化指示、()功能

    • A、遥信
    • B、热熔和过流保护
    • C、雷电记数
    • D、保险跳闸告警

    正确答案:A,B,C

  • 第3题:

    根据《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当通信局(站)采用供电线路架空由引入时,应将交流供电系统第一级SPD的最大通流容量向上提高一个等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根据《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应采用限压型SPD。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根据《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在第一级SPD满足所需的最大通流容量前提下,不宜选择更大量级的SPD。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根据《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根据时钟同步要求,CMN、HSTP、LSTP的时钟等级要求是()。

    • A、一级
    • B、二级
    • C、三级
    • D、四级

    正确答案:B

  • 第7题:

    雷电防护等级为A级的LPZ0区与LPZ1区交界处,安装的第一级SPD冲击放电电流(10/350μs)应为()。

    • A、10KA
    • B、12.5KA
    • C、15KA
    • D、20KA

    正确答案:D

  • 第8题:

    一、二、三类建筑物首次雷击电流幅值分别为()。

    • A、250KA、150KA、100KA
    • B、250KA、200KA、150KA
    • C、200KA、150KA、100KA
    • D、150KA、100KA、50KA

    正确答案:C

  • 第9题:

    根据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规定,电源系统采用的模块式SPD,应具有以下功能:()

    • A、SPD模块损害故障告警
    • B、热容及过流保护
    • C、雷电记数功能
    • D、SPD劣化指示

    正确答案:A,B

  • 第10题:

    雷电保护等级为特级通信导航监视设施宜安装()SPD。

    • A、一级
    • B、二级
    • C、三级
    • D、四级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雷电保护等级为乙级的通信导航监视设施宜安装()级SPD。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问答题
    设SPD保护系统为两级组成,第一级为开关型SPD,其响应时间为100NS;第二级为限压型SPD,其响应时间为50NS。已知雷电流在导线上传播速度为真空光速的2/3,为消除盲电,两级导线之间的距离应为多少米?(提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万公里)

    正确答案: 已知雷电流在导线上传播速度V=30万公里/秒×2/3=0.2M/NS
    已知第一级SPD响应时间为100NS;第二级SPD响应时间为50NS
    则两个SPD响应时间差ΔT=100-50=50NS
    根据S=V˙ΔT=0.2M/NS˙50NS=10M
    答为消除盲电,两个SPD导线距离应为10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Ω·m的地区,基站的接地电阻应增加()等措施予以补偿。

    • A、各个端口的保护
    • B、提高SPD通流容量
    • C、等电位连接
    • D、加强等电位连接

    正确答案:A,B,D

  • 第14题:

    根据《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应合理设置各防雷区的SPD,其保护水平应大于该防雷区内被保护设备的耐压水平。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根据《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SPD的最大通流容量应为每相的通流容量。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根据《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移动通信基站的雷击风险评估、雷电过电压保护、SPD最大通流容量,应根据()等因素确定

    • A、年雷暴日
    • B、海拔高度和环境因素
    • C、建筑物形式
    • D、供电方式及所在地的电压稳定度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器件的选型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 A、基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应建立在联合接地,均压等电位和分区保护的基础上
    • B、基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应根据基站内通信设备安装的具体情况,做到统筹规划,整体设计
    • C、提倡在同轴电缆和信号线上使用SPD
    • D、当市电引入系统按相关规范和本规定实施后,电源系统仍遭受雷害可考虑在低压配电系统使用SPD
    • E、当上一级SPD与次级SPD都采用限压型SPD时,两者之间的电缆线隔距应大于5m

    正确答案:A,B,D,E

  • 第18题:

    根据《900 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我国GSM移动网的信令结构采用三级信令网时由()组成的。

    • A、HSTP
    • B、LSTP
    • C、SP
    • D、SSP
    • E、SCP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设SPD保护系统为两级组成,第一级为开关型SPD,其响应时间为100NS;第二级为限压型SPD,其响应时间为50NS。已知雷电流在导线上传播速度为真空光速的2/3,为消除盲电,两级导线之间的距离应为多少米?(提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万公里)


    正确答案: 已知雷电流在导线上传播速度V=30万公里/秒×2/3=0.2M/NS
    已知第一级SPD响应时间为100NS;第二级SPD响应时间为50NS
    则两个SPD响应时间差ΔT=100-50=50NS
    根据S=V˙ΔT=0.2M/NS˙50NS=10M
    答为消除盲电,两个SPD导线距离应为10M

  • 第20题:

    根据《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小型无线通信站中郊区站、山区电源SPD的最大通流容量不应小于()。

    • A、40kA
    • B、60kA
    • C、80kA
    • D、100kA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接地一般原则()。

    • A、移动通信基站必须采取联合接地、站内等电位连接
    • B、移动通信基站的地网设计应根据基站构筑物的形式、周边环境等因素确定地网的边界和形状
    • C、移动基站电源系统第一级SPD的指标,应根据年雷暴日、海拔高度、供电方式以及当地的供电电压等因素,考虑各级SPD的配合问题
    • D、馈线接地分流、雷电过电压保护和直击雷防护等综合防雷措施
    • E、移动通信基站必须采取分设接地、站内等电位连接

    正确答案:A,B,C,D

  • 第22题:

    在天馈系统的馈线、信号线引入机房入口处,雷电保护等级为甲(乙)级设施宜安装冲击电流Iimp不小于0.5kA(10/350μs)的SPD,SPD接地端子应就近接地或接到等电位连接带上。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3题:

    雷电保护等级为特级的通信导航监视设施宜安装四级SPD,甲级设施宜安装三级SPD,乙级设施宜安装两级SPD。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