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缆发生障碍时应以()为原则,对于重要用户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先恢复通话。障碍点芯线的绝缘物烧伤或芯线变色过多或过长时,应采取改接()。如果个别线对不良时,可以只改接()。电缆浸水后,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浸水段落应予以()。
第1题:
障碍点芯线的绝缘物烧伤或芯线变色过多或过长时,应采取改接一段电缆;如果个别线对不良时,可以只改接部分芯线。
第2题:
电缆模块型接线子接续规定:接续配线电缆芯线时,模块下层接用户端线。
第3题:
控制电缆应选用多芯电缆,应尽可能减少电缆根数,但也应避免一根电缆同时接至屏上两侧的端子排以及避免电缆芯线的多次转接。并应符合()
第4题:
用户由旧电缆中改到新的电缆中称为改接,由旧局所改到新的局所都称为割接,二者统称改(割)接。在电缆施工和维护中,常常因电缆迁移、更换和芯线调整,更改和调整配线区都须进行改(割)接工作。
第5题:
电缆抢修中当无备用芯线或芯线不足时,应优先恢复正线设备使用,必要时可倒用电话线。
第6题:
线路割接中,环路改接属()改接。
第7题:
采用模块式接线子接续中继电缆芯线时,盖板与主板之间应卡接()。
第8题:
当电缆发生障碍时应以“尽快地恢复通话”为原则,对于重要用户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先()。
第9题:
电缆配线时,如果采用直接配线方式,可以在分线设备间复接,以提高芯线利用率。
第10题:
关于故障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电缆改接与割接时,应以保证现有用户通信畅通为原则。
第14题:
电缆芯线连接时,应除去芯线和连接管内壁的氧化层,压接模具与金具应(),压接后端子或连接管上的凸痕应光滑,不得留有()或尖角。
第15题:
电力电缆芯线连接采用点压时,对于连接管和接线端子压接的压点均应为两个点()。
第16题:
在电缆调整、割接工作中首先遵循以下原则:施工以不影响用户通话为原则,在改接用户线之前,不需要和有关方面联系,为确保其通讯不阻断,必要时应确定改线时间,按时进行改线。
第17题:
模块型接线子接续规定:接续配线电缆芯线时,模块下层接用户端线,上层接局端线;接续中继电缆芯线时,模块下层接B端线,上层接A端线;接续不同线径芯线时,模块下层接粗线径线,上层接细线径线。
第18题:
测量室配线架在同一列发生外线障碍较多,对这些障碍进行测试时,发现电缆芯线全部阻断,遇到这种情况时,说明电缆发生了()障碍。
第19题:
用万用表测电缆芯线地气障碍时,应将红表笔接地,黑表笔接被测芯线。
第20题:
在电缆程式变化接头处和全线续接头处,所有芯线绝缘层均被破坏,这时接头处若浸水或浸入潮气时,所有芯线绝缘电阻都会(),相互之间都有联系,所以可以判断绝缘不良障碍点就在此接头处。
第21题:
用兆欧表测量电缆绝缘电阻时()。
第22题:
铝芯线电缆接续时,除接普通扭接外,必须加焊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