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步骤:()
第1题:
配电装置的()是指在这一距离下,无论在正常最高工作电压或出现内、外过电压时,都不致使空气间隙被击穿。
A最小安全净距
B最大安全净距
第2题:
根据绝缘配合惯用法的基本出发点,在带电作业中的安全距离或组合间隙的最小击穿电压()系统出现的内部过电压的最大值,并留有一定的安全裕度。
第3题:
在确定安全距离时,首先应根据各级电压网络所能出现的最大内过电压幅值和最大外过电压幅值求出其相应的危险距离,取其中最大的数再增加()的安全裕度而确定。
第4题:
应用惯用法确定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步骤为()。
第5题:
在各种可能的过电压下带电作业,不发生放电并有足够安全裕度的最小空气间隙,即为()。
第6题:
安全距离的概念有()。
第7题:
电缆输电系统大气过电压是由大气雷电引起系统的过电压,它的波形与发生和反击的距离与系统参数有关,而过电压幅值大小主要由避雷器特性决定()。
第8题:
安全距离是由()等因素决定的。
第9题:
工频过电压给带电作业带来的主要危害是造成()。
第10题:
系统中的电路参数(R、L、C)在特定组合时,系统有可能出现幅值较高的()。
第11题:
带电作业时,人身对带电体的安全距离是根据()而决定的。
第12题:
最大
正常
运行
有效
第13题:
对220~500kV线路带电作业进行绝缘配合时,确定安全距离和绝缘工具的有效长度以大气过电压为主
第14题:
惯用法确定安全距离,是根据各级电压可能出现的()操作过电压幅值或()雷电过电压幅值,按空气的()放电电压,求出其相应的危险放电距离,取其中()的数值再增加()的安全裕度而确定。
第15题:
安全距离确定的步骤为()。
第16题:
带电作业作业安全距离是空气在最高的过电压幅值下不被击穿的最小距离再加20%的裕度。
第17题:
()的大小是确定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主要依据。
第18题:
因感应雷出现的过电压的幅值取决于()。
第19题:
根据绝缘配合惯用法的基本出发点,在带电作业中的安全距离或组合间隙的最小击穿电压()系统出现的内部过电压的最大值,并留有一定的安全裕度。
第20题:
安全距离应保证在各种可能的()工作电压或过电压的作用下,不发生闪络放电,且保证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巡视、操作、维护和检修时的绝对安全。
第21题:
电力系统的内部过电压的倍数规定为内部过电压幅值与其电网工频相电压的()之比值。
第22题:
安全距离是由绝缘水平、带电作业时过电压水平以及必须的安全裕度三种因素决定的。
第23题:
()的大小是确定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