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两个交换局之间有直达的话路,但没有直达的N7链路,则信令信息的传递可通过()转接。
第1题:
A.相领路由
B.子路由
C.迂回路由
D.局间路由
第2题:
上图是本地网的部分示例图,交换局A、B、C均使用ISDN交换机,STP为信令转接点, 图中实线表示局间中继线路,虚线表示信令链路,并用字母a到i标识。假设交换局A的一个用户要呼叫交换局C的一个用户,需要(1)局做话路转接。为支持该呼叫,局间采用No.7 信令,交换局A到交换局B的正常信令路由是(2);交换局B到交换局C的有(3)条信令路由,分别是(4)和(5);交换局B需执行No.7信令多个功能级的操作,按从下到上的顺序,这些功能级分别为MITl、MTP2、(6)、(7)和(8)。
第3题:
A.信令点,信令链路。
B.信令转接点,信令链路。
C.信令点,信令转接点以及连接它们的信令链路。
D.以上都不对。
第4题:
SP点与STP之间的信令链路称为()链路,同一信令区内一对STP之间的信令链路称为C链路,LSTP至HSTP之间的信令链路成为D链路。
第5题:
N7信令网由哪些要素组成()。
第6题:
我国七号信令网的基本组成部件有()。
第7题:
两个信令点相邻是指()。
第8题:
两信令点相邻是指:()。
第9题:
如果省内采用DPC寻址,且MSC/VLR和HLR之间的信令链路通过STP相连,则此STP是()转接局?
第10题:
信令链路编码是对()的编码。
第11题:
交换局局间信令链路配置:先配信令路由,信令局向;再配信令链路组,信令链路。
第12题:
第13题:
下图是PSTN本地网的部分示例图,端局A、C和端局/汇接局B为程控交换机,并采用NO.7信令系统,STP为信令转接点。其中,交换局A、B、C的信令点编码分别用SA、SB、SC标识,信令转接点STP1、STP2、STP3的信令点编码分别用S1、S2、S3标识,实线表示局间中继线路,虚线表示信令链路,并用字母a到i标识。
①假设交换局A的一个用户要呼叫交换局B的一个用户,并发送一条TUP的IAM(初始地址)消息,该消息中的DPC字段内容是(1),并沿信令路由(2)传送。
②假设交换局A的一个用户要呼叫交换局C的一个用户,并发送一条TUP的IAM(初始地址)消息,该消息中的DPC字段内容是(3);汇接局B转接该呼叫至交换局C,其信令处理部分的协议栈最高层是(4),所有信令消息将首选信令路由(5)传送至交换局C。
第14题:
图1-1是ISDN网络的部分示例图,端局A、C和端局/汇接局B为ISDN交换机,并采用No.7信令系统,STP为信令转接点。其中,交换局A、B、C的信令点编码分别用SA。SB、SC标识,信令转接点STP1、STP2的信令点编码为S1、S2标识,实线表示用户线路或局间中继线路,虚线表示信令链路,并用字母a到i标识。
交换局A的用户甲要呼叫交换局C的用户乙;
(a)用户甲首先向交换局A发送(1)消息。
(b)交换局A向汇接局B发送一条(2)协议的IAM(初始地址)消息,该消息中的DPC字段内容是(3),并沿信令路由(4)传送。
(c)汇接局B转接该呼叫至交换局C,其信令处理部分的协议栈最高层是(2),所有信令消息将首选信令路由(5)传送至交换局C。
第15题:
关于局间七号中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6题:
两个交换中心之间设置的()可以疏通其间的终端话务,也可疏通经该两个交换中心转接的话务。
第17题:
二级网结构中,各汇接局之间建立低呼损直达中继电路群,汇接局与其所属端局之间设置()电路群。
第18题:
设置准直联信令链路的原则是:所有SP至所属的STP间设置()链路,成对的STP间设置()链路,同平面STP之间设置()链路,LSTP至HSTP之间设置()链路,A、D组链路如果负荷较小可以只设置一条信令链,但C、B链路组应至少包含2条信令链路。
第19题:
两个交换局间的信令通过局间的专用直达信令链路来传送的方式称为()工作方式。
第20题:
关于局间七号中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21题:
在七号信令系统传送中准直联方式是指:两个信令点之间通过直达信令链路传递消息,话路和信令链路平行。
第22题:
两个交换局之间存在直达的话路而没有直达的链路,则认为它们之间存在一条(),其中一个局是另外一个局的非相邻信令点。
第23题:
信令点SP
信令转接点STP
信令链路
交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