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TB/T3193-2008《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中规定,用于锚固直径15.2mm钢绞线的锚具,6~12孔锚板最外侧锥孔大口外边缘与锚板边缘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
第1题:
第2题:
根据TB/T3193-2008《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中规定,在锚板强度试验中,试验用试件为()。
第3题:
根据TB/T3193-2008《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中规定,当静载锚固性能试验中有一件不符合要求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4题: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按锚固方式不同,可分为 :()、()、()、()。
第5题:
根据TB/T3193-2008《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中规定,在静赞锚固性能试验中,在加载至80%后,持荷时间为()。
第6题:
根据TB/T3193-2008《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中规定,夹具及张拉后需要拆卸的连接器的型式检验项目包括哪些()。
第7题:
后张预应力锚具和连接器按照锚固方式不同,可分为()。
第8题:
11.0mm
13.0mm
15.0mm
17.0mm
第9题:
3个
6个
不应少于3个
不应少于6个
第10题:
锚具效率系数>0.95
锚具效率系数≥0.95
总应变率>2.0%
总应变率≥2.0%
第11题:
锚具的夹具组装
锚具和预应力筋组装
夹具和预应力筋组装
产品零件和预应力筋组装
第12题:
应有良好的匀质性,可由锚具生产厂或检验单位提供,同时提供该批预应力筋的质量合格证明书
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取至少6根试件进行母材力学性能试验
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取至少3根试件进行母材力学性能试验
预应力筋实测抗拉强度平均值在相关钢材标准中的等级应与受检锚具、夹具或连接器的设计等级相同
第13题:
根据TB/T3193-2008《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中规定,锚具的出厂检验时,对同一规格、同一批原材料、同一种工艺一次投料生产的锚具,每个抽检组批不应超过()。
第14题:
根据TB/T3193-2008《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中规定,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检测分为()。
第15题:
根据TB/T3193-2008《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中规定,在静载锚固性能试验中,判断所检测试件合格的标准是()。
第16题:
根据《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的《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锚具的静载锚固性能,应由预应力筋用锚具组装件静载试验测定的锚具效率系数和达到实测极限拉力时组装件中预应力筋的总应变确定。锚具效率系数不应小于()。预应力筋总应变不应小于()。
第17题:
根据TB/T3193-2008《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中规定,在表面硬度试验中,如果发现1个零件不合格,应()。
第18题:
预应力筋张拉后,应测定预应力筋的回缩与锚具变形量,对于钢制锥形锚具,其值不得大于6mm;对于夹片式锚具,不得大于6mm。如果大于上述允许值,应重新进行张拉,或更换锚具后重新张拉。
第19题:
平行检验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常规检验
第20题:
可判定为不合格
允许双倍取样复检
可判定为合格
不允许双倍取样复检
第21题:
不小于1h
不大于1h
不小于30min
不大于30min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1000件(套)
2000件(套)
5000件(套)
10000件(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