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面形状与地形关系密切,但潜水面坡度总大于当地地面坡度。()
第1题:
地形改造的原则有3个:()、排水组织和坡面稳定原则、坡度设计原则(坡度小于1%的地形易积水;坡度介于1%-5%的地形排水较理想;坡度介于5%-10%之间的地形适合排用地范围不大的内容;坡度大于10%的地形只能局部小范围利用)。
第2题:
潜水面以上以()运动为主,近潜水面处为()运动。
第3题:
同比例尺地形图,()。
第4题:
潜水面的位置随补给来源变化而发生季节性升降,潜水面的形状可以是倾斜的、水平的或低凹的曲面。
第5题:
崩塌产生的地形条件,一般是()的斜坡。
第6题:
影响潜水面形状的因素有哪些?
第7题:
潜水面是向排泄区倾斜的曲面,起伏大体与地形一致,但较地形平缓。
第8题:
地物的状态
地貌的形状
地物的形状
地形点的形状
第9题:
旱季
雨季
地形坡度大
地形坡度小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等高线能够表示()、地面的坡度和地面点的高程。
第14题:
等高线能够表示地貌的起伏形状、()和地面点的高程。
第15题:
土层的包气带是指()
第16题:
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密集程度与地面坡度相关。
第17题:
一个地区潜水面坡度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第18题:
影响潜水面形状的因素有地貌因素、()、隔水层底板形状。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土壤的表层
地面到地下潜水面之间的土层
地面以下的整个土层
地下潜水面以下的土层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第23题:
地物点的坡度
地物的坡度
地面的坡度
地形点的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