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劳动环境和条件、管理缺陷等几个方面对所确定的评估对象进行实际的和潜在的危害识别。
第1题:
预评价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应侧重于(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管理缺陷。
D.环境的不良影响。
第2题:
事故的直接原因有()
A、管理缺陷
B、人的不安全状态
C、潜在危险
D、物的不安全状态
E、人的不安全行为
第3题:
第4题:
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和有害的作业环境4个方面进行全面控制,从而实现()的目的。
第5题:
危害识别应从()等方面考虑。
第6题:
危害识别应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害作业环境等四个方面考虑。
第7题:
HSE管理体系中,危害主要包括()
第8题:
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把事故发生过程概括为五个部分,即()。
第9题:
构成事故的要素有()。
第10题:
危害识别的范围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害的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缺陷。
第11题:
HSE管理体系中,危害主要包括()等方面。
第12题: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缺陷
环境因素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安全隐患是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 )。
A.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B.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C.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D.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15题:
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失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16题:
引发事故的主要因素有()。
第17题:
下面()是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五个部分。
第18题:
危害识别应考虑()方面的因素。
第19题:
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
第20题:
()是指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第21题:
综合论认为事故产生的原因是()。
第22题:
危害主要指()等方面。
第23题: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缺陷
环境因素
思想上认识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