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它本身又不参与最终产物的物质。
更多“简述催化剂的性质?”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催化剂的活化的含义和目的。


    正确答案: 催化剂在制备好以后,往往还要活化;需较高温度的热处理,就是焙烧或在进一步还原、氧化、硫化、羟基化等处理使催化剂转变为活泼态。使钝态催化剂转变为活泼态催化剂的过程就是催化剂的活化。
    活化的目的在于使催化剂,特别是催化剂表面形成催化反应所需要的活性结构。

  • 第2题:

    MTO装置使用的DMTO专用催化剂型号是();由于催化剂性质的特殊要求,装置催化剂长期储存需要用()进行保护。


    正确答案:D803C-II01;氮气

  • 第3题:

    已知的生物催化剂都是具蛋白质性质的酶。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简述如何避免催化剂失活。


    正确答案: 通过将催化剂孔隙中的含炭沉积物氧化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除去,可恢复催化活性。吹扫法可逆性中毒的再生方法不很严重的积炭有机副产物、机械粉尘和杂质堵塞催化剂细孔或覆盖了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可以在原位用吹扫法加以除去毒物的解吸再生法就原理而言,因为有些毒物在金属上的吸附是可逆的。所以只要通过减少或除去原料气中的毒物浓度,就应该有可能使中毒催化剂上的毒物解吸除去。

  • 第5题:

    简述转化催化剂硫中毒的现象?


    正确答案: 1.中毒后催化剂活性下降吸热量下降炉管温度升高;
    2.转化率下降残余甲烷逐渐增加;
    3.炉管上部出现红管并逐渐下移;
    4.提高转化反应温度也不能取得合格的转化率。

  • 第6题:

    磨损指数是新鲜催化剂的物理性质之一。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料性质对催化剂寿命的影响如何?


    正确答案: (1)干点:干点升高,粘度大,杂质和非理想组分多,催化剂容易结焦,寿命缩短。
    (2)金属化合物(主要是Fe、V和Ni化合物)含量:金属化合物含量升高时,催化剂床层的压降加速上升,寿命缩短。
    (3)盐(Na盐和氯化物)含量:钠含量的升高,容易使催化剂中毒。
    (4)残碳含量:残炭含量升高,表明其易结焦物多,从而对催化剂活性发挥不利。
    (5)粘度:粘度的增大,不利于原料在床层的分布和传质扩散,容易引起压降脉动,对催化剂活性不利。

  • 第8题:

    ()是加氢裂化催化剂的重要性质,它关系到催化剂的裂解活性,是决定催化剂反应温度的关键因素。


    正确答案:酸性

  • 第9题:

    简述催化剂中毒机理分类。


    正确答案: (1)一类是毒质吸附在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上,由于覆盖而减少了活性中心的数目;
    (2)另一类是毒质与构成活性中心的物质发生化学作用转变为无活性的物质。

  • 第10题:

    简述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化学催化剂的共性及其特性?


    正确答案:(1)共性: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仅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酶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也不改变;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特性: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是催化效率更高,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因容易失活而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性,活力可调节控制并与辅助因子有关。

  • 第11题:

    下列对于催化剂特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对已达到平衡的反应无影响。
    •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自身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均不变。
    • C、催化剂不影响平衡常数。
    • D、催化剂不能实现热力学上不能发生的反应。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催化剂在工业上成为触媒

    B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自身的组成、化学性质和质量

    C

    催化剂与化学反应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D

    催化剂的三种类型为:均相催化剂、多相催化剂、生物催化剂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催化剂的选择性,正确的是()

    • A、对于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需要选择不同性质的催化剂。
    • B、对于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需要可选择相同性质的催化剂
    • C、对于同样的反应物选择不同的催化剂可以获得相同的产物
    • D、对于同样的反应物选择相同的催化剂可以获得不同的产物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催化剂载体的种类、化学组成、物理性质不会影响催化剂的性能。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简述什么是催化剂?


    正确答案:能降低分子活化能从而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而使化学反应速度增大的物质叫催化剂,它的组成和质量在反应前后能保持不变。

  • 第16题:

    催化剂的活化是改变催化剂()的处理过程。

    • A、物理性质
    • B、化学性质
    • C、物理、化学性质
    • D、化学成分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简述脱氢催化剂的烧焦步骤。


    正确答案: 1)脱氢反应停止乙苯进料后,维持停乙苯进料前主蒸汽及配汽蒸汽加入量不变,吹扫系统2hr。之后逐步将主蒸汽流量降至8000kg/h,继续吹扫反应器2hr。
    2)降低脱氢反应器入口温度至350℃。
    3)反应器入口温度接近350℃前,从一台或两台移动式空压机或装置的空气接口,接空气软管到如下各点:①主蒸汽流量控制阀上游侧。②二段催化剂层入口。
    4)当床层入口温度稳定在350℃时,将空气供给阀打开约一圈。当系统出现微正压时,打开D-305罐顶放空阀,将烧焦尾气排入大气。
    5)密切注意一段和二段床层温度,防止脱氢反应器出口及内部温度超过500℃。
    6)维持空气加入三小时后,如两个床层出口出口及内部温度稳定并低于500℃,再增加空气流量。
    7)以两小时为间隔调节空气的调节空气加入量,直至将空气供给阀全开。调整空气补加量的过程中,注意保持反应出口及内部温度低于500℃。若温度上升到500℃以上,可通过适当增加的蒸汽量,并减少空气量。
    8)当进入反应器的空气达到最大量后,以2000kg/hr的速度逐渐减主蒸汽量。
    9)当通过床层的温升不大,采样分析放空气体氧气含量,确认催化剂烧炭结束,停止系统空气的加入。

  • 第18题:

    催化裂化平衡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分析有哪些?


    正确答案: 催化裂化平衡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分析包括:
    粒度、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密度。

  • 第19题:

    催化剂是影响加氢裂化产品产率和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关键因素是()。

    • A、催化剂的大小
    • B、催化剂的酸性和孔结构
    • C、催化剂的形状
    • D、催化剂的装填方式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如何根据原料性质选择催化剂装填方法和形状?


    正确答案: 加工低扩散限制操作条件下的原料(反应速度不由扩散控制),催化剂粒度对活性影响不大,宜采用密相装填提高活性;中等扩散限制操作条件下,应在压降允许范围内减小粒径;高扩散限制操作条件下,选择具有高表面积、粒度小的异形催化剂稀相装填。

  • 第21题:

    简述转化催化剂升温工艺条件,不同类型催化剂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转化催化剂的升温过程,一般采用的有两种方法,一种为还原气氛下升温,另一种为非还原气氛下升温。
    还原气氛下升温过程为:从常温升至床层入口约200℃阶段,用氮气循环升温。在保证床层各点温度均在水蒸汽露点温度以上20℃时。切入蒸汽(当中变与转化串联升温时,还要中变床温在水蒸汽露点以上),并立即配入还原性气体(氢或氨裂解气),一般控制水氢比(体积比)为7下,继续升温至还原或进油条件。升温速度一般为30—40℃/h。
    非还原气氛下升温过程为:从常温升至床层入口约200℃阶段,用氮气循环,在保证床层各点温度均在水蒸汽露点温度以上20℃时。切入蒸汽继续升温至还原条件。
    新转化催化剂分为还原态和氧化态两种,所谓还原态催化剂是指催化剂出厂前预先进行还原,要保证还原态催化剂在升温过程中不被氧化,必须采用还原气氛升温。氧化态催化剂使用前要在装置中进行还原操作,升温阶段可采用还原气氛升温,也可采用非还原气氛升温,对催化剂的正常使用没有影响。

  • 第22题:

    对于催化剂特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只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
    •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皆不变
    • C、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
    • D、加入催化剂不能实现热力学上不可能进行的反应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废弃催化剂的由来。

    正确答案: 催化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失活、老化和中毒,使催化剂活性、选择性降低,这时就要定期或不定期报废旧催化剂,补充新鲜催化剂,因此就会产生大量的废催化剂。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