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吸收酸的浓度控制指标是多少?为什么要控制在这个范围内?”相关问题
  • 第1题:

    脱硫系统吸收压力控制在多少为宜?为什么?


    正确答案: 吸收压力C20603一般控制在0.7-1.1个大气压,因为吸收过程是一个气体缩上的反应过程,高压有利于吸收反应的进行,但压力太高吸收的效果影响不大,而且增加动力消耗,因此,吸收压力控制在0.7-1.1个大气压为宜。

  • 第2题:

    碳酸钠浓度指标范围控制在()。


    正确答案:19.1%~20.5%

  • 第3题:

    浓硫酸储存温度是多少?为什么要控制在此温度范围?


    正确答案:浓硫酸储存温度为15~25℃,由于浓硫酸在10.5℃时容易结晶。为了防止浓硫酸发生结晶现象,所以要将浓硫酸的储存温度控制在15~25℃。

  • 第4题:

    酸吸收补水时的酸浓度应控制在()%,以保证最佳的吸收效率。

    • A、98~99
    • B、70~80
    • C、50~60
    • D、110~120

    正确答案:A

  • 第5题:

    为什么氩馏分要控制在8~10%范围内?


    正确答案: 如果含氩量高于8~10%,说明氩馏分含氧量减少,同时含氮量增加,含氮量高会导致粗氩塔Ⅱ顶部液化器温差减小,容易产生氮塞,粗氩塔精馏工况恶化;如含氩量低于8~10%,氩馏分含氧量高,会导致粗氩塔Ⅱ顶部液化器热负荷增加,会造成粗氩塔阻力升高,冷凝器负荷增加,氩的提取率下降,产量减少。

  • 第6题:

    为什么要控制加热炉烟气中氧含量?控制指标是多少?通过什么进行调整?


    正确答案: 如果氧含量太高,表示炉膛下部空气进得太多,会导致燃料消耗过多,对流段温度上升,降低对流段炉管寿命。
    如果氧含量太低,燃烧不完全,易积碳,严重时会发生闷炉现象。 控制指标:单独烧气时2-4%,油气混烧时4-6%。 通过二次风门、烟道挡板来调节。

  • 第7题:

    反应器内的奥氏体不锈钢堆焊层,为什么要控制铁素体含量?指标是多少?


    正确答案: 因为铁素体在焊后,热处理时可能转变成δ相,其结果会使焊接金属发生硬化和脆化,使耐蚀性下降,对氢脆也有很大影响,为避免在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部位出现细微的高温裂纹,且保护焊接接头的足够抗腐蚀能力,焊接时应规定其最小铁素体含量。一般希望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金属中只含5~10%的铁素体。

  • 第8题:

    乘客电梯的起动和制动加、减速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为什么要规定最大值和最小值?


    正确答案: 起、制动加速度不大于1.5m/s2,在额定速度大于1m/s小于等于2m/s时,平均加速度不小于0.48m/s2;额定速度大于2m/s小于等于2.5m/s时,不小于0.65m/s2。规定最大和最小值是兼顾乘客的舒适和电梯运行的效率。

  • 第9题:

    为什么要规定保温层的外壁温度?这个温度大体数值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规定保温层外壁温度可保证在节省材料的基础哂纳感达到最少的散热损失,同时也不会由于保温外层温度高而烧伤工作人员。在火电厂,一般规定保温层外壁温度在35℃~45℃之间。

  • 第10题:

    润滑油为什么要控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正确答案:润滑油具一定的油温后,形成一定的油膜,使轴颈和轴瓦在油膜之间转动,并带走设备因磨擦产生的热量,油温过高,油变稀,破坏油膜;油温过低,油变稠,不易形成油膜。

  • 第11题:

    问答题
    夏天啤酒的温度控制在什么范围内最好喝?为什么?

    正确答案: 夏天啤酒的温度控制在10℃-12℃时最好喝,因为此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比较大,能形成最佳口味。太冰的啤酒其实不好喝,而且会使酒液中的蛋白质分解、游离,破坏营养成分,对胃肠道的杀伤力也比较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乘客电梯的起动和制动加、减速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为什么要规定最大值和最小值?

    正确答案: 起、制动加速度不大于1.5m/s2,在额定速度大于1m/s小于等于2m/s时,平均加速度不小于0.48m/s2;额定速度大于2m/s小于等于2.5m/s时,不小于0.65m/s2。规定最大和最小值是兼顾乘客的舒适和电梯运行的效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为什么要控制原料干点,一般指标是多少?


    正确答案: 原料干点提高使得一方面原料粘度增加导致原料在催化剂内部扩散速度降低,降低反应速度,另一方面非烃化合物分子变大结构更加复杂,增加了反应的空间位阻效应,使反应难以进行。原料氮含量、胶质、沥青质、重金属等杂质增加,也加大了加氢的难度,同时由于这些杂质不稳定、在催化剂表面竞争吸附,强烈的抑制其他化合物反应,加大了结焦倾向使催化剂加速失活。由于干点增加原料中的稠环芳烃还会在裂化产品的流出物中析出固体晶体造成系统压降增加。
    对于不同类型的加氢裂化原料,所要求的干点也不同。以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为原料时,干点达到385℃以上时应加以控制;以焦化蜡油(CGO)为原料时,干点达到510℃时应加以控制;以减压蜡油为原料时,达到540℃时应加以控制。不同原料控制不同的干点,这是由原料的性质、组成决定的,芳烃含量越高、结构越复杂,相应控制较低的干点。

  • 第14题:

    泥浆制备要注意两个方面,其中一个就是泥浆指标,其比重一般控制在()的范围内,黏度控制在()的范围内,含砂率控制在4%以内。另外一个指标是()。


    正确答案:1.1-1.3;16-22;补浆的速度

  • 第15题:

    钻井液的密度一般控制在什么范围内?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一般控制在应使钻井液柱压力略大于地层孔隙压力的范围内。
    因为密度保持在此范围内既可保证井眼的稳定,又不至于降低机械钻速。

  • 第16题:

    锅炉给水PH值和联氨浓度的控制指标是多少?


    正确答案:锅炉给水PH值和联氨浓度的控制指标是8.5-9.2;10-50ug/l。

  • 第17题:

    为什么加热炉的处理量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过高、过低有什么危害?


    正确答案: 因为加热炉的设计热负荷有一定的范围,如果加热炉的处理量过高,需要加热炉提供的热量就会增加。当处理量过高时,加热炉的炉管表面温度和炉膛温度都会超标,长时间超标会使炉管材质晶相改变,炉管变形、强度降低,严重时炉管泄漏引起事故。如果加热炉的处理量过低,炉管内的冷油流速过低,容易结焦,同时注水(汽)量大大增加,影响加热炉的热效率。

  • 第18题:

    为什么要控制系统的PH值?如何控制?控制在什么范围?


    正确答案: 由于抽提进料中常含有活性氧,特别是在真空条件下操作的回收塔系统,因系统可能泄漏造成外界氧进入系统而使环丁砜发生氧化分解产生SO2等酸性物质,另外因系统再沸器周围发生过热而使环丁砜分解形成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在系统中不断积累,使系统酸性不断增强,对设备产生严重的腐蚀作用,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对系统的酸性加以控制.
    控制系统PH值的方法是采用在系统中注入单乙醇胺的方法来中和因环丁砜氧化分解生成的酸性物质,加入量的多少可根据系统PH值降低情况而定.抽提系统的PH值一般控制在6.0~8.0之间。

  • 第19题:

    为什么要控制柴油的馏程?其馏程指标是多少?


    正确答案: 柴油馏程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柴油机的速度性能越高,对燃料的馏程要求就越严,一般来说,馏分轻的燃料启动性能好,蒸发和燃烧速度快。但是燃料馏分过轻,自燃点高,燃烧延缓期长,且蒸发程度大,在点火时几乎所有喷入气缸里的燃料会同时燃烧起来,结果造成缸内压力猛烈上升而引起爆震。燃料过重也不好,会使喷射雾化不良,蒸发慢,不完全燃烧的部分在高温下受热分解,生成炭渣而弄脏发动机零件,使排气中有黑烟,增加燃料的单位消耗量。馏程的主要项目是50%和90%馏出温度。轻柴油质量指标要求50%馏出温度不高于300℃,90%馏出温度不高于355℃,95%馏出温度不高于365℃。柴油的馏程和凝固点、闪点也有密切的关系。

  • 第20题:

    为什么要把锅水pH控制在10~12的范围内?


    正确答案: 锅水pH要求控制在10~12的范围内,其原因是:
    ①锅水的pH低,水中H+浓度大,会造成H+的去极化腐蚀,即酸性腐蚀。随着锅水pH的增高,H浓度减小,氧的去极化腐蚀成为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在一定pH范围内,锅炉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致密的Fe3O4保护膜,将金属表面与腐蚀介质隔离开来,使腐蚀速度降低。
    ②锅水的pH低于9时,会结CaCO3水垢。这是由于当锅内注入水后,由于带正电荷的Fe3+溶于水中,使金属表面带负电,吸引了带正电Ca2+、Mg2+,使CaCO2质点沉淀在金属表面形成水垢。当锅水的pH大于9.8时,由于有足够量的带负电荷的OH存在于水中,与金属表面所带的负电荷同性相斥,成为一个屏障,不易使钙、镁等结垢物质的正离子接近锅炉金属表面结生水垢。同时,由于大量OH包围CaCO3质点,使其呈负电性,不让它们互相积聚或沉附在锅筒、管壁上形成水垢,起到分散和稳定CaCO3质点的作用,使其形成松散的水渣,随着排污排出锅外。
    ③当锅水的pH太高时,由于锅水中有过多的OH存在,会使锅炉金属表面的Fe3O4保护膜遭到破坏,溶于水中:Fe3O4+4NaFeO—→2NaFeO2+Na2FeO2+2H2O这样,使锅炉金属表面裸露在高温水中,非常容易受腐蚀。而且铁与NaOH会直接反应:Fe+2NaOH—→Na2FeO2+H2
    亚铁酸钠在高pH的溶液中是可溶的,腐蚀会继续发生,在较高温度条件下,一定浓度的NaOH还会加快电化学腐蚀。温度愈高,酸性愈大,这种腐蚀愈强烈:3Fe+nNaOH+4H2O—→Fe3O4+4H2+nNaOH
    ④pH太高,说明锅水中有过量的NaOH存在,不仅会恶化蒸汽品质,还可能使锅水的相对碱度增高,成为造成苛性脆化的一个条件。

  • 第21题:

    根据电石乙炔法制氯乙烯流程,回答问题:(3)反应温度是多少?为什么反应控制在该温度范围内?


    正确答案: 反应温度为:160~180℃,当反应温度低于160℃时,反应活性比较低,反应速度较慢;当反应温度高于180℃时,HgCl2催化剂升华加剧,催化剂会因为活性组分的升华而失去活性;所以,反应温度为160~180℃。

  • 第22题:

    问答题
    窑外分解窑为什么要控制生料中的碱、氯、硫含量,一般的控制指标是多少?

    正确答案: (1)当碱、氯、硫高主要对生产和产品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发生挥发凝聚循环,结皮、堵塞,熟料结大块和窑内结圈。
    (2)当碱含量高时对熟料煅烧和质量有影响主要在:
    1)破坏熟料矿物C3S、C2S、C3A的形成。
    2)影响液相黏度。
    3)水泥结块、快凝。
    4)水泥制品性能变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根据电石乙炔法制氯乙烯流程,回答问题:(3)反应温度是多少?为什么反应控制在该温度范围内?

    正确答案: 反应温度为:160~180℃,当反应温度低于160℃时,反应活性比较低,反应速度较慢;当反应温度高于180℃时,HgCl2催化剂升华加剧,催化剂会因为活性组分的升华而失去活性;所以,反应温度为160~180℃。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