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系统压力波动、反应器入口温度波动、原料脱水罐及原料缓冲罐中可脱出大量明水,有以上现象则说明原料带水。
更多“如何判断原料带水?”相关问题
  • 第1题:

    原料带水,原料流量表出现波动,总进料不变。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原料带水严重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立即将高分气冷却器压控改手动控制,如系统超压应立即现场紧急排空,2.原料罐切水,或切换原料罐,重新启动原料泵,如系统带水严重,则降温,降压或紧急停工

  • 第3题:

    原料油带水造成()、()


    正确答案:V101压力上升;V101进料温度下降

  • 第4题:

    主蒸汽带水,如何判断,有何危害? 


    正确答案: ①主蒸汽温度急剧下降。
    ②主汽管、汽缸内有水冲击声,法兰处冒微小的白色湿蒸汽。
    ③推力瓦温度升高,钨金熔化,动静部分相碰,冒火花。
    危害:能造成叶片折断。叶轮挠曲,推力轴承,轴封摩擦破坏。

  • 第5题:

    原料带水氧化锌脱硫剂有什么影响?如何防止?


    正确答案: 氧化锌脱硫剂在操作中要避免脱硫反应器进水或使用纯蒸汽,因为水份的冷凝会导致脱硫剂裂或强度下降。另外,在一定条件下(如水蒸汽分压较高,而温度又较低)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ZnO+H2O=Zn(OH)2
    反应产物会降低孔的容积并使脱硫剂强度减弱,在以后的操作中又可能分解而使脱硫剂强度下降甚至破裂。一般在氧化锌脱硫剂使用时,应注意不能在正常压力下用蒸汽或含蒸汽的工艺气体冷却,这种操作只允许在低压(仅几个大气压)下进行,而且温度降至130℃以前先用氮气或氢氮气吹扫。

  • 第6题:

    原料带水的现象是什么?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现象:
    1.反应压力上升,
    2.反应温度下降,
    3.总进料波动,
    4.炉201回炉分支入口压力上升,
    处理:
    1.及时联系东油品加强脱水,
    2.降低处理量,控制好反应压力。

  • 第7题:

    原料带水,系统有何现象,如何调整?


    正确答案: 加氢原料在进装置前要脱除明水,原料中含水有下面几个危害:①引起加热炉操作波动,炉出口温度不稳,反应温度随之波动,燃料耗量增加,产品质量受到影响;②原料中大量水汽化引起系统压力变化,恶化各控制回路的运行;③对催化剂造成危害,高温操作的催化剂如果长时间接触水分,容易引起催化剂表面活性金属组分的聚集,活性下降,强度下降,催化剂发生粉化现象,堵塞反应器。水的汽化潜热很大,而且水汽化后体积增加很大,
    原料大量带水会出现如下现象:①加热炉负荷增大;②系统压力上升且波动;③高压分离器界面上升;④原料换热温度降低。
    出现原料带水后,应:①联系厂调度立即切换油罐,加强脱水工作;②注意加强原料罐脱水,并控制好界液位;③平稳反应压力、温度,尽量减小原料带水造成的影响;④如果原料含水大于300ppm(以分析为准),再检查另一个试样,原料含水确实大于300ppm,而且操作上波动厉害,有危及装置安全的危险,则紧急降温降量直至切断进料,按“新鲜进料中断”方案处理。

  • 第8题:

    当原料带水时,原料换热温度升高。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原料油带水的现象是什么?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原料油带水的现象是:
    炉子分组流量和总进料流量不稳定,炉子进口压力和反应压力升高,炉出口温度下降。
    碰到原料油带水时,应大幅度降低进料,炉出口温度适当控制低些,减少汽化量,并控制好炉子分组流量,严防超压和烧坏炉管。原料油带水严重时,应切断进料。与此同时,应及时与调度和罐区联系采取换罐或其他措施。如原料油补入装置内原料缓冲罐且罐温度教高则会引起分馏塔压力升高,既而影响反应。

  • 第10题:

    原料带水、终止剂带水或干气带液、预提升蒸汽和进料雾化蒸汽量过大或带水,反应温度会()。


    正确答案:降低

  • 第11题:

    蒸汽带水有何危害?如何判断蒸汽带水?


    正确答案: 蒸汽带水主要会加剧过热器及汽轮机通流部分结垢,增加腐蚀,降低机组经济性,严重的使汽机推力发生变化,叶片受力增加。
    如主汽门结垢可能造成主汽门关闭不严,造成汽机超速。
    判断蒸汽带水通常采用二种方法:
    1.利用饱和水与饱和蒸汽对盐分的溶解度不同,测量汽包出口饱和蒸汽引出管中饱和蒸汽含盐量变化,通常测量含Na+量,如果Na+突升说明蒸汽带水。
    2.利用饱和水转化为饱和蒸汽需消耗汽化潜热的特点,监视低温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或管壁温度,如果明显下降,说明蒸汽带水。

  • 第12题:

    问答题
    如何判断原油带水?

    正确答案: ①初馏塔进料温度降低;
    ②初底液面降低;
    ③初顶压力上升;
    ④初顶油水分离罐脱水量增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焦化原料带水如何判断和处理?


    正确答案: 现象:
    1、分馏塔底液面、集油箱液面发生锯齿波动;
    2、分馏塔顶压力锯齿波动;
    3、原料泵发生抽空;
    4、分馏塔预热段温度有下降的趋势;
    5、辐射进料泵抽空或半抽空。
    处理:
    1、调节补油泵的速度减小冷料的进装置量;
    2、开另一台原料泵抽2#线冷渣油直接打加热炉的对流,原运行的原料可以继续运行并适当关小出口,保证两台原料泵都上量;
    3、联系油品调度提高进焦化装置的热渣油量,用热料来维持原料缓冲罐的液面,提高原料缓冲罐内油品的温度,减少雾沫返回分馏塔的量;
    4、分馏操作平衡好对流和辐射的量,控制物料平衡;
    5、泵房岗位适当关小辐射进料泵的出口阀,保证辐射进料泵不抽空;
    6、加热炉岗位根据情况调整对流和辐射量,提高注水量,必要时关部分火焰。

  • 第14题:

    在日常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现象判断原料带水?


    正确答案: (1)加热炉负荷增大;
    (2)系统压力上升且波动;
    (3)高压分离器界面上升;
    (4)原料换热温度降低;
    (5)反应进料加热炉燃料气用量增加。

  • 第15题:

    原料带水对氧化锌脱硫剂有何影响?如何防止?


    正确答案: 因为水分的冷凝会导致脱硫剂的破裂或强度下降,另外在一定条件下(如水蒸汽分压高而温度又较低)可能发生如下反应:ZnO+H2O=Zn(OH)2,反应产物会降低孔的容积,并使脱硫剂强度减弱,在以后的操作中又可能分解而使脱硫剂强度下降甚至破裂。
    在生产中一般要注意防止原料带水,原料罐及时检查排水,停工时当温度降至130℃以前用N2吹扫,严禁用蒸汽吹扫。

  • 第16题:

    由于原料带水,不需要调整的操作是()。

    • A、联系调度查明带水原因
    • B、原料罐脱水
    • C、提高原料换热后温度
    • D、原料带水严重可改出装置,装置内改闭路循环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原料油带水时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联系调度,通知罐区加强脱水,在带水严重时应立即换罐;
    2.适当降低原料预热温度,再生滑阀改手动,提高催化剂循环量,若反应温度下降很快,可降量处理;
    3.视再生器温度变化调整汽提蒸汽量,防止催化剂带油;
    4.视两器平衡状况,必要时可少许喷燃烧油,此时应适当提高主风量,防止炭堆积;
    5.在操作中尽可能维持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平衡,并防止二次燃烧及氧含量回零;
    6.原料油带水消除后,首先调节原料油预热温度及催化剂循环量,防止反应温度迅速上升,待一切平稳后,再恢复总进料量。

  • 第18题:

    原料带水严重有何现象?


    正确答案: 现象:反应压力突然上升,原料泵抽空,真空泵负荷增大,有水击声响.

  • 第19题:

    原料带水有哪些现象?怎样防止原料带水?


    正确答案: 原料带水时,原料油缓冲罐界面增高,脱水量增多;若水分进入反应系统会引起反应入口温度急剧下降,压力升高,加热炉出口温度烧不上去,带水严重时,催化剂粉碎,床层差压增大,导致停工。
    采取措施:
    ⑴加强与油品、常压等单位联系;
    ⑵按时巡回检查;
    ⑶出现反应入口温度急剧下降,压力升高现象,而其它条件未变化时,应对原料罐加强检查切水。

  • 第20题:

    原料换热器结垢的原因有()。

    • A、换热器温度高
    • B、原料带碱
    • C、原料中杂质多
    • D、原料带水

    正确答案:B,C

  • 第21题:

    如何判断原油带水?


    正确答案: ①初馏塔进料温度降低;
    ②初底液面降低;
    ③初顶压力上升;
    ④初顶油水分离罐脱水量增大。

  • 第22题:

    原料带水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发现原料带水,应立即降量,将炉出口温度自动控制改手动,维持出口压力比原来稍低些。
    打开炉子消防蒸汽放空,以防炉管压力温度变化较大,炉管漏油着火。联系罐区换罐切水,且注意各温度压力变化。

  • 第23题:

    判断题
    当原料带水时,原料换热温度升高。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