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操作时,通过过滤介质流出的液体称为滤渣。
第1题:
悬浮液的过滤操作中,留在过滤介质上的固体颗粒称为( )。
A.料浆
B.过滤介质
C.滤饼
D.滤液
第2题:
第3题:
按过滤机理,可将过滤分为()过滤和()过滤。前者滤渣堆积在过滤介质表面,后者过滤作用发生在()的全部空隙体内。所以()过滤比()过滤能滤出更多的杂质。
第4题:
在推动力的作用下,液—固或汽—固混合物中的流体通过多孔性过滤介质,固体颗粒被过滤介质截留,从而实现固体与流体分离的操作称为()。
第5题:
关于细过滤器描述错误的是()
第6题:
“I在一般过滤操作中,实际上起到主要介质作用的是滤饼层而不是过滤介质本身”、“滤渣就是滤饼”则:()。
第7题:
推导过滤基本方程时,一个基本的假设是()。
第8题:
在滤饼过滤中,真正起过滤作用的是()
第9题:
悬浮液的过滤操作中,留在过滤介质上的固体颗粒称为()。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滤过
滤材(滤过介质)
滤饼D.滤液
筛析
第13题:
不是影响药液过滤的主要因素的是
A、滤材的毛细管大小
B、滤渣层两侧的压力差
C、药液的黏度
D、滤渣层厚度
E、滤过液体的量
第14题:
过滤操作的推动力是滤渣和过滤介质两侧的压力差。
第15题:
过滤速率与()成反比。
第16题:
板框压紧后,滤框与其两侧的滤板所形成的空间构成若干个过滤室,在过滤时用以积存滤渣。
第17题:
在过滤中,截留在过滤介质表面的固体颗粒与其中残留的液体所组成的混合物称为()。
第18题:
通过滤过介质的液体()
第19题:
多介质过滤器滤层吸附饱和后,可通过()和,恢复其()功能。
第20题:
下列措施中不一定能有效地提高过滤速率的是()。
第21题:
当多介质过滤器滤层吸附饱和后,可通过(),恢复其()。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刚开始过滤时
过滤介质上形成滤饼层后
过滤介质上形成比较厚的滤渣层
加了助滤剂后
第24题:
将过滤面积增加一倍;
将过滤压差增加一倍;
将滤浆温度到高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