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水与甲醇反应生产叔丁醇,影响MTBE质量
(2)水中含有金属离子,易造成催化剂失活中毒
更多“为什么要控制碳四原料中的水分?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什么要控制入炉煤的水分?


    正确答案: 入炉煤水分的变化,会相应的改变炼焦耗热量,随即影响全炉温度的稳定性,实践证明,煤的水分每变化百分之1,全炉平均温度变化7—8摄氏度;在生产中,若装炉煤水分波动很大,结交时间和火道温度不变时,易造成焦饼中心温度偏低,局部出现生焦,尤其是炉头部分,既降低了焦炭强度和产率,还可能造成焦饼难推。

  • 第2题:

    成功堆肥的四要素?()

    • A、氮、水分、氧气和碳
    • B、氮、水分、温度和碳
    • C、钾、水分、温度和碳

    正确答案:B

  • 第3题:

    为什么压力容器要严格控制其含碳量?


    正确答案: 因为压力容器是承受压力并且往往还存放有害介质的容器,压力容器是由钢板经焊缝拼焊而成,所以要求容器用钢有良好的焊接性。碳是影响钢材焊接性的主要元素,含碳量增加时,钢的焊接性显著恶化,产生裂纹的倾向迅速增大,所以为保护焊缝质量,必须严格控制钢材的含碳量在0.24%以下。

  • 第4题:

    为什么要控制原料中的水含量,一般控制在多少?


    正确答案: (1)水对催化剂的强度和活性有影响;
    (2)水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增加了加热炉的负荷;
    (3)水气化后造成装置压力的波动;
    (4)一般来说,加氢裂化原料含水最大值为500ppm,一般要求小于300ppm。

  • 第5题:

    控制碳四原料中的水分的原因是()

    • A、水与甲醇反应生产叔丁醇影响MTBE质量
    • B、水中含有金属离子易造成催化剂失活中毒
    • C、影响丁烯-1的产品质量
    • D、影响回收的甲醇质量

    正确答案:A,B

  • 第6题:

    采用高低压脱丙烷工艺中,高压脱丙烷塔进料中碳四浓度比低压塔进料中碳四浓度高。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为什么要控制煤粉的细度和水分?


    正确答案: 煤粉的细度要求80um方孔筛筛余<12%,水分<2%。只有满足该质量要求,才能保证煤粉的燃烧速度,保证煤粉的完全燃烧,降低煤耗。水分过高,还会引起煤粉仓内煤粉结皮,导致下煤不畅。

  • 第8题:

    为什么要控制生料水分?


    正确答案: 水分过大
    (1)会降低生料产量
    (2)会影响生料的分析结果
    (3)会增加烧成热耗影响熟料煅烧所以要严格控制生料水分。控制范围≤35.5%

  • 第9题:

    为什么要控制水泥熟料中的f-CaO?


    正确答案: f-CaO是水泥熟料的有害成份,因为在烧成温度下,生成的f-CaO晶体颗粒,呈死烧状态,水化速度很慢,在水泥水化、硬化,并有一定强度后f-CaO才开始水化。产生体积膨胀,致使水泥石强度下降、开裂,甚至崩溃,造成安定性不良。因此必须控制熟料中的f-CaO。

  • 第10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控制生料水分?

    正确答案: 水分过大
    (1)会降低生料产量
    (2)会影响生料的分析结果
    (3)会增加烧成热耗影响熟料煅烧所以要严格控制生料水分。控制范围≤35.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控制铝酸钠溶液的碳分率不能太高?

    正确答案: 铝酸钠溶液的碳分率太高会加重SiO2沉淀,影响Al(OH)3的纯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控制煤粉的细度和水分?

    正确答案: 煤粉的细度要求80um方孔筛筛余<12%,水分<2%。只有满足该质量要求,才能保证煤粉的燃烧速度,保证煤粉的完全燃烧,降低煤耗。水分过高,还会引起煤粉仓内煤粉结皮,导致下煤不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焦粉水分对四辊工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要坚持车辊制度?


    正确答案: ⑴焦粉水分过大时,发生粘辊现象,相应地降低产量,有时破碎粒度增大;
    ⑵因四辊经过一段使用之后,辊皮就磨损的凹凸不平,产品粒度变粗,因此必须坚持定期车辊,以保证辊皮光平。

  • 第14题:

    如何判断与控制烧结料中水分及碳的含量?


    正确答案: 混合料水分变化可从机头布料处直接观察,也可在检测仪表和料层上反映出来。水分过大或过小,都会使料层透气性变差,真空度增加,造成点火器下火焰不往下抽,而向四周喷射,料层表面有“黑点”,机尾烧结矿层有夹生料,断面出现“花脸”烧不透,底层有黑料,且废气温度降低。
    烧结料中固体炭是烧结过程中所需热量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烧结矿的产量和质量。特别在机上冷却的烧结工艺中,适宜的混合料碳量更显得特别重要。含碳量的多少可以从点火器处和机尾矿层断面判断,也可以从仪表上反映。碳含量过多时,台车移出点火器后2~3m仍不变色,表面过熔结硬壳,总管负压、废气温度升高,机尾卸矿时矿层断面冒火苗,高碱度烧结矿会出现强劲的蓝色火苗,赤红层大于1/2,黏炉箅子,烧结矿呈大孔薄壁结构,强度差,FeO升高。碳含量过少时,台车出点火器后,表面层不出现红色,料层表面有层浮灰,卸料断面呈暗红色,赤红色变薄,高碱度烧结矿不冒火苗,烧结主管温度下降,烧结矿气孔小,灰尘大,返矿多。
    当混合料水分、碳量适当时,点火火焰能顺利抽入料层;台车离开点火器后,表层红至4号~5号风箱;机尾矿层断面整齐,结构均匀,无夹生料,红色层约占断面的1/2,台车卸矿顺利,不黏料,矿块强度好,粉末少。在料层厚度稳定的情况下,风箱及总管废气温度、负压只在很窄的范围内波动,烧结终点稳定。
    当发现混合料水分、碳量发生大的变化而影响正常烧结作业时,应与混料或配料岗位联系,对水分或燃料量进行调整。同时应考虑到调节的滞后过程,可临时采取调节料层厚度、点火温度和机速的措施与之大体适应。

  • 第15题:

    转化反应中为什么要控制适宜的水碳比?


    正确答案: 高水碳比可以提高转化率,同时也增加蒸汽耗量,加重炉子负荷及增加燃料用量,从而增加成本和能耗,但低水碳比可能会使转化率降低,甚至使转化催化剂结碳,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因此要控制适宜的水碳比。

  • 第16题:

    以下对C-1003的控制指标说法正确的有()。

    • A、塔顶出料碳四中甲醇含量要小于0.01%
    • B、塔底出料水溶液中的甲醇含量要在7.0%—10.0%之间
    • C、塔顶碳四中水含量在2000ppm以下
    • D、塔顶出料中MTBE含量控制在50ppm以内

    正确答案:A,B,D

  • 第17题:

    燃料中固态矿物杂质是()。

    • A、水分
    • B、碳
    • C、氢
    • D、灰分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高低压脱丙烷塔的主要控制项目是()。

    • A、顶部出料中碳四含量
    • B、底部出料中的碳三含量
    • C、顶部出料中碳二含量
    • D、底部出料中的碳四含量

    正确答案:A,B

  • 第19题:

    为什么要控制铝酸钠溶液的碳分率不能太高?


    正确答案: 铝酸钠溶液的碳分率太高会加重SiO2沉淀,影响Al(OH)3的纯度。

  • 第20题:

    为什么压力容器用钢要严格控制其含碳量?


    正确答案: 因为压力容器是承受压力并且往往还存放有毒介质的容器。压力容器是用钢板经拼焊而成,所以要求容器用钢有良好的焊接性。碳是影响钢材焊接性的主要元素,含碳量增加时,钢的焊接性显著恶化,产生裂纹的倾向迅速加大,所以为保证焊缝质量,必须严格控制钢材的含碳量在0.25%以下

  • 第21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控制熟料中氧化镁含量?

    正确答案: 熟料中的氧化镁,是以方镁石形式存在的,其水化速度十分缓慢,使得水泥硬化后很长时间还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导致体积膨胀,致使水泥石安定性不良。因此,必须对熟料中的氧化镁的含量加以控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控制生料的细度和水分?

    正确答案: 控制生料中的水份,一般对新型干法窑要求控制在1.0%以内,理论上讲水份偏大易造成预热器结堵;控制生料的细度,主要是提高生料的比表面积,提高预热分解的效率,同时便于熟料的充份煅烧,降低烧成温度,可适当降低煤耗,生料细度控制理论上越低越好,但台低又会造成原料系统的负荷,工厂一般根据自身条件,来选定控制目标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控制水泥熟料中的f-CaO?

    正确答案: f-CaO是水泥熟料的有害成份,因为在烧成温度下,生成的f-CaO晶体颗粒,呈死烧状态,水化速度很慢,在水泥水化、硬化,并有一定强度后f-CaO才开始水化。产生体积膨胀,致使水泥石强度下降、开裂,甚至崩溃,造成安定性不良。因此必须控制熟料中的f-CaO。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