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毒环境的O2含量低于18%,有毒气体浓度大于2%时,可使用滤毒罐。
第1题:
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 #define MAX 10 int a[MAX],i; main() { printf("\n");sub1();sub3(A) ,sub2(),sub3(A) ; } sub2() { int a[MAX],i,max; max=5; for(i=0;i<max;i++)a[i]=i; } sub1() {for(i=0;i<MAX;i++)a[i]=i+i; } sub3(int a[]) { int i; for(i=0;i<MAX,i++)printf("%d",a[i]); printf("\n"); }
A.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 1 2 3 4
B.0 1 2 3 4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C.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D.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第2题:
进入有毒有害部位作业,必须使用适当的防毒面具,在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有毒气体高于20%的场所,应该使用(),严禁使用()。
第3题:
过滤式防毒面具适用的范围是()。
第4题:
过滤式防毒面具的适用环境为()
第5题:
入舱作业标准条件是.氧气含量不低于18%,烃之浓度在1%以下,有毒气体在中毒临界值以下。
第6题:
过滤式防毒面具不能用于有毒气体含量超过()%或氧含量低于18%的环境。
第7题:
过滤式防毒面具适用于有毒气体含量低于2﹪,氧含量18~22%之间的作业环境。
第8题:
()环境下不能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第9题:
<p>Re<sub>1</sub>=0.5Re<sub>2</sub></p>
<p>Re<sub>1</sub>=Re<sub>2</sub></p>
<p>Re<sub>1</sub>=1.5Re<sub>2</sub></p>
<p>Re<sub>1</sub>=2Re<sub>2</sub> </p>
第10题:
低于18
小于21
低于19
第11题:
<p>I<sub>2</sub>=I<sub>3</sub></p>
<p>I<sub>2</sub>=4I<sub>3</sub></p>
<p>I<sub>2</sub>=2I<sub>3</sub></p>
<p>I<sub>3</sub>=4I<sub>2</sub></p>
第12题:
大于1
小于1
大于0.1
第13题:
人体内O<sub>2</sub>、CO<sub>2</sub>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人胞作用
E.出胞作用
第14题:
过滤式防毒面具,适用于空气中氧含量小于18%,有毒气体浓度小于2%的环境。
第15题:
在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8%,有毒气体含量高于2%的场所,可以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第16题:
()和(),适用于空气中氧含量大于18%,有毒气体浓度小于2%的环境,()和()适用于缺氧,有毒气体不明或浓度较高的环境.
第17题:
有毒区域氧气含量低于18%或者有毒气体体积大于2%时,任何滤毒罐都起不到防护作用。
第18题:
过滤式防毒面具不能用于有毒气体含量超过大于1%或氧含量()%的环境。
第19题:
当有毒气体含量超过()%或空气中氧含量低于()%时,不得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第20题:
在缺氧、低氧(氧气含量<18%)环境中或有毒气体含量高于2%(体积)时,应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1;20
1;18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