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注隔离液期间发生井漏应如何处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注水井放()溢流时,溢流量从该井()或()中扣除。注水井关井()以上,在开井前应录取()压力。注水井钻井停注期间()录取()次关井压力。


    正确答案:井底;日注水量;月度累计注水量;1d;关井;每周;1

  • 第2题:

    采用隔离器充注隔离液隔离时,隔离容器应()安装。

    • A、水平
    • B、垂直
    • C、任意

    正确答案:B

  • 第3题:

    根据漏层性质、漏速及发生井漏的原因简述井漏的类型?


    正确答案: 每小时钻井液的漏失量称为漏速,根据漏层性质、漏速及发生井漏的原因可将井漏分为三大类。渗透性漏失。这种类型的井漏多发生在浅井段胶结疏松的砂、砾岩层中。由于这些地层的渗透性较好,在井内压差的作用下钻井液将会漏入岩层的空隙里,但泥饼的形成又会阻止或减弱其漏失的程度,因而渗透性漏失的漏速不大,一般在10m3/h以内。
    裂缝性漏失。钻井中钻遇的各种类型的岩层均可能存在着自然裂缝,在自然裂缝发育的地层中钻井,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钻井液漏失。在破碎带地层中钻进时,常会随着井下蹩跳、钻速加快等现象的出现而发生井漏,其漏速一般为20~100m3/h不等。
    溶洞性漏失。在某些石灰岩地层中,经地下水长期溶蚀而形成大溶洞。当钻遇大溶洞时,会出现钻具放空,有时可达4~5m,随之循环失灵,钻井液只进不出。漏速一般在100m3/h以上,井漏后往往会造成井喷或井塌卡钻事故,属最严重的井漏。

  • 第4题:

    在仪表防护中,采用隔离容器充注隔离液隔离时,隔离容器应垂直安装。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在压井期间,钻柱发生刺漏,下列哪些参数会受到影响?()

    • A、地层破裂压力。
    • B、低速循环压力。
    • C、井涌允许量。
    • D、井底压力。

    正确答案:B,D

  • 第6题:

    为什么会发生井漏?井漏有几种?怎么判断?怎么处理?


    正确答案:井漏的原因:
    (1)地层疏松,钻时快,泥浆未循环好,接单根快,开泵过猛,容易憋漏。
    (2)渗透性地层,泥浆密度过高,井漏地层。
    (3)钻透地层断裂带或有裂缝时井漏。
    (4)溶洞漏失。
    井漏有三种:
    (1)渗透性漏失(漏失量较小)。
    (2)轻微漏失(进多出少)。
    (3)严重漏失(有进无处)。
    井漏的判断:
    (1)泥浆池液面降低。
    (2)井口返出泥浆量减少,严重时不返泥浆。(30钻进中发现钻速突然变快或钻具放空,泵压下降,往往发生井漏。
    井漏的处理:
    (1)渗透性漏失,首先设法提高泥浆粘度,适当降低泥浆密度和泵的排量。
    (2)严重漏失时,可在泥浆中加入堵漏材料,如锯末、马粪、贝壳粉、粘土块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或注胶质水泥堵漏。无论用什么方法堵漏,都要防止钻具卡钻。

  • 第7题:

    关井后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如果立管压力和套管压力都等于零,应开井循环;如果立管压力等于零,套管压力不等于零,应节流循环;如果立管压力,套管压力都不等于零,应进行压井。

  • 第8题:

    钻开油气层时,若发生井漏,应怎么处理?


    正确答案: 应停止作业,静止观察。环空液面下降时,及时补灌钻井液,确保液面高度,并尽快采取堵漏措施。

  • 第9题:

    发生井漏都有哪些主要原因?怎么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
    1钻井液密度太大,液柱压力大于地层的承受能力;
    2下钻速度太快;
    3地层岩性疏松,孔隙度大,常常发生渗透性漏失;
    4开泵过猛把井蹩漏;5地层本身有溶洞或裂缝。
    处理:如果是渗透性漏失,可以适当降低密度或提高钻井液粘度,开泵注意排量由小到大,下钻时适当控制下放速度。若是只进不出的严重井漏,则应采用专门的堵漏材料,如锯末,马粪,贝壳粉等,必要时可用胶质水泥进行堵漏。

  • 第10题:

    带隔离液的显示控制仪表波动大时,仪表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自动改手动;(2)打隔离液;(3)仪表正常后,投入运行

  • 第11题:

    问答题
    为什么会发生井漏?井漏有几种?怎么判断?怎么处理?

    正确答案: 井漏的原因:
    1)地层疏松,钻进快,泥浆未循环好,接单根后开泵过猛,容易蹩漏。
    2)渗透性地层,泥浆密度过高,压漏地层。3)钻遇地层断裂带或有裂缝时井漏。
    4)溶洞漏失。
    井漏有三种:
    1)渗透性漏失(漏失量较小)。
    2)轻微漏失(进多出少)。
    3)严重漏失(有进无出)。
    井漏的判断:
    1)泥浆池液面降低。
    2)井口返出泥浆量减少,严重时不返泥浆。
    3)钻进中发现钻速突然变快或钻具放空,泵压下降,往往发生井漏。
    井漏的处理:
    1)渗透性漏失,首先设法提高泥浆粘度,适当降低泥浆密度和泵的排量。
    2)严重漏失时,可在泥浆中加入堵漏材料,如锯末、马粪、贝壳粉、粘土块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或注胶质水泥堵漏。无论用什么方法堵漏,都要防止钻具卡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井漏的原因有哪些?井漏一般发生哪种地层,井漏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正确答案: 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或水泥浆漏入地层中的现象即称为井漏。井漏是钻井中严重而又常见的井下复杂情况之一。
    钻井过程中,井内钻井液液柱压力dP大于地层破裂压力fP便会发生井漏。引起井漏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井下地层破裂压力异常低,岩层孔隙度大、渗透性好,或有裂缝、溶洞等;另一方面是由于钻井工艺措施不当,如钻井液密度过大、压力过高,或开泵过猛以及下钻速度过快而造成井下压力激动等。井漏可能会发生在以下四种地层中:
    (1)松散的或高渗透率的地层;
    (2)天然裂缝性地层;
    (3)诱导的裂缝性地层;
    (4)洞穴性地层。井漏会造成钻井液池面下降,返出的钻井液量减小,严重的井漏则会使钻井液失去循环,只进不出,进而会导致井壁坍塌或井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固井前停泵循环到注隔离液之间为静止时间,试具体分析静止时间越长对固井质量的影响。


    正确答案: 井眼内的钻井液静止时间就越长,钻井液性能变化就越大,主要表现是:粘度、切力增大、井筒泥饼增厚、死泥浆多,固井时,难以达到替净效果,容易发生井漏;对易漏井、含砂量大、井径不规则井,静止时间过长向井内注入隔离液时由于泥浆各项性能达不到要求易发生井漏、鳖泵。

  • 第14题:

    使用油基泥浆在固井时所用的隔离液是()

    • A、与使用水基泥浆在固井时的隔离液相同
    • B、特殊隔离液
    • C、两者均行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固井对隔离液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隔离液是在固井时用来把钻井液和水泥浆隔离开的液体。对隔离液的要求是:隔离液应具备一定的密度、粘度切力、较小的滤失量,有利于顶替钻井液,而且对钻井液和水泥浆不产生显著的物理化学反应,以免污染水泥浆;同时隔离液应有利于清洗井壁,防止坍塌,提高固井质量等。

  • 第16题:

    相邻注水井不停注或未减压,很容易引发井侵、井涌,甚至()。

    • A、井漏
    • B、井眼缩径
    • C、井斜
    • D、井喷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若压井期间,钻柱发生刺漏,下列哪项压力保持不变?()

    • A、低速循环压力。
    • B、套压。
    • C、立压。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发生井漏后,钻井液漏失较多时,应立即()。

    • A、加高粘CMC
    • B、注石灰乳
    • C、单泵循环
    • D、强行起钻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启动大泵向井内注前隔离液前,必须进一步核实排水闸门处于打开状态,如倒错闸门会有什么危险?


    正确答案:启动大泵向井内注前隔离液前,必须进一步核实排水闸门处于打开状态,如倒错闸门会导致高压憋坏设备或伤亡人员。

  • 第20题:

    钻井液密度过低容易发生()、缩径、卡钻等事故。

    • A、井喷、井塌
    • B、井喷、井漏
    • C、井塌、井漏
    • D、井漏、沉砂卡钻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在军事运输中发生人员漏乘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在军事运输中,乘车(押运)人员途中漏乘时,经军代表或车站确认后,由军代表或车站开具证明,免费乘坐就近旅客列车追赶,并将处理情况及时报驻分局军代处或铁路分局。

  • 第22题:

    问答题
    在军事运输中发生人员漏乘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在军事运输中,乘车(押运)人员途中漏乘时,经军代表或车站确认后,由军代表或车站开具证明,免费乘坐就近旅客列车追赶,并将处理情况及时报驻分局军代处或铁路分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根据漏层性质、漏速及发生井漏的原因简述井漏的类型?

    正确答案: 每小时钻井液的漏失量称为漏速,根据漏层性质、漏速及发生井漏的原因可将井漏分为三大类。渗透性漏失。这种类型的井漏多发生在浅井段胶结疏松的砂、砾岩层中。由于这些地层的渗透性较好,在井内压差的作用下钻井液将会漏入岩层的空隙里,但泥饼的形成又会阻止或减弱其漏失的程度,因而渗透性漏失的漏速不大,一般在10m3/h以内。
    裂缝性漏失。钻井中钻遇的各种类型的岩层均可能存在着自然裂缝,在自然裂缝发育的地层中钻井,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钻井液漏失。在破碎带地层中钻进时,常会随着井下蹩跳、钻速加快等现象的出现而发生井漏,其漏速一般为20~100m3/h不等。
    溶洞性漏失。在某些石灰岩地层中,经地下水长期溶蚀而形成大溶洞。当钻遇大溶洞时,会出现钻具放空,有时可达4~5m,随之循环失灵,钻井液只进不出。漏速一般在100m3/h以上,井漏后往往会造成井喷或井塌卡钻事故,属最严重的井漏。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