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区分苯和己烯的实验方法和判断正确的是()
第1题:
血小板的最佳保存条件是
A.室温,水平振荡
B.22℃,水平振荡
C.室温,静置
D.22℃,静置
E.4℃,水平振荡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血小板的最佳保存条件是()
第6题:
对萎缩性阴道炎患者,最恰当的处理措施是()。
第7题:
为检验苯中是否混有甲苯和己烯,某实验员向其中加入少量溴水后溴水褪色,于是他断定苯中混有甲苯,再继续加高锰酸钾溶液,结果高锰酸钾液褪色,于是他肯定苯中也混有乙烯。他的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第8题:
实验:抽取静脉血液10ml分别置于A和B试管内。然后,在B管内加入数滴抗凝剂肝素,轻轻混匀,用瓶塞塞紧试管口,静置数分钟。将有塞A试管剧烈震荡,使血液与空气混合后静置。分别超声检查发现以下现象,请指出何种现象不可能出现( )
第9题:
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错误的是()。
第10题:
酸性KMnO4溶液
溴水
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
氢溴酸和酸性KMnO4溶液
第11题:
非抗凝血液试管A出现凝血块,回声增多
抗凝血液内部回声无明显增多(试管B.
C.因抗凝药与血液混合,回声明显增多(试管
抗凝血液振荡后回声明显增多
抗凝血液振荡后回声明显增多,回声因静置而略减少
第12题:
口服己烯雌酚
酸性溶液冲洗阴道后置入己烯雌酚
碱性溶液冲洗阴道后置入己烯雌酚
碱性溶液冲洗阴道后置入甲硝唑
酸性溶液冲洗阴道后置入甲硝唑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实验:抽取静脉血液10ml分别置于A和B试管内。然后,在B管内加入数滴抗凝剂肝素,轻轻混匀,用瓶塞塞紧试管口,静置数分钟。将有塞A试管剧烈震荡,使血液与空气混合后静置。分别超声检查发现以下现象,请指出何种现象不可能出现()。
第18题:
对萎缩性阴道炎患者,最恰当地处理措施是()
第19题:
现有四瓶绿色溶液,分别含有Ni(II)、Cu(II)、Cr(III)、MnO42- ⑴加水稀释后,溶液变蓝的是() ⑵加入过量酸性Na2SO3溶液后,变为无色的是() ⑶加入适量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NaOH过量时沉淀溶解,又得到绿色溶液的是() ⑷加入适量氨水有绿色沉淀生成,氨水过量时得到蓝色溶液的是()
第20题:
将等体积椰子油和0.1mol·dm-3的NaOH溶液混合,得到稳定的O/W型乳状液。取该乳状液两份,每份5mL,分别加入2滴浓盐酸和1mL正戊醇,充分振荡、摇匀后,静置,观察现象,并解释之。
第21题:
22℃,静置
室温,水平振荡
室温,静置
22℃,水平振荡
4℃,水平振荡
第22题:
室温,水平振荡
22℃,水平振荡
室温,静置
22℃,静置
4℃,水平振荡
第23题:
室温,水平振荡
22℃±2℃,水平振荡
室温,静置
22℃±2℃,静置
4℃±2℃,水平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