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蒸馏生产操作中,常见干扰因素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蒸馏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各是怎样影响的?


    正确答案: 1.富油预热温度、增加富油预热温度则塔底贫油温度也相应升高,贫油中各分压增大,因此使粗苯的蒸出率增大。
    2.塔内操作压力、操作压力对苯的蒸出率影响不大,但对甲苯及其它组分影响较大。塔内压力越小则蒸出率越大,一般要求塔内压力不小于0.3Kg/cm2
    3.直接蒸馏用量及温度。增加蒸汽用量及温度,可使粗苯的蒸出率增加。

  • 第2题: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发射光谱的干扰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1)当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灵敏线和次灵敏线十分接近且不易分开时,就会降低灵敏度;
    (2)空心阴极灯内惰性气体发射的灵敏线与待测元素的灵敏线相近时,也产生干扰;
    (3)空心阴极灯含有的杂质元素发射出与待测元素相近的谱线。

  • 第3题:

    精馏操作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事故有哪些?


    正确答案: 精馏操作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事故主要有:
    (1)原料、回流打上水
    (2)原料、回流中断
    (3)窜油、跑油
    (4)塔板堵塞
    (5)突然停电、停水、停汽
    (6)由于操作不当引起塔压波动
    (7)塔顶产品不合格
    (8)塔底、塔顶产品均不合格
    (9)上下产品均不合格
    (10)塔顶温度和塔底温度变化等

  • 第4题:

    蒸馏操作中回流温度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冷却水温度高或水量少;2.冷凝器内有不凝气体未放;3.冷凝器水路结垢或油路积渣。

  • 第5题:

    正常生产时,影响精馏塔操作压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精馏塔的回流量。
    ②精馏塔的入料量。
    ③精馏塔再沸器加热蒸汽量。
    ④精馏塔入料组分。
    ⑤回流槽的压力。

  • 第6题:

    蒸馏易释放氰化物时,常见的干扰性物质有哪些?怎样排除干扰?


    正确答案: 常见的干扰物质有:活性氯、硫化物、亚硝酸根、脂肪酸及可蒸馏出的有机物或无机还原性物质,碳酸盐及大量的油类。
    (1)活性氯等氯化物干扰、使结果偏低,可在蒸馏前加亚硫酸钠溶液排除。
    (2)若样品中含有大量硫化物,需调节水样PH>11,加入碳酸镉或碳酸铅固体粉末形成硫化物沉淀,过滤,沉淀物用0.1mol/L的NA.OH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涤液待蒸馏测定。
    (3)若样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根离子,可加入适量的氨基磺酸分解,一般每毫克亚硝酸根离子需加2.5mg氨基磺酸。
    (4)中性油或酸性油大于40mg/L时干扰测定,可加入水样体积的20%量的正已烷,在中性条件上下短时间萃取去除。
    (5)若水样中存在亚硫酸钠和碳酸钠,蒸馏时可用4%的NA.OH溶液作吸收液。

  • 第7题:

    影响干扰发生和干扰效应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主要决定于群落结构、立地条件、生活史对策和景观特征。

  • 第8题:

    引起术中通气不足的常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全麻药、肌松药或镇痛药;气管导管扭折或被血痰阻塞;椎管内麻醉平面过高。

  • 第9题:

    简述影响常减压蒸馏装置能耗的客观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原油性质;
    ②产品方案;
    ③装置处理量;
    ④装置规模;
    ⑤气候条件;
    ⑥运转周期中的不同时期。

  • 第10题:

    蒸馏易释放氰化物时,常见的干扰物质有哪些?怎样排除干扰?


    正确答案: 常见的干扰物质有:活性氯、硫化物、亚硝酸根、脂肪酸及可蒸馏出的有机物或无机还原性物质,碳酸盐及大量的油类。
    (1)活性氯等氧化物干扰,使结果偏低,可在蒸馏前加亚硫酸钠溶液排除:
    (2)若样品中含有大量硫化物,需调节水样Ph>11,加入碳酸镉或碳酸铅固体粉末形成硫化物沉淀,过滤,沉淀物用0.1mol/L的NaOH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涤液待蒸馏测定;
    (3)若样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根离子,可加入适量的氨基磺酸分解,一般每毫克亚硝酸根离子需加2.5mg氨基磺酸;
    (4)中性油或酸性油大于40mg/L时于扰测定,可加入水样体积的20%量的正己烷,在中性条件下短时间萃取去除;
    (5)若水样中存在亚硫酸钠和碳酸钠,蒸馏时可用4%的NaOH溶液作吸收液。

  • 第11题:

    问答题
    蒸馏易释放氰化物时,常见的干扰物质有哪些?怎样排除干扰?

    正确答案: 常见的干扰物质有:活性氯、硫化物、亚硝酸根、脂肪酸及可蒸馏出的有机物或无机还原性物质,碳酸盐及大量的油类。
    (1)活性氯等氧化物干扰,使结果偏低,可在蒸馏前加亚硫酸钠溶液排除:
    (2)若样品中含有大量硫化物,需调节水样Ph>11,加入碳酸镉或碳酸铅固体粉末形成硫化物沉淀,过滤,沉淀物用0.1mol/L的NaOH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涤液待蒸馏测定;
    (3)若样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根离子,可加入适量的氨基磺酸分解,一般每毫克亚硝酸根离子需加2.5mg氨基磺酸;
    (4)中性油或酸性油大于40mg/L时于扰测定,可加入水样体积的20%量的正己烷,在中性条件下短时间萃取去除;
    (5)若水样中存在亚硫酸钠和碳酸钠,蒸馏时可用4%的NaOH溶液作吸收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乳粉生产中常见的危害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⑴生物性危害原料乳中可能有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芽胞杆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污染,是显著性危害。
    ⑵化学性危害指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主要是抗生素残留、蛋白变性、重金属、农药、硝酸盐、亚硝酸盐残留等以及清洁剂残留污染。
    ⑶物理性危害主要是有原料乳带来的杂草、牛毛、乳块、泥土、环境污染物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蒸馏操作方式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蒸馏操作方式的方法有简单蒸馏、闪蒸、精馏蒸馏。

  • 第14题:

    影响常压蒸馏装置能耗的客观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原油性质;②产品方案;③装置处理量;④装置规模;⑤气候条件;⑥运转周期中的不同时期。

  • 第15题:

    蒸馏操作需要设备有哪些?


    正确答案: 蒸馏塔、加热器、冷凝冷却器及附属设备。

  • 第16题:

    蒸馏操作中,塔底温度偏低的常见原因?


    正确答案: 1.加热器蒸汽压力偏低;2.加热器流路堵塞;3.进料量偏大。

  • 第17题:

    根据蒸馏操作中的不同特点,蒸馏有哪些分类方法?


    正确答案: 1)根据蒸馏操作中采用的方式不同,分为简单蒸馏,蒸馏和特殊蒸馏三类。
    2)根据原料中组分的数目不同可分为双组分蒸馏和多组分蒸馏两类。
    3)按操作压强不同,分为常压蒸馏,减压蒸馏和加压蒸馏三类。
    4)按操作流程不同分为间歇蒸馏和连续蒸馏两类。

  • 第18题:

    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时,如果水样中不存在干扰物,预蒸馏操作可以省略。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乳粉生产中常见的危害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⑴生物性危害原料乳中可能有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芽胞杆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污染,是显著性危害。
    ⑵化学性危害指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主要是抗生素残留、蛋白变性、重金属、农药、硝酸盐、亚硝酸盐残留等以及清洁剂残留污染。
    ⑶物理性危害主要是有原料乳带来的杂草、牛毛、乳块、泥土、环境污染物等。

  • 第20题:

    LTE中遇见的常见干扰有哪些?

    • A、GSM900M互调干扰
    • B、GSM180M阻塞干扰
    • C、杂散干扰
    • D、PHS干扰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在蒸馏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从安全和蒸馏效果两方面考虑)?


    正确答案: 从安全方面考虑:
    (1)整个蒸馏装置的所有连接处要紧密,不漏气。
    (2)整个体系不能完全封闭。
    (3)要加止暴剂。
    (4)低沸点易燃物质的蒸馏要用热水浴或电热套(可控温的)而不能用明火。
    (5)加热前应通冷却水,中断蒸馏时应先撤走热源后停水。
    (6)对于醚类的蒸馏,必须在蒸馏前检验并除去过氧化物,且不得蒸干。
    从效果方面考虑:
    (1)应防止漏气,以免产品损失。
    (2)温度计的位置要装准确。
    (3)要调节好热源,控制蒸馏速度。
    (4)冷却效果要好。
    (5)分段接收不同的馏分。

  • 第22题:

    填空题
    响蒸馏装置平稳操作的因素有()、()、()、()等

    正确答案: 温度,压力,流量,液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蒸馏易释放氰化物时,常见的干扰性物质有哪些?怎样排除干扰?

    正确答案: 常见的干扰物质有:活性氯、硫化物、亚硝酸根、脂肪酸及可蒸馏出的有机物或无机还原性物质,碳酸盐及大量的油类。
    (1)活性氯等氯化物干扰、使结果偏低,可在蒸馏前加亚硫酸钠溶液排除。
    (2)若样品中含有大量硫化物,需调节水样PH>11,加入碳酸镉或碳酸铅固体粉末形成硫化物沉淀,过滤,沉淀物用0.1mol/L的NA.OH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涤液待蒸馏测定。
    (3)若样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根离子,可加入适量的氨基磺酸分解,一般每毫克亚硝酸根离子需加2.5mg氨基磺酸。
    (4)中性油或酸性油大于40mg/L时干扰测定,可加入水样体积的20%量的正已烷,在中性条件上下短时间萃取去除。
    (5)若水样中存在亚硫酸钠和碳酸钠,蒸馏时可用4%的NA.OH溶液作吸收液。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