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将工艺设备按1:100的平面投影尺寸,制成硬纸片,注上设备编号。②确定厂房的宽度、长度和柱网尺寸,划分生产、辅助生产和行政一生活区,并以1:100的比例将其绘在坐标纸上。③设备硬纸片按布置设计原则安排至少两个方案。(综合考虑通道、门窗、楼梯、吊装孔和非工艺专业的要求。)④方案比较,选择一个最优的方案,提交土建专业设计建筑图。⑤工艺设计人员取得建筑图后,再绘制成正式的车间布置图。
更多“车间布置的方法、步骤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车间布置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依照工艺流程的要求,把所有设备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在厂房建筑平面和空间固定下来,使之形成一条确保按生产工艺进行投入产出的工艺作业线,并形成一整套设计图纸。
    (2)在决定工艺生产流程和进行工艺计算及设备选型后,并较全面地考虑到安装、维修、操作管理、安全及前后工段的衔接等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应和协作设计的相关专业共同研究协调,通过多方案设计比较,最后确定最佳设计方案。

  • 第2题: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确定各个工艺设备在车间平面和立面的位置。
    ②确定某些在工艺流程图中一般不予表达的辅助设备或公用设备的位置。
    ③确定供安装、操作与维修所用的通道系统的位置与尺寸。
    ④在上述各项的基础上,确定建筑物与场地的尺寸。
    ⑤其他(确定管道、电气代表管线、采暖通风管道的走向和位置)。

  • 第3题:

    车间厂房布置包括车间()布置和立面布置。


    正确答案:平面

  • 第4题:

    在车间布置中有关设备布置的最典型的方法是()。

    • A、从一至表法
    • B、物料流向法
    • C、作业相关图法
    • D、工序最优法

    正确答案:A

  • 第5题:

    以下哪种整理方法是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布置行动步骤、程序的方法()。

    • A、需求顺序法
    • B、技术步骤法
    • C、微观放大法
    • D、经验分解法

    正确答案:B

  • 第6题:

    试述设备布置图的绘图方法与步骤。


    正确答案: (1)确定视图配置。
    (2)选定比例与图幅。
    (3)绘制平面图。
    (4)绘制剖视图。
    (5)绘制方位标。
    (6)绘制设备一览表。
    (7)注出有关说明,填写标题栏。
    (8)检查,校核,完成全图。

  • 第7题:

    产成品计算的分步法是()

    • A、分车间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 B、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步骤产成品成本的方法
    • C、按产品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 D、计算产品生产中各步骤“份额”的方法

    正确答案:C

  • 第8题:

    某检测站需对车辆的动力性能测试进行设计,请你对该工位进行合理布置。该工位应合理布置在:()

    • A、车间出口
    • B、车间中间
    • C、车间进口
    • D、单独布置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在服装生产组织形式,将同类操作的工序集中在一起,由一个作业工位来完成。这是什么类型的车间布置()

    • A、工序分类布置
    • B、产品流程布置
    • C、作业功能布置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论述施工总布置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正确答案: (1)施工总布置设计,应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快速安全、经济可靠、易于管理的原则指导下进行。
    (2)收集和分析基本资料;
    (3)在掌握基本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施工条件、结合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编拟临建工程项目清单及规模估计;
    (4)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附近,当有多处可供选择做为施工场地的地段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为有利的地段做为施工场地;
    (5)应在深入调查工程所在地区现有交通运输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施工特性分析、计算、货运量及运输强度,结合具体的枢纽布置、地形条件、施工条件,统盘考虑,综合研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场内外运输方案;
    (6)进行施工场地区域规划,各施工区域在布置上并非截然分开,它们在施工、生产工艺及布置上相互联系,有时相互穿插,组成一个统一的、调度灵活的、运行方便的整体;
    (7)在施工场地区域规划后,进行各项临时设施的具体布置;
    (8)根据布置内容,通常要提出若干个布置方案进行比较,确定重点和一般比较项目,分定量比较和定性比较两种。对提出的布置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对选定方案绘制施工总布置图。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施工总布置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正确答案: (1)施工总布置设计,应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快速安全、经济可靠、易于管理的原则指导下进行编制;
    (2)收集和分析基本资料;
    (3)在掌握基本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施工条件、结合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编拟临建工程项目清单及规模估计;
    (4)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附近,当有多处可供选择做为施工场地的地段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为有利的地段做为施工场地;
    (5)应在深入调查工程所在地区现有交通运输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施工特性分析、计算、货运量及运输强度,结合具体的枢纽布置、地形条件、施工条件,统盘考虑,综合研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场内外运输方案;
    (6)进行施工场地区域规划,各施工区域在布置上并非截然分开,它们在施工、生产工艺及布置上相互联系,有时相互穿插,组成一个统一的、调度灵活的、运行方便的整体;
    (7)在施工场地区域规划后,进行各项临时设施的具体布置;
    (8)根据布置内容,通常要提出若干个布置方案进行比较,确定重点和一般比较项目,分定量比较和定性比较两种。对提出的布置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对选定方案绘制施工总布置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服装生产组织形式,将同类操作的工序集中在一起,由一个作业工位来完成。这是什么类型的车间布置()
    A

    工序分类布置

    B

    产品流程布置

    C

    作业功能布置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化工管道布置设计的任务是什么?布置化工管道时一般采用何种布置方法?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主要任务是:确定各设备的管口方位和各管段在空间的具体位置、安装、连接和支撑方式等。
    布置方法种类及原因:
    1、考虑物料因素
    (1)输送易燃、易炸介质的管路应设防火装置和防爆安全装置,如安全阀、防火膜、阻火器、水材等。
    (2)上述管道不得设在生活区、楼梯、门和走廊等处。
    (3)输送腐蚀性介质管路与其它管路并列时,应设在下方或外侧。
    (4)冷、热流体管路应避开,不能避开时,热管在上,冷管在下。
    (5)根据流体物性,确定管路坡度,一般取1/1000~5/1000,粘度较大的流体取1/100,固体结晶取5/100。
    2、考虑施工、操作、维修方便
    (1)管道尽量明线架空、成行、平列走直线,少交叉,并列管道的阀门要错开。
    (2)支管应布置在平行管的外侧。
    (3)管道应尽量沿墙布置,离墙距离以能容纳法兰或活接头为准。
    (4)管道应集中敷设,穿墙和楼板时尤应注意。
    (5)平列管道间应保持一定距离,管间最突出物距离不小于50~80mm,最突出物距墙、管架边、柱边距离不小于100mm。
    3、考虑安全生产
    (1)管道通过人行道时,最低点离地面不小于2米,离公路不小于4.5米,离铁路不小于6米,离厂交通干线一般为5米。
    (2)地下管道通过道路或受载荷地区应加保护。
    (3)不锈钢管不宜与碳钢制的管架直接接触,一般用胶垫隔离,以免因电位差造成腐蚀核心。
    (4)易燃、易爆物的管道应采取接地措施。
    4、考虑其他因素
    (1)距离相近的两个设备不能直连,一般采用45度或90度弯管;
    (2)管路与阀门的重量不能支承在设备上。
    (3)工艺管道布置时,还需考虑其他非工艺管道。

  • 第14题:

    试述设备布置图中车间设备布置的方法与步骤。


    正确答案: ①根据工艺的要求与土建专业共同拟订各车间的结构形式、柱距、跨度、层高、间隔等初步方案,并画成1:50或1:100比例的车间建筑平面图。
    ②认真考虑设备布置的原则,应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③将确定的设备按其数量的多少及最大的外形尺寸剪成相同比例的硬纸块(一般为1:50或1:100),并标明设备的名称。
    ④将这些设备的硬纸块按工艺流程布置在相同比例的车间建筑平面图上,布置形式可多种多样,一般2-3个方案,以便加以比较。经过多方面的比较,选择一个最佳方案,绘成平、立面草图。
    ⑤根据设备布置草图,考虑以下因素加以修改。考虑总管排列的位置,做到管路短而顺;
    ⑥检查各设备基础大小,设备安装、起重、检修的可能性;考虑设备支架的外形、结构、常用设备的安全距离;考虑外管及上、下水管进、出车间的位置;考虑操作平台、局部平台的位置大小等。设备草图经修改后,要广泛征求各有关专业部门的意见,集思广益,做必要的调整,提交建筑人员设计建筑图。
    ⑦工艺设计人员在取得建筑设计图后,根据布置草图绘制成正式的设备平立面布置图。

  • 第15题:

    浸出车间系统平衡压力的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在每个设备顶部装设自由气体管线,并与自由气体罐连接,为减少气体在管内阻力管径不能太小,管线安装应合理,尽量减少弯曲这样通过管线 互相沟通各设备溶器就能保持系统压力平衡。

  • 第16题:

    车间北侧应当布置()车间南侧应当布置()车间东西两侧应当布置()


    正确答案:常绿和落叶乔木;大型落叶乔木;大乔木

  • 第17题:

    在化工工艺设计中,其核心内容是()。

    • A、工艺流程设计和生产方法的选择
    • B、车间布置设计和管道布置设计
    • C、工艺流程设计和车间布置设计
    • D、化工工艺计算和车间布置设计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生产方法确定以后,就可以设计绘制()

    • A、设备布置图
    • B、车间布置图
    • C、化工设备图
    • D、流程草图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

    • A、分车间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 B、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步骤产品成本的方法
    • C、按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 D、计算产品成本中各步骤“份额”的方法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简述施工总体布置的步骤和方法。


    正确答案: 施工总体布置的步骤:
    (1)收集和分析基本资料;
    (2)列出临建工程项目清单并计算场地面积;
    (3)进行现场布置总体规划;
    (4)临时建筑物的具体布置;
    (5)方案调整和选定。

  • 第21题:

    BSP方法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正确答案: BSP方法的主要步骤是:
    (1)描述企业的战略目标。
    (2)定义过程(功能)。过程主要是指逻辑相关并能够完成管理功能的活动。
    (3)定义数据库。数据类是指支持上述活动的相关数据。通常是围绕活动的输入和输出形成的数据类。(4)定义信息结构(U/C矩阵)。
    (5)形成系统的功能模块。将C和与之紧密联系的U画在一个框中,这些框便构成了系统的功能模块。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施工总体布置的步骤和方法。

    正确答案: 施工总体布置的步骤:
    (1)收集和分析基本资料;
    (2)列出临建工程项目清单并计算场地面积;
    (3)进行现场布置总体规划;
    (4)临时建筑物的具体布置;
    (5)方案调整和选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制材车间为何布置“截断工序”,其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截断工序:为提高出材率或锯材等级,将板皮、毛边板、有缺陷的锯材截断的过程。
    (2)作用:
    毛边板,板皮的截短得到规格锯材---提高原木出材率;
    有缺陷的锯材截短---提高锯材等级质量。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