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更多“保持注射液稳定性的首选措施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边坡本身不能保持稳定,需要采取措施消减不稳定因素,增强边坡稳定性的整治工程措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 第2题:

    为提高易氧化药物注射液的稳定性,无效的措施是( )。

    A 调渗透压

    B 使用茶色容器

    C 加抗氧剂

    D 灌封时通CO2


    参考答案A

  • 第3题:

    为了保持葡萄糖药液的稳定性减少对机体的刺激性,葡萄糖注射液配液时,ph宜控制在()

    A、3.8~4.0

    B、5.6~6.9

    C、5.5~5.9

    D、3~10

    E、4~9


    答案:A

  • 第4题:

    患者,男性,55岁,因食管癌吞咽困难2个月导致高渗性脱水,输液首选的液体是A.0.9%氯化钠注射液SX

    患者,男性,55岁,因食管癌吞咽困难2个月导致高渗性脱水,输液首选的液体是

    A.0.9%氯化钠注射液

    B.5%葡萄糖注射液

    C.10%葡萄糖注射液

    D.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E.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正确答案:B
    高渗性脱水时缺水多于缺钠,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5%葡萄糖注射液不含钠,渗透压接近血浆,因此是首选液体。

  • 第5题:

    为提高注射液稳定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调节pH

    B调节渗透压

    C加入抗氧剂

    D加入抑菌剂

    E加入局部止痛剂


    A,C,D

  • 第6题:

    如何进行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


    正确答案:药物配伍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其效价或含量的降低不超过10%,即符合规定。
    实验方法包括:
    1.选择好合适的定量方法后,将注射液按使用情况(浓度和用量等)加入输液中(常用量在100~500ml),或再加入第二种、第三种注射液,混合均匀后(控制在一定温度下)立即测定其中不稳定药物的含量或效价,并记录该混合液的pH与外观等。
    2.每隔一定时间取出适量进行含量或效价测定,并记录。
    3.根据所得数据,了解药物在一定条件下稳定的情况和分解10%所需时间。
    4.用化学动力学方法可以深入了解到药物分解属于哪一级反应,求得其反应速度常数,了解各种因素(pH、温度、离子强度等)之间的关系。

  • 第7题:

    病毒性心肌炎痰瘀阻络证的首选中药成药是()

    • A、参附注射液
    • B、生脉注射液
    • C、参麦注射液
    • D、丹参注射液
    • E、清开灵注射液

    正确答案:E

  • 第8题:

    关于仪表稳定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稳定性是指对于同一测量值,仪表输出保持不变的能力
    • B、仪表输出误差越小,仪表越稳定
    • C、稳定性是指输入保持恒定时,在规定时间内仪表输出保持不变的能力
    • D、仪表越稳定性好,变差就越小

    正确答案:A,B,D

  • 第9题:

    影响悬浮液稳定性和粘度的因素有哪些?保持悬浮液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①加重质粒度
    ②加重质密度
    ③悬浮液密度:密度越大稳定性越好
    ④含泥量的影响
    影响悬浮液粘度的主要因素:
    ①容积浓度
    悬浮液的粘度随容积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粒度
    在同样容积浓度下,加重质的粒级越小,悬浮液的视粘度也越大,而开始形成结构化的浓度越低。
    ③含泥量的影响
    悬浮液中若混有一部分微细粒级的泥质,将使悬浮液粘度显著增大。
    维持悬浮液稳定性的措施:
    ①采用机械搅拌
    ②使用各种不同方向的悬浮液流,用以保证它上下层密度的近似,使悬浮液在分进机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采用水平的、垂直(上升或下降)的以及回转方式。

  • 第10题:

    单选题
    增加注射液稳定性的措施不包括()
    A

    加吐温-80

    B

    调节pH

    C

    调节渗透压

    D

    通惰性气体

    E

    加抑菌剂


    正确答案: B
    解析: 选项A、B、D、E的措施均可增加注射液稳定性,但是选项C调节渗透压是为了防止大量注入低渗溶液可能导致的溶血,并非提高注射液的稳定性,因此应选C。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悬浮液的稳定性?影响悬浮液稳定性的因素及保持悬浮液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悬浮液的稳定性是悬浮液维持自身密度不变的性质。
    影响悬浮液稳定性的因素:降低加重质密度,悬浮液稳定性好。一般悬浮液的粘度越高,悬浮液表现得越为稳定。密度低、粒细的的泥质物混入悬浮液,稳定性增加。保持悬浮液稳定性的措施:机械搅拌;机械振动;使悬浮液上下流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影响悬浮液稳定性和粘度的因素有哪些?保持悬浮液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①加重质粒度
    ②加重质密度
    ③悬浮液密度:密度越大稳定性越好
    ④含泥量的影响
    影响悬浮液粘度的主要因素:
    ①容积浓度
    悬浮液的粘度随容积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粒度
    在同样容积浓度下,加重质的粒级越小,悬浮液的视粘度也越大,而开始形成结构化的浓度越低。
    ③含泥量的影响
    悬浮液中若混有一部分微细粒级的泥质,将使悬浮液粘度显著增大。
    维持悬浮液稳定性的措施:
    ①采用机械搅拌
    ②使用各种不同方向的悬浮液流,用以保证它上下层密度的近似,使悬浮液在分进机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采用水平的、垂直(上升或下降)的以及回转方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缓解肺气肿患者呼吸困难的首选措施是A.保持端坐位B.通畅呼吸道,持续低流量吸氧

    缓解肺气肿患者呼吸困难的首选措施是

    A.保持端坐位

    B.通畅呼吸道,持续低流量吸氧

    C.扩张支气管

    D.抗感染治疗

    E.呼吸兴奋药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处方中加有氯化钠用以调等渗和增加稳定性的是

    A.甲硝唑注射液

    B.氯化钙注射液

    C.氯化钾注射液

    D.硫酸镁注射液

    E.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正确答案:E

  • 第15题:

    增加注射液稳定性的措施不包括

    A.加吐温-80

    B.调pH

    C.调节渗透压

    D.通惰性气体

    E.加抑菌剂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处方中加有氯化钠用以调等渗和增加稳定性的是

    A.甲硝唑注射液

    B.葡萄糖注射液

    C.氯化钠射液

    D.碳酸氢钠注射液

    E.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正确答案:E

  • 第17题:

    患者男,60岁。因食管癌吞咽困难2个月导致高渗性缺水,输液首选的液体是()

    • A、氯化钠注射液
    • B、10%葡萄糖注射液
    • C、5%葡萄糖注射液
    • D、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 E、碳酸氢钠注射液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保持注射液稳定性的首选措施是调整pH值。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爆炸伤害采取初步急救措施()

    • A、保持呼吸道畅通
    • B、心肺复苏
    • C、止血、包扎、固定
    • D、搬运伤员时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正确答案:A,B,C,D

  • 第20题:

    什么是悬浮液的稳定性?影响悬浮液稳定性的因素及保持悬浮液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悬浮液的稳定性是悬浮液维持自身密度不变的性质。
    影响悬浮液稳定性的因素:降低加重质密度,悬浮液稳定性好。一般悬浮液的粘度越高,悬浮液表现得越为稳定。密度低、粒细的的泥质物混入悬浮液,稳定性增加。保持悬浮液稳定性的措施:机械搅拌;机械振动;使悬浮液上下流动。

  • 第21题:

    增加注射液稳定性的措施不包括()

    • A、加吐温-80
    • B、调节pH
    • C、调节渗透压
    • D、通惰性气体
    • E、加抑菌剂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判断题
    保持注射液稳定性的首选措施是调整pH值。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病毒性心肌炎痰瘀阻络证的首选中药成药是()
    A

    参附注射液

    B

    生脉注射液

    C

    参麦注射液

    D

    丹参注射液

    E

    清开灵注射液


    正确答案: E
    解析: 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的作用为益气养阴或益气温阳,主要用于虚证。清开灵注射液可用于初期风热犯心证。丹参注射液具活血化瘀之功效,用于痰瘀阻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