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阳极保护技术的实质是向不锈钢通入一定量的电流,使各部位电位都维持在()
第1题:
阳极钝化的特征区
A、活化区
B、过渡区
C、钝化区
D、过钝化区
第2题:
___范围愈宽,表明金属钝态愈稳定
A、致钝电流密度
B、致钝化电位
C、维钝电流密度
D、钝化区电位范围
第3题:
应力腐蚀开裂发生在_和_两个敏感电位区间
A、活化—钝化
B、钝化—过钝化
C、钝化区
D、活化区
第4题:
不锈钢材料发生晶间腐蚀的机理是( )
A.奥氏体过饱和碳的析出
B.贫铬区的产生
C.缝隙腐蚀的结果
D.钝化膜破坏
第5题:
锌酸盐镀锌工艺中,阳极容易发生钝化,造成槽电压升高及镀液不稳定等现象,阳极钝化的原因可能是()。
第6题:
阳极保护的应用条件包括()。
第7题:
为了防止钝化的发生或把钝化了的金属重新活化,常采取一些措施,例如()。
第8题:
在某种化学介质中,通以一定的阳极电流,能够引起钝化的金属,原则上都可以采用阳极保护的方法来防止腐蚀
第9题:
不锈钢材料发生晶间腐蚀的机理是()。
第10题:
30CrMnSiA材料的短螺纹小六角头螺栓直径小于8mm表面处理是()。
第11题:
稳定区
腐蚀区
钝化区
活性区
第12题:
稳定区
腐蚀区
钝化区
活性区
第13题:
采用外加阳极电流的方法,使金属由活性状态变为钝态的现象,称为
A、阳极极化
B、化学钝化
C、阳极钝化
D、化学极化
第14题:
___表示腐蚀体系钝化的难易程度,愈小,体系愈容易钝化
A、致钝电流密度
B、致钝化电位
C、维钝电流密度
D、钝化区电位范围
第15题:
A、钝化
B、活化
第16题:
硫化亚铁钝化操作时,( )。
A、不需要氮气维持装置微正压
B、采用双氧化水进行钝化处理
C、钝化结束既可打开人孔,进行作业
D、采用过氧化氢进行活化处理
第17题:
采用阳极保护技术的实质是向不锈钢通入一定量的电流,使各部位电位都维持在()
第18题:
在硫磺制酸装置干吸工序阳极保护初次钝化操作过程中,在阳极电流的作用下,被保护金属表面经历了()区、()区等极化区间。
第19题:
在Fe-H2O的理论E-PH图中,可以划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20题:
下列关于硫化亚铁钝化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第21题: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采用的是()原理。
第22题:
加热
通入还原性气氛
进行阴极极化
改变溶液的pH值
加入某些活性阴离子
第23题:
奥氏体过饱和碳的析出
贫铬区的产生
缝隙腐蚀的结果
钝化膜破坏
第24题:
稳定区
腐蚀区
钝化区
活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