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中Cr、Ni、Mn、Mo、Si、Al、Co等合金元素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第1题:
铁水内元素氧化的顺序在1400℃以下时为:Al、Si、Mn、Cr、P、C、Fe,而在1530℃~1600℃之间其氧化的顺序变为(),因此铁水内元素在转炉内的与氧的亲合力随温度在变化。
第2题:
下列哪一组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
第3题:
合金元素对钢在热处理时的奥氏体晶粒度也有不同的程度的影响。P,Mn等()奥氏体晶粒长大,Ti,Nb,N等可强烈()奥氏体晶粒长大,W,Mo,Cr等对奥氏体晶粒长大起到一定的()作用,Si,Co,Cu等影响不大。
第4题:
用于低温条件下的钢:()
第5题:
碳素结构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有()。
第6题:
钢中含有大量Mn或Ni等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元素的合金钢通常属于()钢,钢中含有大量Cr或Si等缩小奥氏体相区的元素的合金钢通常属于()钢。
第7题:
柳钢常用于细化晶粒的元素有()。
第8题:
Mn、Cr、Mo等合金元素是形成碳化物的元素。
第9题:
扩大铁素体区的主要元素有()。
第10题:
飞机结构用铝合金的主要添加元素是()
第11题:
扩大奥氏体区的主要合金元素有()
第12题:
第13题:
金属元素与氧的亲和力由弱→强顺序正确的是()。
第14题:
合金元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相区的元素,包括Cr,Mo,W,V,Ti,Si,Al,B等,另一类是()相区的元素,包括Ni,Mn,Co,Cu,Zn,N。
第15题:
加入合金元素Si、Cr、Mn等可提高钢的();加入W、Mo、V可形成特殊碳化物,提高钢的热硬性和耐磨性。
第16题:
铁水内元素氧化的顺序在1400℃以下时为:Al、Si、Mn、Cr、P、C.Fe,而在1530℃~1600℃之间其氧化的顺序变为()。因此铁水内元素在转炉内的与氧的亲合力随温度在变化。
第17题:
Mn、Mo、Co、Ni和Cr等元素对氢在熔铁中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第18题:
CO2焊的脱氧我们通常采用()脱氧。
第19题:
CO2焊接时,常用焊丝中的()合金元素来联合脱除CO2电弧气氛的氧化性。
第20题:
属于非碳化物形成元素是()。
第21题:
合金钢中可形成碳化物的合金元素有()。
第22题:
( )是在钢中加入较多的钨、钼、铬、钒等合金元素,用于制造形状复杂的切削刀具。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