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烧作业中,每隔()小时测量一次阳极电流分布,阳极电流分布最大不要超过()mv,最小不低于()mv。

题目

焙烧作业中,每隔()小时测量一次阳极电流分布,阳极电流分布最大不要超过()mv,最小不低于()mv。


相似考题
更多“焙烧作业中,每隔()小时测量一次阳极电流分布,阳极电流分布最大不要超过()mv,最小不低于()mv。”相关问题
  • 第1题:

    砂浆阳极化试验,V?达到650mV,经过15min电位跌落不超过50mV,可认为是钝化电极。



    答案:对
    解析:

  • 第2题:

    试分析焙烧期间均匀的阳极电流分布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焙烧期间电流分布均匀直接影响到电解槽的焙烧质量。要通过调整阳极电流分布,实现整体阴极温度的均匀上升,建立良好的热场,减少由于温度梯度过大引起阴极炭块内部产生的热应力损伤炭块而影响电解槽的寿命。

  • 第3题:

    当对地电压异常,()、()、()、()和()时,应终止测定阳极电流分布作业。


    正确答案:降电流;出铝;抬母线;发生AE;换极

  • 第4题:

    为何要用16h阳极电流分布值作为阳极安装精度的质量判定值?


    正确答案: 新极上槽后,迅速在冷阳极表面形成一层电解质冷凝层。1—2小时后冷凝层开始熔化,阳极开始导电。随着炭块温度的上升,通过的电流不断增加,在第16小时左右,导电量达到正常值的70%左右,24小时左右达到正常值。对于角部极,时间几乎要拖长一倍。实践表明,对于新阳极,安装高度变化,电流分布的毫伏值亦变化,两者呈强负相关关系。利用这个相关关系,可将16小时的电流分布毫伏值作为安装精度的代用质量特性值。

  • 第5题:

    普通晶闸管的门极触发电流的大小是以下列哪项()来标志的。

    • A、使元件完全开通所需的最大门极电流
    • B、使元件完全开通所需的最小门极电流
    • C、使元件完全开通所需的最小阳极电流
    • D、使元件完全开通所需的最大阳极电流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下列关于焙烧作业说法正确的是()

    • A、通电64小时左右以后可拆除软连接
    • B、通电6小时后拆除分流片作业
    • C、每隔4小时测量一次阳极电流分布
    • D、每班要松紧一次软连接

    正确答案:A,C,D

  • 第7题:

    引起阳极多组脱落的原因,主要是阳极电流分布不均、严重偏流。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普通晶闸管的门极触发电流的大小是以()来标志的。

    • A、使元件完全开通所需的最大门极电流
    • B、使元件完全开通所需的最小门极电流
    • C、使元件完全开通所需的最大阳极电流
    • D、使元件完全开通所需的最小阳极电流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是防止电流短路、扩大电流分布范围、确保阴极保护效果的。
    A

    辅助阳极

    B

    阳极屏

    C

    参比电极

    D

    供电电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在正常生产中测量阳极电流分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检验阳极工作状态,二是()。

    正确答案: 检验换极质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在抬阳极后启动过程中,经常性测量阳极电流分布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检查阳极是否下滑;2.检查在焙烧启动过程中阳极是否出现脱极、长包等情况;3.检查阳极电流分布是否均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通电()小时候开始测电流分布,之后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

    正确答案: 0.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阳极电流分布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正确答案: 测量原理:测量等距离阳极导杆上的电压降。由于阳极铝导杆的横截面积相等,等距离上的电阻值也基本相等。当电流通过阳极导杆时,便产生电压降,通过测量等距离上的电压降大小,反映出通过导杆的电流的多少。

  • 第14题:

    石墨焙烧法中,如果个别的阳极过流,就可以通过()来调整电流的分布,使炉底温度上升均匀。

    • A、调整软母线、“C”型夹具的松紧
    • B、调整系列电流强度
    • C、调整阳极卡具
    • D、调整阳极的高度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阳极设置过高会导致(),过低则会造成电流密度增大,致使阳极偏流发红,导致脱落,以上两种情况均会造成电流分布不均,导致()。


    正确答案:阳极导电不良;针振

  • 第16题:

    正常工作的阳极保护酸冷器输出电流为3~5A,输出电压为250mV左右。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阳极电流分布


    正确答案: 是指电解槽各个阳极通过的电流分布值。

  • 第18题:

    抬母线时阳极下滑,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

    • A、阳极电流分布不均
    • B、铝水下降
    • C、来阳极效应
    • D、没有异常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晶闸管稳定导通的条件()。

    • A、晶闸管阳极电流大于晶闸管的擎住电流
    • B、晶闸管阳极电流小于晶闸管的擎住电流
    • C、晶闸管阳极电流大于晶闸管的维持电流
    • D、晶闸管阳极电流小于晶闸管的维持电流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填空题
    阳极更换周期由阳极高度与阳极消耗速度所决定,阳极更换原则为相邻阳极组要错开换、两面碳块均匀分布成,承担的重量()、A、B面承担的电流分布基本相等、每个小区不能同时更换两组阳极。

    正确答案: 基本相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焙烧过程中如电流分布不均,阳极钢爪发红时,应采用扒极上料、吹风进行降温处理,如效果不佳,应将阳极导杆与()进行调整,必要时可对该阳极断电,但应注意,一台槽不可以同时有2组阳极。

    正确答案: 软连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抬阳极过程中,每抬一次均必须对电压、()、回转计读数进行记录,对阳极电流分布进行测量。

    正确答案: 电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焙烧启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焙烧启动的要求测量相关数据,主要数据有阳极电流分布、侧部温度、钢棒温度、炉底温度、()、电解质高度。

    正确答案: 电解质温度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