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在生产过程中常采用(),(),(),(),()等措施预防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可燃易燃物质的爆炸持续性,以及生产工艺和设备等条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在设备和系统里或在其周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些措施主要有(  )。


    A.设备密闭

    B.厂房通风

    C.惰性介质保护

    D.危险物品隔离储存

    E.预设报警装置

    答案:A,B,C,D
    解析:
    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可燃易燃物质的燃烧爆炸持续性,以及生产工艺和设备等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在设备和系统里或在其周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些措施主要有设备的密闭、厂房通风、惰性介质保护、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危险品隔离存储等。

  • 第2题:

    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为防止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形成或缩短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滞留时间,下列措施哪些是正确的? ()
    (A)工艺装置宜采取露天或开敞式布置
    (B)设置机械通风装置
    (C)在爆炸危险环境内设置正压室
    (D)在区域内易形成和积聚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地点设置自动测量仪表装置,当气体或蒸汽浓度接近爆炸下限值时,应能可靠发出信号或切断电源


    答案:A,B,C
    解析:
    依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第2.1.3条第三款。

  • 第3题:

    下列哪些属于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的措施()。

    A采取封闭式作业

    B防止爆炸性混合物泄漏

    C清理现场积尘,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积累

    D设计正压室,防止爆炸性混合物侵入有引燃源的区域


    A,B,C,D

  • 第4题:

    化学爆炸的必要条件是()

    • A、可燃易爆物
    • B、可燃易爆物与空气混合并达到爆炸极限,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C、爆炸性混合物在火源的作用下
    • D、爆炸性混合物的极限达到爆炸下限以下

    正确答案:A,B,C

  • 第5题:

    氨及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粗苯蒸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在()(体积)范围内,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正确答案:1.4~7.5%

  • 第7题:

    发生化学爆炸的物质有()

    • A、炸药
    • B、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
    • C、粉尘的爆炸性混合物
    • D、可燃气体蒸气的爆炸性混合物

    正确答案:A,B,C,D

  • 第8题:

    对于生产、加工、处理、转运或贮存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下列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环境之一时,应进行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力设计是()。

    • A、使用强氧化剂以及不用外来点火源就能自行起火的物质的环境
    • B、在大气条件下、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蒸汽或薄雾等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 C、闪点低于或等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的蒸汽或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 D、在物料操作温度高于可燃液体闪点的情况下,可燃液体有可能泄漏时,其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正确答案:B,C,D

  • 第9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防爆的措施有()

    • A、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化学品泄漏
    • B、控制可燃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C、消除火源、安装检测和报警装置
    •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属于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的措施()。
    A

    采取封闭式作业

    B

    防止爆炸性混合物泄漏

    C

    清理现场积尘,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积累

    D

    设计正压室,防止爆炸性混合物侵入有引燃源的区域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形成或缩短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滞留时间。下列关于应采取的措施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

    工艺装置宜采取露天布置

    B

    设置机械通风装置

    C

    在爆炸危险环境内设置负压室

    D

    对区域内易形成和积聚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地点应设置自动测量仪器装置

    E

    工艺流程中宜采取较低的压力和温度


    正确答案: C,A
    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氯乙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范围为(),氯乙烯与氧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范围为()。

    正确答案: 4-22%;3.6-72%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可燃易燃物质的爆炸特性,以及生产工艺和设备等条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在设备和系统里或在其周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些措施主要有()。

    A.设备密闭
    B.厂房通风
    C.惰性介质保护
    D.危险物品隔离储存
    E.预设报警装置

    答案:A,B,C,D
    解析:
    爆炸控制措施主要有设备密闭、厂房通风、惰性介质保护、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危险物品隔离储存等。

  • 第14题:

    在通用防火防爆技术措施中,()的内容包括用、等代替空气,强化通风等措施。

    A消除点火源

    B隔离和间距

    C限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D惰化和稀释


    D

  • 第15题:

    在生产过程中,一般对闪点低于()的物料,要注意防止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A、30℃
    • B、45℃
    • C、60℃
    • D、70℃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可燃固体的粉尘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粗苯蒸汽在空气中体积分数达到()范围时,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正确答案:1.4%~7.5%

  • 第18题:

    爆炸性混合物产生的范围同被加工处理的爆炸性物质的多少有关。被加工处理的爆炸物质越少,所产生的爆炸性气体也就越少,扩散的范围也就越大。可见,生产过程只释放出爆炸性气体是产生危险混合物的根源。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分析说明我国牧草生产过程中常常采用的干燥措施和方法。


    正确答案: 常常采用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
    其中自然干燥法包括:
    (1)地面干燥法;
    (2)草架干燥法;
    (3)牧草的加速干燥
    1)翻晒草垄;
    2)双草垄速干法;
    3)压裂草茎加速干燥;
    4)施用化学制剂加速干燥。
    牧草的人工干燥法包括:
    (1)牧草常温鼓风干燥法
    (2)高温快速干燥。

  • 第20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防爆的措施有()。

    • A、控制可燃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B、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化学品泄漏
    • C、消除火源
    • D、安装检测和报警装置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防止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形成,或缩短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滞留时间,宜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1)工艺装置宜采取露天或开敞式布置;
    2)设置机械通风装置;
    3)在爆炸危险环境内设置正压室;
    4)对区域内易形成和积聚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地点设置自动测量仪器装置,当气体或蒸气浓度接近爆炸下限值的50%时,应能可靠地发出信号或切断电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通用防火防爆技术措施中,()的内容包括用、等代替空气,强化通风等措施。
    A

    消除点火源

    B

    隔离和间距

    C

    限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D

    惰化和稀释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防爆的措施有()。
    A

    控制可燃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B

    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化学品泄漏

    C

    消除火源

    D

    安装检测和报警装置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