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脱硫液循环量大小是决定脱硫效率和长周期满负荷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生产中液气比控制在()为宜。A、 3--5L/M3B、 12--20L/M3C、 30--40L/M3D、 40--50L/M3”相关问题
  • 第1题:

    含硫量高于()的天然气为酸性天然气。

    • A、10mg/m3
    • B、20mg/m3
    • C、10g/m3
    • D、20g/m3

    正确答案:D

  • 第2题:

    影响脱硫、脱碳贫液温度的因素?正常生产中如何控制?


    正确答案: 影响脱硫贫液温度因素:
    1、再生塔底温度高;
    2、E4005、E4004、E4003换热器换热效果不好;
    3、E4002水冷器循环水量小或循环水温度偏高,降温效果不好;E4001一次水冷却效果不好;
    4、TI3019温度高,导致出脱硫塔富液温度高,进而提高了贫液的温度。
    正常生产脱硫系统温度控制:
    1、控制好再生塔底温度在130±5℃,塔顶温度101~105℃,PI4008压力控制在25±5Kpa,调整好回流水量;
    2、注意监控好E4005、E4003、E4002、E4001温度在正常范围内;
    3、E4002循环水保证进出口温差在6℃以内,E4001一次水保证进出口温差在10℃以内,与调度室加强联系,确保TI4009温度小于30℃。
    影响脱碳贫液温度的因素:
    1、氨冷器降温效果不好;
    2、气提氮气或气提空气的流量控制;
    3、贫液水含量的高低。
    正常生产脱碳系统温度控制:
    1、氨冷器氨液位不可控制太高(30%),每周一进行排油,以保证换热效果;
    2、控制好气提氮气的流量;
    3、每班进行两次脱碳塔前分离器的排放,以确保脱碳水含量在正常范围内;
    4、开脱水时注意贫液温度。

  • 第3题:

    脱硫塔液位过高或排液困难的原因?()

    • A、系统压力太高
    • B、泵循环量太大
    • C、再生喷射器堵或脱硫塔出口管堵塞
    • D、脱硫塔液位调节仪表失灵

    正确答案:B,C,D

  • 第4题:

    正常生产中各脱硫塔液面过高时,易造成()。


    正确答案:净化气中带液

  • 第5题:

    变换气脱硫的任务是什么?什么叫气液比?


    正确答案:任务:进一步脱除变换气中的H2S,使之得到指标≤5mg/m3来保证尿素等后工序的正常生产。气液比是通过脱硫塔的气体流量与通过该脱硫塔的脱硫液流量之比为该脱硫塔的气液比。

  • 第6题:

    HJ/T 179—2005《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石灰石/石灰—石膏法》规定,在正常运行工况下,除雾器出口的烟气中的雾滴质量浓度应不大于()。

    • A、65mg/m3
    • B、 75mg/m3
    • C、85mg/m3
    • D、100mg/m3

    正确答案:B

  • 第7题:

    通过脱硫塔的脱硫液流量与气体流量之比为该脱硫塔的液气比。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液气比对脱硫效率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液气比决定SO2气体吸收所需要的吸收表面,在其他参数一定的情况下,提高液气比相当于增大了吸收塔内的喷淋密度,使液气间的接触面积增大,脱硫效率也将增大。但提高液气比将使循环泵流量增大,要增加设备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 第9题:

    稳定系统钝化剂的浓度一般是()。

    • A、与脱硫胺液一样
    • B、比脱硫胺液高
    • C、比脱硫胺液低
    • D、根据腐蚀状况决定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脱硫后气体中的H2S超高的原因正确的是()。

    • A、脱硫塔的压力高
    • B、胺液浓度偏高
    • C、进料温度低
    • D、胺液循环量小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在某一悬浮液中,若加重质的密度为δ=2250kg/m3,容积浓度为λ=0.3,介质密度ρ=1000kg/m3,则悬浮液的物理密度为()。

    • A、1450kg/m3
    • B、1520kg/m3
    • C、1375kg/m3
    • D、1325kg/m3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问答题
    影响脱硫、脱碳贫液温度的因素?正常生产中如何控制?

    正确答案: 影响脱硫贫液温度因素:
    1、再生塔底温度高;
    2、E4005、E4004、E4003换热器换热效果不好;
    3、E4002水冷器循环水量小或循环水温度偏高,降温效果不好;E4001一次水冷却效果不好;
    4、TI3019温度高,导致出脱硫塔富液温度高,进而提高了贫液的温度。
    正常生产脱硫系统温度控制:
    1、控制好再生塔底温度在130±5℃,塔顶温度101~105℃,PI4008压力控制在25±5Kpa,调整好回流水量;
    2、注意监控好E4005、E4003、E4002、E4001温度在正常范围内;
    3、E4002循环水保证进出口温差在6℃以内,E4001一次水保证进出口温差在10℃以内,与调度室加强联系,确保TI4009温度小于30℃。
    影响脱碳贫液温度的因素:
    1、氨冷器降温效果不好;
    2、气提氮气或气提空气的流量控制;
    3、贫液水含量的高低。
    正常生产脱碳系统温度控制:
    1、氨冷器氨液位不可控制太高(30%),每周一进行排油,以保证换热效果;
    2、控制好气提氮气的流量;
    3、每班进行两次脱碳塔前分离器的排放,以确保脱碳水含量在正常范围内;
    4、开脱水时注意贫液温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液气比L/G对脱硫效率的影响是什么?


    正确答案: 液气比是指与流经吸收塔单位体积烟气量相对应的浆液喷淋量,它直接影响设备尺寸和操作费用。液气比决定酸性气体吸收所需要的吸收表面,在其他参数值一定的情况下,提高液气比相当于增大了吸收塔内的喷淋密度,使液气间的接触面积增大,脱硫效率也增大,要提高吸收塔的脱硫效率,提高液气比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提高液气比将使浆液循环泵的流量增大,从而增加设备的投资和能耗,同时,高液气比还会使吸收塔内压力损失增大,增加风机能耗。

  • 第14题:

    某厂脱硫塔的进塔半水煤气量为27000 M3(标)/h, 脱硫液循环量为320 M3 /h,该塔液气比是:()

    • A、 11.23
    • B、 11.85
    • C、 21.26
    • D、 84.38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要解决脱硫系统固体杂质沉积问题,可以()。

    • A、将脱硫塔切出水洗
    • B、加大循环量
    • C、降低循环量
    • D、稀释胺液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装置脱硫净化气的硫化氢含量要求控制为()。

    • A、<5mg/m3
    • B、<10mg/m3
    • C、<15mg/m3
    • D、<20mg/m3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CNDQ-5型制氢装置运行中碱液循环量一般控制在()m3/h,正常运行时注意监视泵的振动指针在()区当指针到达()区说明碱液循环泵石墨轴承磨损严重。


    正确答案:300~400;绿;红

  • 第18题:

    脱硫系统塔液面一般要求控制在()。


    正确答案:40-60%

  • 第19题:

    液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包括()。

    • A、液气比对脱硫效率影响不大
    • B、液气比决定SO2气体吸收所需要的吸收表面
    • C、提高液气比相当于增大了吸收塔内的喷淋密度,使液气间的接触面积增大,脱硫效率也将增大
    • D、但提高液气比将使循环泵流量增大,要增加设备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正确答案:B,C,D

  • 第20题:

    处理脱硫贫液中硫化氢含量超标的错误方法是()。

    • A、降低再生塔压力
    • B、降低脱硫剂循环量
    • C、提高再生蒸汽量
    • D、控制好再生塔液面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汽油比水轻,密度一般为()。

    • A、700~750kg/m3
    • B、710~750kg/m3
    • C、730~780kg/m3
    • D、690~750kg/m3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其聚合物絮凝剂的加量一般为()。

    • A、10kg/m3
    • B、8kg/m3
    • C、6kg/m3
    • D、4kg/m3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液气比越大,就会()。

    • A、脱硫效率越低
    • B、电耗越低
    • C、脱硫效率越高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