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催化裂化”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____催化裂化的油剂返混程度低。

    A、毫秒催化裂化

    B、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

    C、常规催化裂化

    D、下行式催化裂化


    参考答案:D

  • 第2题:

    根据石油馏分的催化裂化反应特点,说明催化裂化为什么有选择性裂化和循环裂化。


    正确答案: 石油馏分的催化裂化反应有两方面的特点。
    (一)各种烃类之间的竞争吸附和对反应的阻滞作用:各种烃类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能力大致为:稠环芳烃>稠环环烷烃>烯烃>单烷基侧链的单环芳烃>环烷烃>烷烃。在同一族烃类中,大分子的吸附能力比小分子的强。而各种烃类的化学反应速率快慢顺序大致为:烯烃>大分子单烷基侧链的单环芳烃>异构烷烃及环烷烃>小分子单烷基侧链的单环芳烃>正构烷烃>稠环芳烃。稠环芳烃,它的吸附能力强而化学反应速率却最低。催化裂化回炼油和油浆,其中含有较多的稠环芳烃不仅难裂化还易生焦,所以须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如缩短反应时间以减少生焦,或温度低、反应时间长一些以提高裂化深度,这就是选择性催化裂化的原理。
    (二)复杂的平行-顺序反应:实际生产中应适当控制二次反应。当生产中要求更多的原料转化成产品,以获取较高的轻质油收率时,则应限制原料转化率不要太高,使原料在一次反应后即将反应产物分馏。然后把反应产物中与原料馏程相近的中间馏分(回炼油)再送回反应器重新进行裂化。这种操作方式称为循环裂化。

  • 第3题:

    催化裂化反应的步骤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⑴原料分子由主气流中扩散到表面
    ⑵原料分子沿催化剂微孔向催化剂内部扩散
    ⑶原料分子被催化剂内表面吸附
    ⑷被吸附的原料分子在催化剂内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
    ⑸产品分子自催化剂内表面脱附
    ⑹产品分子沿催化剂微孔向催化剂外部扩散
    ⑺产品分子扩散到主气流中。

  • 第4题:

    根据石油馏份催化裂化的反应特点说明催化裂化为什么有选择性裂化和循环裂化?


    正确答案: ①、各种烃类之间的竞争吸附和对反应的阻滞作用。
    环状吸附比较强,同一族烃类,大分子的吸附能力比较强。如稠环芳烃,他的吸附能力强而化学反应速率最低。催化回炼油和油浆,其中的稠环芳烃不仅难裂化还易生成焦,所以必须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如缩时减焦,低温,时长提高裂化深度。这就是选择性的原理。
    ②、复杂的平行-顺序反应。
    实际生产中应控制二次反应,要求轻质油高收率,则原料转化率不要过高,以便分馏。然后把中间馏分送回反应器重新裂化。这种操作方式是循环裂化。

  • 第5题:

    根据催化裂化反应机理,说明催化裂化产品特点?


    正确答案: 正碳离子学说被公认为是解释催化裂化反应机理的比较好的一种学说
    所谓正碳离子是指缺少一对价电子的碳所形成的烃离子
    正碳离子学说解释了催化裂化反应中的许多现象
    (1)裂化气中C1、C2少而C3、C4多
    (2)裂化产物中异构烃多
    (3)异构烷烃、烯烃、环烷烃、带侧链的芳烃的反应速度高
    正碳离子可以发生氢或烷基转移的异构化反应,趋于成为更加稳定的正碳离子。碳骨架结构的异构化是催化裂化特有的反应,这导致催化裂化产物中异构烷烃的含量较多,有利于汽油辛烷值的提高。
    正碳离子能够裂解生成烯烃以及含碳数较少的正碳离子,这种断裂发生在正电荷所在碳的β位的C-C键上。所形成的正碳离子进一步异构化和β断裂,这就导致催化裂化气体中的C3、C4含量很高。

  • 第6题:

    简述催化裂化工艺原理,催化裂化的主要反应类型有哪些?


    正确答案: 催化裂化工艺原理:1.单体烃的分解(裂化)反应2.异构化反应—分子量不变,只改变分子结构的反应。3.氢转移(是催化裂化特有的反应)4.芳构化反应5.叠合反应(缩合)6.烷基化反应
    催化裂化是炼油厂重油深加工即二次加工过程。其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进行的。主要反应是裂化,同时也伴随其它反应和缩合反应。由于缩合反应生成的焦炭沉积在催化剂表面上,使催化活性大大下降,从而影响反应正常进行甚至中止。为了使反应不断进行,必须烧掉积炭以恢复催化剂活性。
    催化裂化反应类型:1.固定床2.移动床3.硫化床

  • 第7题:

    催化裂化产物焦炭的来源?作为产物的焦炭在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起何作用?


    正确答案:催化裂化是炼油厂重油深加工即二次加工过程。其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进行的。主要反应是裂化,同时也伴随其它反应和缩合反应。由于缩合反应生成的焦炭沉积在催化剂表面上,使催化活性大大下降,从而影响反应正常进行甚至中止。为了使反应不断进行,必须烧掉积炭,以恢复催化剂活性,此过程称之为“再生”。

  • 第8题:

    反应温度对催化裂化反应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1)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度加快,反应温度每提高10-20%,反应速度也增加10-20%。
    2)随着反应温度上升,热裂化反应的速度加快,产品中表现出热裂化产品的特征,气体中C1、C2增多,产品不饱和度增加。但即使这样的高温下,主要的反应仍是催化裂化反应。
    3)反应温度上升时,汽油→气体的反应速度加速最多,原料→汽油反应次之,原料→焦炭反应速度增加最少,因此反应温度提高,在转化率不变的情况下,汽油产率下降,气体产率增加,焦炭产率略有下降
    4)反应温度提高时,分解反应和芳构化反应比氢转移反应增加的快,汽油中烯烃和芳烃含量增加,汽油辛烷值上升。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催化裂化

    正确答案: 在催化剂的作用和一定温度的条件下,使沸点较高的原料油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裂化为轻质油的加工工艺,叫催化裂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采用催化裂化技术实现重油轻质化的同时,其联产的催化裂化柴油(LCO)质量相当差,为劣质LCO改质而开发的工艺国内称为()工艺。


    正确答案:MHUG

  • 第11题:

    什么是催化裂化?


    正确答案: 以重油为原料,也可将常压重油为原料,在高温(450~500℃)2~3个大气压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裂解为气体、汽油、柴油、重质油及焦碳的过程叫催化裂化。

  • 第12题:

    简述催化裂化反应原理。


    正确答案: 催化裂化是石油馏分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多种烃类进行的不同的化学反应,主要是以裂化反应为主,多种烃类在催化剂上进行的化学反应不同,主要有分解,异构化,氢转移,缩合,芳构化,脱氢反应等转化为汽油,柴油,气体等主要产品及焦碳。

  • 第13题:

    与常规的馏分油催化裂化相比,掺炼减压渣油的重油催化裂化在原料性质上有何特点?这些特点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正确答案: ①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导致催化裂化过程中焦炭产率大幅增加,使烧焦负荷增大,同时为维持热平衡,取热负荷也相应增大;
    ②渣油中金属含量及含硫、含氮化合物等杂质的含量远高于馏分油,这些杂质会会使催化剂失活或中毒。

  • 第14题:

    根据催化裂化反应机理,说明催化裂化产品分布和产品特点?


    正确答案: 正碳离子学说被公认为是解释催化裂化反应机理的比较好的一种学说
    所谓正碳离子是指缺少一对价电子的碳所形成的烃离子。
    正碳离子学说解释了催化裂化反应中的许多现象
    (1)裂化气中C1、C2少而C3、C4多
    (2)裂化产物中异构烃多
    (3)异构烷烃、烯烃、环烷烃、带侧链的芳烃的反应速度高
    正碳离子可以发生氢或烷基转移的异构化反应,趋于成为更加稳定的正碳离子。碳骨架结构的异构化是催化裂化特有的反应,这导致催化裂化产物中异构烷烃的含量较多,有利于汽油辛烷值的提高。
    正碳离子能够裂解生成烯烃以及含碳数较少的正碳离子,这种断裂发生在正电荷所在碳的β位的C-C键上。所形成的正碳离子进一步异构化和β断裂,这就导致催化裂化气体中的C3、C4含量很高。

  • 第15题:

    提高催化裂化反应温度,提升管反应器中()反应的速度提高得较快,将导致催化裂化汽油的安定性(),汽油的辛烷值()。


    正确答案:裂化;变差;升高

  • 第16题:

    在优化汽油调合方案时,可将()作为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

    • A、催化裂化汽油头部馏分,重整汽油后部馏分
    • B、催化裂化汽油后部馏分,重整汽油头部馏分
    • C、催化裂化汽油头部馏分,重整汽油头部馏分
    • D、催化裂化汽油后部馏分,重整汽油后部馏分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催化裂化原料的沸程约为350~535℃,是使用最广泛的催化裂化典型原料。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