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精制程度和稳定性越好,则油品颜色越深。
第1题:
油品精制常用的精制方法有()、()、()、()等。
第2题:
从油品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出使用中的油品的()。
第3题:
油品的馏分越轻、精制得越好,其残炭值就越大。
第4题:
油品的精制是指对油品中含有的影响正常使用的杂质加以处理,使油品完全符合质量标准。
第5题:
白土精制是利用活性白土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处理油料,降低油品的残炭值及(),改善油品的颜色及安定性。
第6题:
白土精制的作用是改善油品的(),降低(),提高()和抗腐蚀性。
第7题:
灰分可以作为()。
第8题:
油品中的水溶性酸碱是油品加工()过程中残留的。
第9题:
机油的油性好坏,和其成分有关,当油精制越深时,油性越好。
第10题:
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影响越小,其粘度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第11题:
氧化性
稳定性
泵送性
可燃性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油品的颜色愈浅,说明其精制程度及稳定性愈好。
第14题:
通过观察润滑油的颜色可以鉴别油品精制程度和使用中劣化状态。油品中溶解了较多胶质,其颜色变浅;而精制过或未老化的润滑油,胶质含量少,颜色较深。
第15题:
为降低润滑油残碳值,提高抗氧化安定性,改善油品的粘温性和油品颜色应采取()
第16题:
油品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粘温性能越好。
第17题:
油品的储存温度越低越好,以减少油品的蒸发损失。
第18题:
适当提高油品精制深度,对提高油品质量有好处,但油品精制深度过大,将影响油品()、()和()。
第19题:
由色度可以判断油品的()和()。色度越好,说明精制程度和稳定性()
第20题:
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
第21题:
为什么要进行油品的精制与调和?
第22题:
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则油品的粘温性质越好。(产品质量知识)
第23题:
精制程度不够,残留在油品中的
运输、存贮过程中保管不善混入的
使用中氧化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