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黑龙江省小麦分蘖成穗率低。”相关问题
  • 第1题:

    小麦()内储藏的碳水化合物可保证其具有高度抗寒力。

    • A、分蘖
    • B、分蘖节
    • C、分蘖穗
    • D、蘖鞘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小麦分蘖种类和如何提高分蘖成穗率?


    正确答案: 分蘖是小麦适应外界条件和保证其繁殖后代的一种分枝性能。小麦分蘖有两种,一是芽鞘分蘖,一种是蘖节分蘖。能成穗的称为有效分蘖,不能成穗的称为无效分蘖,分蘖成穗率视品种特性和外界条件而定。一般大蘖容易成穗,水肥条件好、群体小成穗率高。

  • 第3题:

    以分蘖成穗夺高产的小麦必须适期早播。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分蘖成穗为主多高产的麦田,要求分蘖穗占80%以上。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在水稻秧苗期,育好足够数量的健壮秧苗,()决定于插秧的密度及移栽成活率。

    • A、株数
    • B、分蘖数
    • C、分蘖成穗数
    • D、粒重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小麦分蘖发生与成穗规律。


    正确答案:小麦主茎叶与分蘖呈现n-3的同种规律,主茎某一叶龄分蘖数等于前2个龄分蘖之和。冬小麦的分蘖分为冬前分蘖(成穗率高)和春季分蘖(成穗率低),分蘖发生越晚其成穗率越低。主茎开始拔节前,达到最大分蘖数,在此之后,分蘖开始两极分化,此时一般有自身根系和叶片数较多的分蘖较易成穗,否则则退化死亡

  • 第7题:

    主茎和分蘖并重成穗夺高产就是应用精量播种栽培模式。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一般情况下,水稻早发生的分蘖都可成穗,这样的分蘖称为().


    正确答案:有效分蘖

  • 第9题:

    粒用玉米的分蘖应()

    • A、促进成穗
    • B、晚去掉
    • C、保留
    • D、早去掉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小麦分蘖的蘖位越低,成穗越高。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单选题
    小麦、水稻的()是需水最多时期,若遇干旱缺水将造成颖花败育,空壳率增加。
    A

    分蘖阶段

    B

    抽穗阶段

    C

    拔节阶段

    D

    幼穗分化阶段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小麦分蘖的蘖位越低,成穗越高。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小麦栽培中注意调节()所处的环境条件,使它保持良好状态,对小麦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 A、分蘖
    • B、分蘖节
    • C、分蘖穗
    • D、蘖鞘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中指出,当水稻分蘖期分蘖数达到预计成穗数的()%时,根据农用天气预报,适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

    • A、60
    • B、70
    • C、80
    • D、90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分蘖成穗为主的小麦高产的途径要求有()。

    • A、成穗比率为60—80%
    • B、适期早播
    • C、高肥力田块
    • D、中等肥力田块

    正确答案:A,B,C

  • 第16题:

    小麦起身肥水能促进大蘖成穗,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亩穗数;能促进小花分化,增加不孕穗,争取小穗。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小麦从调节()出发,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创高产。

    • A、分蘖穗
    • B、主茎穗
    • C、分蘖率
    • D、基本苗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用喷施宝10mL加水50L,分别在小麦()进行叶面喷施,增产明显。

    • A、分蘖期和拔节期
    • B、三叶期和分蘖期
    • C、始穗期和齐穗期
    • D、拔节期和三叶期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在小麦()各用喷施宝10mL加水50L叶面喷施,增产明显。

    • A、三叶期和分蘖期
    • B、分蘖期和拔节期
    • C、始穗期和齐穗期
    • D、三叶期和拔节期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小麦分蘖是穗数的组成之一,通常将能够成穗的分蘖称为()分蘖,不能成穗的分蘖称为()分蘖。


    正确答案:有效、无效

  • 第21题:

    在小麦生育前期进行深耕断根,可以()

    • A、造成植株死亡
    • B、造成植株倒伏
    • C、防止倒伏
    • D、增穗
    • E、减少无效分蘖

    正确答案:C,D,E

  • 第22题:

    叶、蘖同伸规律(N-3)、(N-2)?影响分蘖发生的因素?分蘖成穗规律?


    正确答案: (1)N-3“同伸关系”。幼苗主茎出现第三叶时(用3/0表示),由胚芽鞘中伸出胚芽鞘分蘖,即C蘖,这是主茎上最先发生的分蘖,但该蘖发生与否,取决于品种和栽培条件。当主茎伸出第四叶时,主茎第一叶的叶鞘中长出主茎节位的第一分蘖,即I蘖。以后主茎每出现一片叶,即沿主茎出蘖节位由下向上顺序伸出各个分蘖,其出蘖位与主茎出叶数呈N-3的对应关系。
    (2)N-2“同伸关系”。每个一级分蘖在伸出三片叶时,也能长出第一个二级分蘖,这个二级分蘖是由分蘖鞘腋长出的。当主茎长出第六片叶时,I蘖已达三叶龄,在其蘖鞘也同时伸出第一个二级分蘖,即IP蘖。上述叶蘖同伸关系是一种理论模式,与田间实际出蘖情况并不一定完全吻合。当水肥不足,栽培技术不当时,同伸关系破坏,甚至形成“缺位”现象,如播种过深时,一级分蘖I常不出现。
    影响分蘖发生的因素:
    (1)温度;
    (2)土壤水分;
    (3)光照;
    (4)播种深度;
    (5)营养。
    分蘖成穗规律:
    (1)冬小麦有2个分蘖高峰期。北方冬麦区正常播期播种,出苗后15~20d开始分蘖,后随主茎叶片数增加,分蘖不断增加,形成冬前分蘖高峰。越冬期分蘖停止生长,(黄淮冬麦区在冬暖年份仍有少量分蘖增加)。翌春温度上升至3℃以上时,春季分蘖开始,气温升至10℃以上时,春蘖大量发生,形成春季分蘖高峰。
    (2)春小麦只有一个分蘖高峰期,晚播冬小麦冬前无分蘖或分蘖少,只有春季分蘖高峰;南方冬麦区也只有一个分蘖高峰。
    (3)分蘖的“两极分化”。无论冬、春小麦,通常在主茎开始拔节前,全田总茎数(包括主茎和分蘖)达最大值。此后,由于小麦植株代谢中心的转移及蘖位的差别,分蘖开始两极分化,小分蘖逐渐衰亡,变为无效蘖,早生的低位大分蘖易发育成穗,成为有效蘖。分蘖衰亡表现出“迟到早退”的特点,即晚出现的分蘖先衰亡。拔节至孕穗期是无效蘖集中衰亡的时期。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小麦分蘖的成穗规律。

    正确答案: 一般情况下,主茎和早生低位蘖成穗率较高。单株成穗2个时,多为主茎和第一个一级分蘖(O,Ⅰ);单株成穗3个时,多为主茎和第1、2个一级分蘖(O,Ⅰ,Ⅱ);单株成穗4个时,可能是O、Ⅰ、Ⅱ、Ⅲ,也可能是O、Ⅰ、Ⅲ及ⅠP。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