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条件:()。重病区或病虫害常发区以及有检疫性病虫害的地区不能建立基地。
第1题:
()是通过法律手段来阻止危险性病虫害传播的。
第2题:
林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四率”指标的内容()。
第3题: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建立()林木种苗基地。
第4题:
何谓危险性病虫害?
第5题:
划定疫区、非疫区、保护区、()等相关区域是动植物检疫的主要措施之一。
第6题:
不得兴建育苗场的地区是()等。
第7题:
《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管理办法》要求:新发生的检疫性、危险性病虫害和发生面积在()公顷以上的其它森林病虫害,要及时向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和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报告。
第8题:
植物检疫的除害处理与一般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有什么区别?
第9题:
吉林地区谷田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病虫害低度流行区
病虫害流行区
病虫害泛滥区
潜在病虫害区
第13题: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对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规定可处以50-2000元罚款,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14题:
充分利用自然界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因素,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取各种措施,将病虫危害的损失减到最低水平,称之为()。
第15题:
什么是次期性病虫害?
第16题: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规定,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可以在不同地区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对测报对象进行调查与监测。
第17题:
一般病虫害调查与产地检疫的区别?
第18题:
按照《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管理办法》要求:中心测报点应设置在()、()、()、()、设施条件和基本工作基础好的县(市、区),具体工作由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承担。
第19题: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规定,各级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应当依法对林木种苗和木材、竹材进行()和调运检疫;发现新传入的危险性病虫害,应当及时采取严密封锁、扑灭措施,不得将危险性病虫害传出。
第20题:
发现列为检疫对象的病虫害害作()处理。
第21题:
执行植物检疫时危险性有害生物确定的原则和依据不包括()。
第22题:
本国或本地区没有发生或分布不广,仅在局部地区发生的病虫害及杂草。
能凭借风雨流水进行远距离传播的的病虫害及杂草。
可借助人为活动传播的病虫害及杂草。
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的病虫害及杂草。
第23题:
易受洪涝威胁的地区
蔬菜检疫性病虫害发生地区
蔬菜种植区
工业、农业、矿山污染严重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