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试验将土调到可塑状态,搓成()左右的土条,再揉成团,重复搓条。
第1题:
第2题:
滚搓法中,若土条搓到直径5mm时,表面产生许多裂缝,同时开始断裂,此时土的含水量就是塑限。
第3题:
滚搓法塑限试验时,搓滚土条,直至土条直径达()时,产生裂缝并开始断裂为止。
第4题:
将含水率略大于塑限的湿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再在手掌上搓成土条,并应根据土条不断裂而能达到的直径()土条为塑性高。
第5题:
搓条是把揉好的面坯搓成粗细均匀、圆润光滑长圆条状的一种工艺手法。
第6题:
滚搓法塑限试验,若土条搓成3mm时仍未产生裂缝及断裂,表示这时试样的含水率()塑限。
第7题:
土条搓滚到()出现裂纹但并未断开时,土条的含水量等于塑限。
第8题:
在土的基本物理性质试验中,滚搓法是将制备的土样在毛玻璃板上甩手掌滚搓,当土条直径达到3mm时产生裂缝,并开始断裂,此时土条的含水率即为()。
第9题:
采用搓条法测定塑限时,土条出现裂纹并断裂时的直径应为()。
第10题:
3
4
5
3—5
第11题:
4,2
4,3~5
3,3~5
3,2
第12题:
5mm
4mm
3mm
2mm
第13题:
第14题:
搓条就是将揉好的面坯()的一种手法,是下剂的准备步骤。
第15题:
将含水量略大于塑限的土块放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为3mm的土条,再揉成团,然后再次搓条,用手捏土条,这种方法称为()。
第16题:
搓条就是将揉好的面坯搓成条状的一种手法,是下剂的准备步骤。
第17题:
下列有关“滚搓法”试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有()
第18题:
滚搓法塑限试验,若土条在任何含水率下始终搓不到()即开始断裂,则认为该土无塑性。
第19题:
搓条法测定土的塑限时,要求把土条搓成()mm时,再观察断裂情况。
第20题:
土的塑限含水量搓条试验,是将土条搓至直径为()细条,刚开始裂开时的含水量
第21题:
小于1mm
大于1mm小于3mm
大于3mm
大于3mm小于5mm
第22题:
高于
小于
等于
第23题:
2mm
3mm
4mm
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