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容器苗的培育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容器苗的培育技术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1)育苗地点的选择与整地:选取计划造林的山地中下部,坡度要小于45度,坡面要完整开阔。在避风处修建能集水的育苗池。池的规格为200厘米X60厘米X40厘米。在育苗的头一年雨季前修整好.
    (2)营养土的选择与配制:营养土的选择不仅要在保持水、肥、气、热等方面有较好的性能,而且要求来源丰富,能够就地取材。经对可供选择用于山地移植容器苗培育的营养土材料的理化分析表明,山地草皮土混拌2%磷酸二铵是较为理想的营养土来源。
    营养土的收集与配制应与修建育苗池和整地同步进行,所选山地草皮土,应为距地表10厘米之内的土壤,在清除了石砾、残根、灌木后,混拌肥料,倒人准备好的育苗池中,装满后待来年填装容器。
    (3)苗木移裁:根据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苗木移栽可选择春季或雨季进行。苗木准备:与苗木栽植同步进行,由专人负责起苗和运送,起苗时需使圃地土壤有一定的湿度,以使苗木保证有足够长度和数量的根系,苗木起出后为保持根系湿润,要迅速将苗木装入运苗箱,运到栽植地点。每次起苗不宜太多,尽量做到随起随栽,对不能立即栽植的苗木要假植在阴凉的湿润地,要尽量减少苗木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以防苗木失水太多,影响成活。对准备立即装袋的苗木要进行选苗修根,剔除废苗、弱苗、多头苗等,选取有一定长度根系的健壮苗木。根系修剪要保留根长10—15厘米,装袋时应装1株取1株,对暂时不能立即装袋的苗木要将苗木根系用湿润的土壤埋好。
    栽植苗木:培育移植容器苗需将苗木与营养土一同装人容器袋内,对有底的塑料容器袋,装时先将袋打开,然后把单株苗木提起悬空放进袋中央,使根系舒展,随后填土至苗木根茎交界处以上2厘米位置时墩实。对无底的塑料容器袋,装时先将营养土少许湿润至手握成团不易散开,然后打开容器袋将袋底部捏在一起,装人少许湿土,上下用力挤压,使湿土在袋底呈一圆饼状。展开袋上部,放人苗木,使悬空,填入营养土,压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
    置放:将移装好的移植容器苗,立即放置在平坦的育苗池中,要求容器直立,错位排列,对无底的容器在置放前要将底部用营养土填满,容器之间的空隙和四周用土填实。容器上口距育苗池上缘3—5厘米。
    (4)管理:在春季干旱多风的山区,春季移栽苗木最好应在栽后立即浇1次透水,而雨季营养土湿度大,可免去浇水。后期管理主要是及时除草和越冬防寒,如越冬侧柏苗要采取防寒措施,可用灌木枝条、秸秆、杂草等覆盖。苗木起出并完成计划造林任务后,育苗池改为造林穴用于造林。

  • 第2题:

    容器育苗是在装有营养土的容器里培育苗木的方法。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利用室内人工培育的成熟丝状体,集中放散壳孢子进行采苗,这种采苗方法叫()。


    正确答案:全人工采苗

  • 第4题:

    利用室内人工培育的成熟丝状体,集中放散()进行采苗,这种采苗方法叫全人工采苗。


    正确答案:壳孢子

  • 第5题:

    海带夏苗培育与秋苗培育存在哪些优点?


    正确答案: 有如下优点:
    (1)苗种需要少,产量大(增产):
    (2)气温高,降低劳动强;
    (3)解决北苗南运问题;
    (4)减少育苗期杂藻的危害,提高育苗率;
    (5)节省大量中海带。

  • 第6题:

    试述起苗方法及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起苗有人工起苗和机械起苗两种方法。
    1、人工起苗:分为裸根起苗和带土球起苗两种。
    ⑴裸根起苗:大多数落叶树种和容易成活的针叶树小苗均可采用裸根起苗。起苗时沿苗行方向,在距苗木约为地径的6-10倍(或视根系大小而定)以外的适当之处,先挖一条沟,在沟壁下侧挖出斜槽,根据根系要求的深度切断苗根,再切断侧根,即可取出苗木。起苗时切不要用硬拔,以免损伤苗木根系,苗木起出后,不要用力除去根上的的土,以保护根系免受干害。
    ⑵带土球起苗:一般针叶树和多数常绿阔叶树以及少数落叶阔叶树,它们根系不发达,或发须根的能力弱,而蒸腾量却较大,故移植较难成活,应带土球起苗。5-6年生以上的珍贵大苗,起苗时也应带土以保证成活。土球的大小,因苗木大小,树种成活难易、根第分布情况、土壤质地以及运输条件而异。成活较难的,根系分布广的,土球应当大些,但土壤砂性或运输条件差时,土球不宜过大,否则容易松散,也不便于运输。一般土球直径约为根颈直径的8-10倍左右,高度约为土球直径的2/3左右。
    2、机械起苗:随着生产的发展,用由拖拉机牵引的床式(或垄式)起苗犁起苗的苗圃日益增多,用机械起苗,每天可起苗2-3h平方米以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起苗的质量也较好。适用于大、中型苗圃的起苗工作。

  • 第7题:

    《育苗技术规程》(GB6001-85)适用于()。

    • A、城市绿化苗木
    • B、容器苗
    • C、露地培育的供植树造林的苗木
    • D、温室培育的苗木

    正确答案:C

  • 第8题:

    试述落叶乔木大苗培育修剪技术中“先养根后养干”与“逐年养干”法。


    正确答案: 1.先养根后养干法,对于主干性不强、腋芽萌发力较强树种采用此方法。移植后不修剪,尽量保留枝叶,使根系生长旺盛,秋季落叶后将1年生的播种苗按60cm×4Ocm株行距进行移植。第二年春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苗木快长,生长季中,更应加强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养成强大的根系(养根),当苗高达到1.5m,干基直径达到1.5cm时,于当年秋天进行重截,即在距地面5~1Ocm处把地上部分全部剪除(平茬)。然后每亩(667m2)地施有机肥2500~5000kg,准备越冬。第三年继续加强灌水,增加追肥,并随时注意去除多余萌蘖芽,选留其中一个最健壮的蘖条作为主干。在生长季中要注意加强植保,保护延长枝主尖,对侧枝进行摘心,以促使主干快长。这样,秋季苗高可达2.5~3.0m,即可得到通直高大的主干。
    2.逐年养干法,对于主干性较强,但生长较慢树种,不能采用先养根后养干法,而只能采取逐年养干法。这一类苗木顶端优势强,如杨柳、银杏、水杉、白蜡、刺槐、臭椿等,要注意保护好主梢的绝对生长优势。为了促进主干生长,应注意及时疏去高度在1.8m以下的侧枝、萌蘖枝。以后随着树干的不断增加,逐年疏去定干高度以下的侧枝。定干高度以上的侧枝留作树冠的基础。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落叶乔木大苗培育修剪技术中“先养根后养干”与“逐年养干”法。

    正确答案: 一、先养根后养干法,对于主干性不强、腋芽萌发力较强树种采用此方法。移植后不修剪,尽量保留枝叶,使根系生长旺盛,秋季落叶后将1年生的播种苗按60cm×40cm株行距进行移植。第二年春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苗木快长,生长季中,更应加强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养成强大的根系(养根),当苗高达到1.5m,干基直径达到1.5cm时,于当年秋天进行重截,即在距地面5~10cm处把地上部分全部剪除(平茬)。然后每亩(667m2)地施有机肥2500~5000kg,准备越冬。第三年继续加强灌水,增加追肥,并随时注意去除多余萌蘖芽,选留其中一个最健壮的蘖条作为主干。在生长季中要注意加强植保,保护延长枝主尖,对侧枝进行摘心,以促使主干快长。这样,秋季苗高可达2.5~3.0m,即可得到通直高大的主干。
    二、逐年养干法,对于主干性较强,但生长较慢树种,不能采用先养根后养干法,而只能采取逐年养干法。这一类苗木顶端优势强,如杨柳、银杏、水杉、白蜡、刺槐、臭椿等,要注意保护好主梢的绝对生长优势。为了促进主干生长,应注意及时疏去高度在1.8m以下的侧枝、萌蘖枝。以后随着树干的不断增加,逐年疏去定干高度以下的侧枝。定干高度以上的侧枝留作树冠的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落叶乔木大苗树干培育技术有哪三种方法?

    正确答案: 落叶乔木大苗树干培育技术有下列三种方法:
    (1)截干法:此方法适合潜伏芽寿命长、萌芽力较强,年生长量较小,干性弱的树种。如国槐大苗的培育。秋季落叶后将一年生的播种苗按60×40cm株行距进行移植,第二年加强管理,养成强大根系。当苗高达到1.5m,地径达到1.5cm时,一般于秋季在距地面5~10cm处进行重剪,第三年选留一健壮枝条作为主干,秋季苗高可达2.5m。
    (2)渐次修剪法:此法适用于萌芽力强,生长快干性强的树种。例如杨树、柳树。杨树扦插后,一年内就会长出两米以上通直的主干,一年生长就可达到行道树、庭荫树的干高要求。第二年萌芽后,主干顶芽萌发形成很多侧枝,为了不影响干高,在萌芽时或枝条长出后,对处于树干较下方的芽或枝进行抹芽或除萌,保持通直的主干。也可在生长停止后疏去靠下的分枝,保持主干高度。但一次不可疏去太多,以免影响生长。
    (3)密植法:移植时,适当缩小株行距,对苗木进行密植,可促进树木向上生长,抑制侧枝生长,也可培养通直主干,如元宝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海带夏苗培育与秋苗培育存在哪些优点?

    正确答案: 有如下优点:
    (1)苗种需要少,产量大(增产):
    (2)气温高,降低劳动强;
    (3)解决北苗南运问题;
    (4)减少育苗期杂藻的危害,提高育苗率;
    (5)节省大量中海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海带夏苗的培育方法。

    正确答案: 夏苗培育方法:
    (1)水温的控制
    初期(配子体时期)8~10℃,大约在7月底前;中期(小孢子体时期)7~8℃,大约在8月底前;后期(幼苗时期)8~10℃,大约在9月底前,接近出库前水温可提高到12℃左右。
    (2)光照的控制
    前期(配子体时期)1000~1500lx,在7月底前;中期(小孢子体时期)1500~2500lx,在8月底前,后期(幼苗时期)2500~4000lx,在9月底前。调光要做到准、勤、稳、均和细。
    (3)营养盐的供给
    初期(配子体时期)NO-3、-N1、M.sub>3,水体为1~5g,磷酸盐1m3水体为0.1~0.15g;
    中期(小孢子体时期)NO-3、-N1、M.sub>3,水体为2~2.5g,磷酸盐1m3,水体为0.2~0.25g;
    末期(幼孢子体时期)水NO-3、-N1、M.sub>3,水体为3~4g,磷酸盐每平方米水体为0.3~0.4g。在育苗后期应加施二氧化碳肥料或加大换水量,效果较好。 
    (4)水流的调节
    在育苗初期配子体阶段,给予较小的水流,到小孢子体之后,给予较大的水流。每天都要补充新海水,尤其到生产后期,更需要加大换水量。
    (5)育苗器的洗刷
    苗帘的洗刷有喷洗和手洗两种。水泵从采苗后第7天开始,育苗初期轻,次数少,育苗中,后期重,次数多,育苗池水一般每15天左右清洗一次。
    (6)水质的监测
    对海水中营养盐,酸碱度,溶解氧及海水密度进行化验分析外,更重要的是对氨含量的检查。
    (7)配子体的袋子低温度夏
    海带夏苗培育,自采孢子到培育成1~3cm的幼苗,需50~70天。配子体移入0~2℃的海水,置于冷库中低温无光贮存,从而使配子体停止生长和发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移植苗培育方法主要包括()

    • A、芽苗移植
    • B、幼苗移植
    • C、大树移植
    • D、成苗移植

    正确答案:A,B,D

  • 第14题:

    落叶乔木大苗树干培育技术有哪三种方法?


    正确答案: 落叶乔木大苗树干培育技术有下列三种方法:
    (1)截干法:此方法适合潜伏芽寿命长、萌芽力较强,年生长量较小,干性弱的树种。如国槐大苗的培育。秋季落叶后将一年生的播种苗按60×40cm株行距进行移植,第二年加强管理,养成强大根系。当苗高达到1.5m,地径达到1.5cm时,一般于秋季在距地面5~10cm处进行重剪,第三年选留一健壮枝条作为主干,秋季苗高可达2.5m。
    (2)渐次修剪法:此法适用于萌芽力强,生长快干性强的树种。例如杨树、柳树。杨树扦插后,一年内就会长出两米以上通直的主干,一年生长就可达到行道树、庭荫树的干高要求。第二年萌芽后,主干顶芽萌发形成很多侧枝,为了不影响干高,在萌芽时或枝条长出后,对处于树干较下方的芽或枝进行抹芽或除萌,保持通直的主干。也可在生长停止后疏去靠下的分枝,保持主干高度。但一次不可疏去太多,以免影响生长。
    (3)密植法:移植时,适当缩小株行距,对苗木进行密植,可促进树木向上生长,抑制侧枝生长,也可培养通直主干,如元宝枫。

  • 第15题:

    海带夏苗的培育通常采用自然光。低温和流水的方法。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夏苗培育法如何确定采苗时间?


    正确答案:夏苗的菜苗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能采到大量健康的孢子,种海带成熟后用手摸时有黏腻感觉,表面往往有一层白色的薄膜开始脱落,可采孢子;
    二是要在海区水回温升到23摄氏度之前采完苗。在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尽量推迟采苗时间,缩短室内低温培养的时间,降低成本。

  • 第17题:

    试述海带夏苗的培育方法。


    正确答案: 夏苗培育方法:
    (1)水温的控制
    初期(配子体时期)8~10℃,大约在7月底前;中期(小孢子体时期)7~8℃,大约在8月底前;后期(幼苗时期)8~10℃,大约在9月底前,接近出库前水温可提高到12℃左右。
    (2)光照的控制
    前期(配子体时期)1000~1500lx,在7月底前;中期(小孢子体时期)1500~2500lx,在8月底前,后期(幼苗时期)2500~4000lx,在9月底前。调光要做到准、勤、稳、均和细。
    (3)营养盐的供给
    初期(配子体时期)NO-3、-N1、M.sub>3,水体为1~5g,磷酸盐1m3水体为0.1~0.15g;
    中期(小孢子体时期)NO-3、-N1、M.sub>3,水体为2~2.5g,磷酸盐1m3,水体为0.2~0.25g;
    末期(幼孢子体时期)水NO-3、-N1、M.sub>3,水体为3~4g,磷酸盐每平方米水体为0.3~0.4g。在育苗后期应加施二氧化碳肥料或加大换水量,效果较好。 
    (4)水流的调节
    在育苗初期配子体阶段,给予较小的水流,到小孢子体之后,给予较大的水流。每天都要补充新海水,尤其到生产后期,更需要加大换水量。
    (5)育苗器的洗刷
    苗帘的洗刷有喷洗和手洗两种。水泵从采苗后第7天开始,育苗初期轻,次数少,育苗中,后期重,次数多,育苗池水一般每15天左右清洗一次。
    (6)水质的监测
    对海水中营养盐,酸碱度,溶解氧及海水密度进行化验分析外,更重要的是对氨含量的检查。
    (7)配子体的袋子低温度夏
    海带夏苗培育,自采孢子到培育成1~3cm的幼苗,需50~70天。配子体移入0~2℃的海水,置于冷库中低温无光贮存,从而使配子体停止生长和发育。

  • 第18题:

    培育营养繁殖苗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插条、嫁接、压条、根蘖、组培等。

  • 第19题: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适用于()。

    • A、容器苗
    • B、植树造林用的露地培育裸根苗木
    • C、温室中培育的苗木
    • D、带土球绿化苗木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多选题
    移植苗培育方法主要包括()
    A

    芽苗移植

    B

    幼苗移植

    C

    大树移植

    D

    成苗移植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利用室内人工培育的成熟丝状体,集中放散()进行采苗,这种采苗方法叫全人工采苗。

    正确答案: 壳孢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利用室内人工培育的成熟丝状体,集中放散壳孢子进行采苗,这种采苗方法叫()。

    正确答案: 全人工采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缢蛏半人工采苗的方法?

    正确答案: 整畦(整滩)采苗:
    一、在自然界,埋栖贝类在由浮游生活转到埋栖生活中间需要附着在沙砾、碎壳上。因此,在有埋栖型贝类幼虫分布的海区,进行半人工采苗时,必须将潮区滩涂耙松,整畦(整滩)采苗,软泥底质需投放一层沙以利于即将附着的幼虫分泌足丝抛锚附着。底质松软也有利于幼贝钻穴埋栖。在附苗季节,应严密封滩,避免践踏。
    二、蛏苗埕的修整,工序有挖沟、筑堤、耙埕(深20-30cm),使蛏苗埕呈一定形状,如埕苗坪、蛏苗窝、蛏苗畦。
    三、在附苗前1-2天进行平畦(平畦是将苗埕表面土壤压实、抹光,使埕面光滑、稳定,有利于蛏苗的附着生长。太早平畦,苗埕经风吹雨淋日晒,底质变硬或先附上其它生物,不利于蛏苗的附着;太晚平畦,则误过蛏苗附着期,附苗量减少)。
    四、根据缢蛏繁殖规律和蛏苗喜欢附着在新土上的习性,准确地掌握蛏苗进埕附着日期,及时进行平畦采苗,是提高附苗量的关键。
    五、亲蛏精卵排放检查:繁殖季节开始,定时、定点、定量取样观察亲蛏生殖腺排放情况。在通常情况下,第一、第二次产卵前,几乎100%的亲蛏生殖腺完全处于丰满的状态,一旦发现其生殖腺突然变瘦时,即产卵了。
    六、幼虫的发育与数量变动规律的观察:在发现亲蛏产卵第二天,每天在满潮时定点、定量用浮游生物网过滤表层海水,观察浮游幼虫发育及数量变动。
    七、稚贝附着情况的观察:当发现浮游幼虫大量减少时,每天定点、定量刮土观察稚贝附着情况。也可以用筛绢布做的附苗器放在苗埕上,经一潮水后将筛绢布上的稚贝洗出,鉴别,定量,测定大小。
    八、发出平畦预报:根据以上掌握的情况,结合海况及气象因子,参考历年经验,进行苗情分析,发出预报。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