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外激素是动物不同个体间进行化学通讯的信使。即动物体向外界释放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同类动物通过嗅觉或味觉接受其刺激,可引起行为或生理上的反应。动物进行化学通讯的外激素可以是单一的化学物质,也可以是几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可以由专门的腺体所分泌,也可以是一种排泄物。外激素可诱导动物多种行为,诸如识别、聚集、攻击和性活动等。其中诱导性活动的外激素称为性外激素。性外激素可引诱配偶或刺激配偶进行性交配,加速青年动物到达初情期,对动物的繁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更多“阐述外激素对动物的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阐述动物繁殖发展的十大技术?


    正确答案: 1.人工受精,包括精液的采集、品质检查稀释和保存最后将解冻的精液输入母畜特定部位受精的一门技术
    2.发情诊断与早期妊娠诊断技术,利用外部检查法、试情法、阴道检查法、直肠检查法、激素测定法等来鉴定母畜是否发情妊娠,以提高繁殖力的技术。
    3.发情控制技术,通过采用某些激素、药物或饲养管理措施人工控制母畜个体或群体发情并排卵的应用技术,包括诱导发情、同期发情和超排等技术。
    4.胚胎移植,将优秀供体的可用胚胎通过手术或非手术操作移植到处于相同胜利阶段受体内的特定部位,以获得优秀个体的方法。
    5.体外受精,通过认为错做使精子和卵子在体外合适的环境条件下结合受精,主要包括卵子的成熟培养、精子获能、受精和早期培养等连续过程。
    6.干细胞技术,利用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和高度增殖及多向分化的特点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
    7.克隆技术,不经精卵结合的受精过程,使遗传物得到完全表达的一门技术,包括供体核分离、受体细胞去核、核卵重组、融合、移植等技术。
    8.转基因技术,将功能性外源基因导入受体,并得以表达的技术。
    9.配子与胚胎的保存技术,运用低温、超低温等方法保存配子或胚胎,以便于运输的技术。
    10.性别控制与鉴别技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有目的的控制动物后代的性别比例,是能显著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生物工程技术。

  • 第2题:

    阐述水产动物疾病诊断过程。


    正确答案: 宏观观察诊断:
    (1)观察症状和寻找病原:先肉眼后镜检,由外到内逐步检查,体液、体表(鳃、鳍、皮肤)、肌肉、内脏等部位有无颜色变化、有无炎症、充血、出血、溃疡等症状;肉眼检查有无异物(寄生虫)。
    (2)调查饲养管理情况:养殖品种和放养密度;投饵种类、数量和质量;摄食情况和活动情况
    (3)调查水体环境因子
    (4)调查发病史及以往采取的措施
    微观观察诊断:
    通过镜检(放大镜、显微镜和电镜)查找病原及宿主的病理变化
    (1)细菌性疾病的诊断:
    病原分离→纯化培养→人工感染→细菌鉴定
    (2)病毒性疾病的诊断
    A.组织学检测:只适于具有包涵体的病毒种类
    B.电镜检查:
    C.试剂盒等快速诊断:PCR、DNA探针、酶标抗体等

  • 第3题:

    在害虫预测预报上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昆虫激素是()

    • A、蜕皮激素
    • B、性外激素
    • C、报警外激素
    • D、踪迹外激素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外激素


    正确答案:动物体向外界排放的一种或多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它可以引起接受它的动物发生一种或多种生理和行为反应,这种化学物质称为外激素。

  • 第5题:

    阐述石灰桩的对桩间土的加固作用。


    正确答案: 1)成孔挤密
    2)膨胀挤密
    3)脱水挤密
    4)胶凝作用

  • 第6题:

    阐述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和调节作用。


    正确答案: 从宏观看,居民的全部收入可分为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储蓄=收入-消费.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储蓄的多少取决于消费倾向.若居民的消费倾向高,则新增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大,储蓄就少.居民的消费倾向除了与目前收入水平、未来收入预期、物价水平及消费观念等有关外,还受利率水平的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会一直人们的消费欲望.
    再从厂商投资来看,投资代表着社会资金需要.提高利率则使厂商投资成本增加.当利率水平提高时,一方面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使社会资金供给扩大,从而有可能使社会产出扩大;另一方面,又可能使投资受到抑制,从而使社会产出减少

  • 第7题:

    单选题
    在害虫预测预报上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昆虫激素是()。
    A

    蜕皮激素

    B

    性外激素

    C

    报警外激素

    D

    踪迹外激素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外激素和瘦素对生殖活动的主要作用?

    正确答案: 外激素:
    1)召唤异性;
    2)刺激求偶行为;
    3)激发交配行为;
    4)对异性或同性的生殖道内分泌调节以及发情、排卵均有一定的影响。
    瘦素:
    1)对发情和发情周期的调控;
    2)刺激生殖器官和生殖腺发育,增加其功能;
    3)保证妊娠、分娩和泌乳的正常;
    4)作用于GnRH神经元,刺激GnRH的释放,直接刺激GTH的分泌并调节LH作用下的雌雄激素的合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性外激素

    正确答案: 昆虫性成熟后,分泌于体外,用于引诱同种异性个体前来交配的激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阐述犬科动物在绦虫病流行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犬科动物在绦虫病流行中的作用。犬科动物可作为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犬复孔绦虫、曼氏迭宫绦虫和阔节裂头绦虫的终宿主或保虫宿主,在绦虫病的流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传染源作用。
    (1)犬科动物是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病的终宿主,成虫寄生在肠腔内,孕节或虫卵从粪便排出,污染牧草、水源及环境,食草动物食入虫卵,虫卵在人的小肠内孵出六钩蚴,钻入肠壁血管,随血流至肝、肺、脑等组织器官,约经5个月左右发育为棘球蚴或泡球蚴。犬食入含棘球蚴的内脏,引起犬的感染,造成此病的流行。
    (2)犬科动物是曼氏迭宫绦虫或阔节裂头绦虫的终宿主,成虫寄生在肠腔内,虫卵随粪便排出,卵入水,孵出钩球蚴,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在其体内发育为原尾蚴。再被第二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吞食,在各组织的肌肉发育为裂头蚴,犬科动物食入含裂头蚴的蛙、蛇、鸟、鱼肉,裂头蚴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虫卵随粪便排出,造成此病的流行。所以,犬科动物作为这些绦虫的终宿主,在其流行病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流行区,应加强对犬的管理,杜绝用病畜脏器喂犬,或抛弃让狼、狐等野生动物吞食。定期给犬驱虫,对犬粪应作无害化处理。这样,就可有效地控制传染源,减少这些绦虫病的流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动物所处生理状况不同,外激素发挥的生物学效价亦不同。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动物的性外激素属于()
    A

    物理信息

    B

    化学信息

    C

    营养信息

    D

    行为信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用于防治害虫的外激素主要是()。

    • A、体外激素
    • B、皮外激素
    • C、性外激素
    • D、生长激素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激素根据其产生部位及作用可分为松果体激素、()、()、()、()、神经垂体激素、局部激素和外激素八大类。


    正确答案:丘脑下部促垂体激素;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胎盘促性腺激素;性腺激素

  • 第15题:

    动物的性外激素属于()

    • A、物理信息
    • B、化学信息
    • C、营养信息
    • D、行为信息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性诱剂指()。

    • A、性外激素
    • B、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类似物
    • C、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活性物质
    • D、信息激素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阐述犬科动物在绦虫病流行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犬科动物在绦虫病流行中的作用。犬科动物可作为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犬复孔绦虫、曼氏迭宫绦虫和阔节裂头绦虫的终宿主或保虫宿主,在绦虫病的流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传染源作用。
    (1)犬科动物是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病的终宿主,成虫寄生在肠腔内,孕节或虫卵从粪便排出,污染牧草、水源及环境,食草动物食入虫卵,虫卵在人的小肠内孵出六钩蚴,钻入肠壁血管,随血流至肝、肺、脑等组织器官,约经5个月左右发育为棘球蚴或泡球蚴。犬食入含棘球蚴的内脏,引起犬的感染,造成此病的流行。
    (2)犬科动物是曼氏迭宫绦虫或阔节裂头绦虫的终宿主,成虫寄生在肠腔内,虫卵随粪便排出,卵入水,孵出钩球蚴,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在其体内发育为原尾蚴。再被第二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吞食,在各组织的肌肉发育为裂头蚴,犬科动物食入含裂头蚴的蛙、蛇、鸟、鱼肉,裂头蚴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虫卵随粪便排出,造成此病的流行。所以,犬科动物作为这些绦虫的终宿主,在其流行病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流行区,应加强对犬的管理,杜绝用病畜脏器喂犬,或抛弃让狼、狐等野生动物吞食。定期给犬驱虫,对犬粪应作无害化处理。这样,就可有效地控制传染源,减少这些绦虫病的流行。

  • 第18题:

    问答题
    阐述单胃动物、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过程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一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
    1.消化部位
    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终止于小肠
    蛋白质HCl()高级结构分解,肽链暴露
    胃、胰、糜蛋白酶内切酶使蛋白质分解为多肽
    羧基肽酶、氨基肽酶外切酶使之分解为AA/小肽
    主要在胃和小肠上部,20%在胃,60-70%在小肠,其余在大肠。
    吸收(1)部位:小肠上部
    (2)方式:主动吸收
    (3)载体:碱性、酸性、中性系统
    (4)顺序:L-AA>D-AA
    ()Cys>Met>Try>Leu>Phe>Lys≈Ala>Ser>Asp>Glu
    其特点是吸收快、不竞争有限的载体,分解、吸收时耗能少,可作为活性物质,合成时耗能少。
    二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
    摄入蛋白质的70%(40-80%)被瘤胃微生物消化,其余部分(30%)进入真胃和小肠消化。
    1.消化过程
    (1)饲料蛋白质
    瘤胃降解蛋白(RDP)
    瘤胃未降解蛋白(过瘤胃蛋白,UDP)
    (2)蛋白质降解率(%)=RDP/食入CP
    2.利用
    瘤胃NH3浓度达到5mM(9mg/100ml),微生物蛋白合成达到最大水平,超过此浓度的NH3被吸收入血。通过合成尿素而解毒。
    瘤胃的Pr消化吸收特点
    1.饲料Pr在瘤胃内经过微生物改组合成饲料中不曾有的支链AA。因此,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营养实质上是瘤胃微生物营养。
    2.反刍动物本身所需AA(小肠AA)来源于MCP、UDP(RUP)和内源蛋白质。MCP可以满足动物需要的50~100%,UDP是高产时的必要补充,内源蛋白质量少且较稳定。
    3.瘤胃中80%的微生物可以NH3为唯一氮源,26%只能利用NH3,55%可同时利用NH3和AA,因此,少量Pr即可满足微生物的需要,这是瘤胃微生物利用尿素等NPN的生物学基础。
    4.MCP品质与豆粕(饼)、苜蓿叶蛋白质相当,略次于优质的动物蛋白质,但优于大多数谷物蛋白。BV70~80%
    5大量RDP在瘤胃中分解,实际上存在能量和蛋白质的损失。
    6.饲料蛋白的降解率差异很大,适当加工处理可降低降解率,并可能提高UDP的小肠利用率(如加热、甲醛包被、缓释等措施可提高UDP利用率)。
    7.NPN在瘤胃中集中、急剧分解不仅有氮素损失,且可能造成中毒。
    8.对反刍动物补充AA、Pr的效果一般不如单胃动物明显,其效果取决于过瘤胃的数量以及过瘤胃AA在小肠的消化、吸收。
    3.影响消化利用的因素
    (1)瘤胃内环境的稳定
    (2)日粮CP水平:13%()NH3浓度5mM
    (3)蛋白质种类:NPN与真蛋白
    CP<13%,加NPN有效;高于13%,效果差
    (4)其他养分:碳水化合物、P、S
    4小肠消化
    (1)方式与产物:与单胃动物相同
    (2)底物:与单胃动物不同
    MCP占50-90%
    RDP占10-50%
    5小肠中蛋白质的去向
    (1)70%---消化、吸收---血液---30%----组织蛋白合成
    (2)30%粪便排出(粪N)---血液)70%----未利用(尿N)
    6大肠的消化
    与单胃动物相同。
    进入盲肠的N占摄入N的2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昆虫外激素的种类。

    正确答案: 昆虫外激素的种类主要有:性外激素、示踪外激素、警戒外激素、群集外激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阐述动物繁殖发展的十大技术?

    正确答案: 1.人工受精,包括精液的采集、品质检查稀释和保存最后将解冻的精液输入母畜特定部位受精的一门技术
    2.发情诊断与早期妊娠诊断技术,利用外部检查法、试情法、阴道检查法、直肠检查法、激素测定法等来鉴定母畜是否发情妊娠,以提高繁殖力的技术。
    3.发情控制技术,通过采用某些激素、药物或饲养管理措施人工控制母畜个体或群体发情并排卵的应用技术,包括诱导发情、同期发情和超排等技术。
    4.胚胎移植,将优秀供体的可用胚胎通过手术或非手术操作移植到处于相同胜利阶段受体内的特定部位,以获得优秀个体的方法。
    5.体外受精,通过认为错做使精子和卵子在体外合适的环境条件下结合受精,主要包括卵子的成熟培养、精子获能、受精和早期培养等连续过程。
    6.干细胞技术,利用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和高度增殖及多向分化的特点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
    7.克隆技术,不经精卵结合的受精过程,使遗传物得到完全表达的一门技术,包括供体核分离、受体细胞去核、核卵重组、融合、移植等技术。
    8.转基因技术,将功能性外源基因导入受体,并得以表达的技术。
    9.配子与胚胎的保存技术,运用低温、超低温等方法保存配子或胚胎,以便于运输的技术。
    10.性别控制与鉴别技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有目的的控制动物后代的性别比例,是能显著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生物工程技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昆虫的外激素也叫信息素,主要有()等。起个体间通讯联系的作用,可调节或诱发同种昆虫间的特殊行为。
    A

    性外激素

    B

    集结外激素

    C

    追踪外激素

    D

    告警外激素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有关性外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分泌性外激素是动物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

    B

    雌虫和雄虫都可以产生性外激素

    C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可以诱捕害虫

    D

    不同种类的生物产生的性外激素是不同的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名词解释题
    外激素

    正确答案: 动物体向外界排放的一种或多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它可以引起接受它的动物发生一种或多种生理和行为反应,这种化学物质称为外激素。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