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企业标准的程序不包括()。
第1题:
A.主管部门或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落实新工作项目计划,项目负责人组织标准起草工作组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是标准征求意见阶段
B.主管部门对标准草案报批稿及报批材料进行程序、技术审核是标准审查阶段
C.将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往有关单位征求意见,提出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完成标准草案送审稿是标准起草阶段
D.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将审查、汇总、协调、确定的新项目列出《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并下达是标准起草阶段
第2题:
A.对标准草案送审稿组织审查,在审查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形成标准草案报批稿和审查会议纪要或函审结论
B.将国家标准出版稿编辑出版,提供标准出版物
C.主管部门对标准草案报批稿及报批材料进行程序、技术审核
D.主管部门或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落实新工作项目计划,项目负责人组织标准起草工作组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
第3题:
制定企业标准的一般程序是:编制计划、调查研究,(),对标准草案进行必要的验证,审查、批准、编号、发布。
第4题:
制定企业标准的一般程序是()。
第5题:
工艺标准的制定程序是合理选题;();编写送审稿;批准发布。
第6题:
以下哪些选项属于我国制定环境资源标准的基本程序()。
第7题:
公司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制(修)订按照()的流程进行。
第8题:
审批企业标准时,一般需具备以下材料()。
第9题: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规定,制定企业标准的一般程序是()
第10题:
起草、立项、征求意见、审查、报批、发布、备案
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报批、发布、、备案
起草、立项、征求意见、审查、报批、备案、发布
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报批、备案、发布
第11题:
调研、起草标准草案;
形成送审稿、审查标准;
编制报批稿;批准和发布;
实施监督检查。
第12题:
起草、立项、征求意见、审查、报批、发布、备案
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报批、发布、备案
起草、立项、征求意见、审查、报批、备案、发布
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报批、备案、发布
第13题:
A.对标准草案送审稿组织审查,在审查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形成标准草案报批稿和审查会议纪要或函审结论是标准的审查阶段
B.标准的立项阶段是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将审查、汇总、协调、确定的新项目列出《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并下达
C.国家标准制定的一般程序需要依次经过9个阶段
D.标准是相关方广泛参与的产物,严格按照标准制定程
第14题:
A.若报批稿中存在重大技术方面的问题或协调方面的问题,要退回部门或有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限时解决问题后再报批
B.对不符合报批要求的,应退回有关起草单位,限时解决问题后再行审核
C.主管部门对标准草案报批稿及报批材料进行程序、技术审核
D.国家标准技术审查机构对报批材料进行技术审查,在此基础上,对报批稿
第15题:
制定企业标准是对标准草案进行必要的()和发布。
第16题:
组织起草地方标准的单位将审查通过的地方标准送审稿,修改成报批稿,连同附件,包括编制说明、审查会议纪要或函审结论、验证材料、参加审查人员名单,报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第17题:
安全生产标准起草单位应当根据会议审查或函审的意见,对安全生产标准送审稿进行修改,形成安全生产标准报批稿,报各省省局审批。
第18题:
卫生标准的发布实施要经过:立项→计划→起草报批→批准→发布公告。
第19题:
以下不属于农业标准草案的是()
第20题:
负责起草地方标准的单位或起草小组,进行()后,编写出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与编制说明,经征求意见后编写成标准送审稿。
第21题:
标准由()这样一个不断发展,循环往复的过程,就是标准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过程。
第22题:
编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
组织拟订标准草案
按照各类环境标准规定的程序编号、发布
对标准草案征求意见
审查批准标准草案
第23题:
提出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计划或工作方案
调查研究,收集掌握国内外有关资料,并加以研究和分析
起草标准草案,广泛征求意见
对草案审查、定版、审批发布
对发布的标准进行宣传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