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贫铬区”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哪个不属于制造因素导致镍合金设备产生晶间腐蚀的情况()。

    • A、容器制造过程中所经受的热循环的温度高低和时间长短
    • B、热成型或焊接后是否进行固溶处理或稳定化处理
    • C、焊接时坡口清理不干净
    • D、容器接触的介质导致镍合金的晶界可能存在贫铬区、贫钼区等产生快速溶解的性质和能力

    正确答案:D

  • 第2题:

    能缩小铁相区的合金元素是()

    • A、铬、钼、钛、硅 
    • B、锰、镍、碳、氮、铜 
    • C、铬、钼、氮、铜 
    • D、锰、镍、钛、硅

    正确答案:A

  • 第3题:

    贫铬区


    正确答案: 不锈钢在某些条件作用下,它的晶粒之间会出现含铬量小于12%的区域。

  • 第4题: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中的贫铬区,是指含铬量小于()%的区域。

    • A、8
    • B、12
    • C、16
    • D、20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奥氏体钢中的含碳量为0.02~0.03%时则全部碳溶解在奥氏体中,即使加热450~850℃也不会形成贫铬区,故不会产生晶间腐蚀。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在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中,可能产生晶间贫铬区的危险温度范围是()

    • A、110~950℃
    • B、850~450℃
    • C、650~350℃
    • D、350~150℃

    正确答案:B

  • 第7题:

    不锈钢材料发生晶间腐蚀的机理是()

    • A、奥氏体过饱和碳的析出;
    • B、贫铬区的产生;
    • C、缝隙腐蚀的结果。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我国()取得历史最佳战绩:2013至2016年,全国累计减贫5564万人,年均减贫1391万人。

    • A、扫除文盲
    • B、脱贫攻坚
    • C、棚户区改造
    • D、农民工进城

    正确答案:B

  • 第9题: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总铬时,土壤试液应喷入贫燃性空气-乙炔(淡蓝色火焰)中,于波长357.9nm处进行测量。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不锈钢的贫铬理论及提高不锈钢抗晶间腐蚀的措施。

    正确答案: 不锈钢在弱氧化性介质中发生的晶间腐蚀可以用贫铬理论解释
    (1)奥氏体不锈钢
    碳在奥氏体中的饱和溶解度小于0.02%,一般不锈钢的含碳量都高于这个数值,当不锈钢从固溶温度冷却下来时,碳处于过饱和,受到敏化处理时,碳和铬形成碳化物在晶界析出。由于碳化铬含铬量很高,而铬在奥氏体中扩散率很低,这样在晶界两侧形成了贫铬区,其含铬量低于12%。因而钝化性能与晶粒不同,即晶界区和晶粒本体有了明显的差异。
    (2)铁素体不锈钢
    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更小,但铬在铁素体中的扩散速度较大(比在奥氏体中大两个数量级),这样的特点使铁素体不锈钢甚至从高温区快速冷却时也较易析出碳化铬。形成晶界贫铬区。在700~800℃退火时,由于铬比较快自晶粒内部向晶界扩散而消除贫铬区,从而使晶间腐蚀倾向降低。
    (3)提高不锈钢抗晶间腐蚀的措施:
    A.固溶处理,避免敏化处理
    B.加入稳定元素钛或铌
    C.降低含碳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不锈钢材料发生晶间腐蚀的机理是()。
    A

    奥氏体过饱和碳的析出

    B

    贫铬区的产生

    C

    缝隙腐蚀的结果

    D

    钝化膜破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中,可能产生晶间贫铬区的危险温度范围是()
    A

    110~950℃

    B

    850~450℃

    C

    650~350℃

    D

    350~15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中的贫铬区,是指铬质量分数小于()的区域。

    • A、8%
    • B、12%
    • C、16%
    • D、20%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降低[C]含量,消除不锈钢形成晶界处()的条件,能大大提高耐腐蚀性。

    • A、贫碳区
    • B、贫Cr区
    • C、富Cr区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再热裂纹一般发生在含()等元素的高强度低合金钢的热影响区中。

    • A、镍、铬或钨
    • B、铬、钼或钒
    • C、镍、钼或钒
    • D、钛、铬或钨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简述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产生“贫铬区”的过程。


    正确答案: 当温度升高时,碳在不锈钢晶粒内部的扩散速度大于铬的扩散速度,因为室温内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仅为0.02%~0.03%,而一般奥氏体钢中含碳量均超过0.02%~0.03%,所以多余的碳就不断向奥氏体晶粒边界扩散,并与铬化合,在晶间形成碳化铬化合物,但是由于铬的扩散速度较小,来不及向晶界扩散,所以在晶间所形成的碳化铬所需的铬主要不是来自奥氏体内部,而是来自晶界附近,结果就使得晶界附近的含铬量大为减小;当晶界含铬量小于12%时,就在晶间形成了“贫铬区”。

  • 第17题:

    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的原因是()。

    • A、晶体内富镍
    • B、晶界贫镍
    • C、晶界富铬
    • D、晶界贫铬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不锈钢材料发生晶间腐蚀的机理是()。

    • A、奥氏体过饱和碳的析出
    • B、贫铬区的产生
    • C、缝隙腐蚀的结果
    • D、钝化膜破坏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舟山渔场处于典型的()。

    • A、垂直分布带
    • B、富营养化区
    • C、生态交错带
    • D、贫营养化区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Al-Cu系列铝合金在时效硬化处理时,晶间会沉淀出CuAl2,则()。

    • A、在晶粒边界形成富铜区,电位最低
    • B、在晶粒边界形成富铜区,电位最高
    • C、在晶粒边界形成贫铜区,电位最低
    • D、在晶粒边界形成贫铜区,电位最高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铬时,火焰类型为贫燃焰或者中性焰。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2题:

    判断题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铬时,火焰类型为贫燃焰或者中性焰。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火焰类型应为富燃焰。

  • 第23题:

    单选题
    我国()取得历史最佳战绩:2013至2016年,全国累计减贫5564万人,年均减贫1391万人。
    A

    扫除文盲

    B

    脱贫攻坚

    C

    棚户区改造

    D

    农民工进城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不锈钢材料发生晶间腐蚀的机理是()
    A

    奥氏体过饱和碳的析出;

    B

    贫铬区的产生;

    C

    缝隙腐蚀的结果。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