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金属的热焊接性,主要决定于母材的化学成分,与该金属的热处理状态、焊接时的热循环条件等无关。”相关问题
  • 第1题:

    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各区域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主要与填充材料和母材的化学成分有关。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焊接时填充金属与母材的化学成分相差很大,熔合比就越大。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焊接中未熔合是指()未能熔合。

    • A、焊道与金属
    • B、焊料与金属
    • C、焊缝与金属
    • D、母材之间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异种金属焊接时,予热温度,是根据母材焊接性能较差一侧的钢材来选择。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按焊接工艺特点和母材金属所处的状态不同,焊接方法分为()、()和()。


    正确答案:熔焊;压焊;钎焊

  • 第6题:

    钎焊作为常用焊接方法的一种,其特点是()

    • A、钎料熔化,母材达到热塑性状态
    • B、母材的组织和性能变化较大
    • C、焊件的变形小
    • D、适用于异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焊接

    正确答案:C,D

  • 第7题:

    焊接材料对金属焊接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与母材的匹配性
    • B、焊接材料的规格
    • C、焊接材料的熔点
    • D、焊接材料本身的性能

    正确答案:A

  • 第8题:

    钢筋焊接选择电焊条时应考虑焊缝金属与母材的()和()相接近


    正确答案:机械强度;化学成分

  • 第9题:

    焊接热循环对母材金属近缝区的组织、性能有何影响?怎样利用热循环和其他工艺措施改善HAZ的组织性能?


    正确答案: (1)对组织的影响:
    A不易淬火钢的热影响区组织:
    在一般的熔焊条件下,不易淬火钢按照热影响区中不同部位加热的最高温度及组织特征,可分为以下四个区
    1)熔合区: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渡区域。范围很窄,常常只有几个晶粒,具有明显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2)过热区(粗晶区):加热温度在固相线以下到晶粒开始急剧长大温度(约为1100℃左右)范围内的区域叫过热区。由于金属处于过热的状态,奥氏体晶粒发生严重的粗化,冷却后得到粗大的组织,并极易出现脆性的魏氏组织。
    3)相变重结晶区(正火区或细晶区):该区的母材金属被加热到AC3至1100℃左右温度范围,其中铁素体和珠光体将发生重结晶,全部转变为奥氏体。形成的奥氏体晶粒尺寸小于原铁素体和珠光体,然后在空气中冷却就会得到均匀而细小的珠光体和铁素体,相当于热处理时的正火组织,故亦称正火区。
    4)不完全重结晶区:焊接时处于AC1~AC3之间范围内的热影响区属于不完全重结晶区。因为处于AC1~AC3范围内只有一部分组织发生了相变重结晶过程,成为晶粒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而另一部分是始终未能溶入奥氏体的剩余铁素体,由于未经重结晶仍保留粗大晶粒。
    B易淬火钢的热影响区组织:
    母材焊前是正火状态或退火状态,则焊后热影响区可分为:
    1)完全淬火区:焊接时热影响区处于AC3以上的区域。在紧靠焊缝相当于低碳钢过热区的部位,由于晶粒严重粗化,得到粗大的马氏体;相当于正火区的部位得到细小的马氏体。
    2)不完全淬火区:母材被加热到AC1~AC3温度之间的热影响区。快速加热和冷却过程得到马氏体和铁素体的混合组织;含碳量和合金元素含量不高或冷却速度较小时,其组织可能为索氏体或珠光体。母材焊前是调质状态,则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除上述两个外,还有一个回火软化区。在回火区内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的程度决定于焊前调质的回火温度:若焊前调质时回火温度为Tt,低于此温度的部位,组织性能不发生变化,高于此温度的部位,组织性能将发生变化,出现软化。若焊前为淬火态,紧靠Ac1的部位得到回火索氏体,离焊缝较远的区域得到回火马氏体。
    (2)对性能的影响使HAZ发生硬化、脆化(粗晶脆化、析出脆化、组织转变脆化、热应变时效脆化、氢脆以及石墨脆化等)、韧化、软化等。
    (3)改善HAZ组织性能的措施
    1)母材焊后选择合理的热处理方法(调质、淬火等)。
    2)选择合适的板厚、接头形式及焊接方法等。
    3)控制焊接线能量、冷却速度和加热速度。

  • 第10题:

    一般根据()来确定异种金属焊接时的焊接材料。

    • A、焊接热循环曲线
    • B、舍夫勒组织图
    • C、铁碳平衡状态图
    • D、异种金属化学成分的平均值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焊接的接头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种金属接头强度低于母材的强度

    B

    同种金属接头强度高于母材的强度

    C

    同种金属焊接的接头强度不低于母材的强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焊接热循环对母材金属近缝区的组织、性能有何影响?怎样利用热循环和其他工艺措施改善HAZ的组织性能?

    正确答案: (1)对组织的影响:
    A不易淬火钢的热影响区组织:
    在一般的熔焊条件下,不易淬火钢按照热影响区中不同部位加热的最高温度及组织特征,可分为以下四个区
    1)熔合区: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渡区域。范围很窄,常常只有几个晶粒,具有明显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2)过热区(粗晶区):加热温度在固相线以下到晶粒开始急剧长大温度(约为1100℃左右)范围内的区域叫过热区。由于金属处于过热的状态,奥氏体晶粒发生严重的粗化,冷却后得到粗大的组织,并极易出现脆性的魏氏组织。
    3)相变重结晶区(正火区或细晶区):该区的母材金属被加热到AC3至1100℃左右温度范围,其中铁素体和珠光体将发生重结晶,全部转变为奥氏体。形成的奥氏体晶粒尺寸小于原铁素体和珠光体,然后在空气中冷却就会得到均匀而细小的珠光体和铁素体,相当于热处理时的正火组织,故亦称正火区。
    4)不完全重结晶区:焊接时处于AC1~AC3之间范围内的热影响区属于不完全重结晶区。因为处于AC1~AC3范围内只有一部分组织发生了相变重结晶过程,成为晶粒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而另一部分是始终未能溶入奥氏体的剩余铁素体,由于未经重结晶仍保留粗大晶粒。
    B易淬火钢的热影响区组织:
    母材焊前是正火状态或退火状态,则焊后热影响区可分为:
    1)完全淬火区:焊接时热影响区处于AC3以上的区域。在紧靠焊缝相当于低碳钢过热区的部位,由于晶粒严重粗化,得到粗大的马氏体;相当于正火区的部位得到细小的马氏体。
    2)不完全淬火区:母材被加热到AC1~AC3温度之间的热影响区。快速加热和冷却过程得到马氏体和铁素体的混合组织;含碳量和合金元素含量不高或冷却速度较小时,其组织可能为索氏体或珠光体。母材焊前是调质状态,则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除上述两个外,还有一个回火软化区。在回火区内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的程度决定于焊前调质的回火温度:若焊前调质时回火温度为Tt,低于此温度的部位,组织性能不发生变化,高于此温度的部位,组织性能将发生变化,出现软化。若焊前为淬火态,紧靠Ac1的部位得到回火索氏体,离焊缝较远的区域得到回火马氏体。
    (2)对性能的影响使HAZ发生硬化、脆化(粗晶脆化、析出脆化、组织转变脆化、热应变时效脆化、氢脆以及石墨脆化等)、韧化、软化等。
    (3)改善HAZ组织性能的措施
    1)母材焊后选择合理的热处理方法(调质、淬火等)。
    2)选择合适的板厚、接头形式及焊接方法等。
    3)控制焊接线能量、冷却速度和加热速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焊条电弧焊时所选定的焊接速度应能保证()熔合良好。

    • A、层道间
    • B、焊缝金属与母材间
    • C、焊缝与热影响区
    • D、熔合区和母材

    正确答案:A,B

  • 第14题:

    易淬火钢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与()有关。

    • A、化学成分
    • B、冷却速度
    • C、焊接方法
    • D、母材焊前热处理状态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易淬火钢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于()有关。

    • A、化学成分
    • B、冷却速度
    • C、焊接方法
    • D、母材焊前热处理状态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气焊用的焊丝起填充()的作用,焊接时与熔化的母材一起组成()金属。


    正确答案:金属;焊缝

  • 第17题:

    调质钢焊接热影响区的软化程度与母材焊接前的热处理状态有关。母材焊前调质时的回火温度越低,则焊后的软化程度()。

    • A、越小
    • B、较小
    • C、越大
    • D、不变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焊接时,母材金属或焊丝金属的化学成分不当,焊缝金属中含有较多的O、N、S,是产生()的主要原因。

    • A、气孔
    • B、夹渣
    • C、咬边
    • D、焊瘤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选择钎料时主要应考虑钎焊接头的()和()的要求,同时还应考虑钎焊接头的耐腐蚀性、导电性、导热性、钎料对母材的润湿性、钎料与母材的相互作用等要求。在选择钎剂时不仅应考虑钎焊金属(母材)的种类,而且还应考虑所用钎料的类型和钎焊的方法等。


    正确答案:使用温度;强度

  • 第20题:

    焊接材料应按设计规定选用,设计无规定时应选用焊缝金属性能、化学成分与母材相应且()的焊接材料。

    • A、焊条质量好
    • B、工艺性能好
    • C、焊接性能好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各区域的金相组织主要决定于母材和填充材料的化学成分。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2题:

    金属材料()的好坏主要决定于材料的化学成分。

    • A、焊接方法
    • B、焊接性
    • C、使用条件
    • D、工艺条件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多选题
    热影响区的宽度与焊接方法及热输入量大小有关。它的组织与性能的变化与()等因素有关。
    A

    材料的化学成分

    B

    焊前热处理状态

    C

    焊接热循环

    D

    焊接姿势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