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件退火后硬度过高是()使奥氏体分解为硬度高的组织。
第1题:
正火和退火的主要区别是: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快,因此正火后得到的组织比退火细,硬度低。
第2题:
某T10钢零件淬火回火后发现组织粗大,硬度不足,其原因可能是:()。
第3题:
正火是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所以比退火冷却速度稍快,形成的珠光体片层间距小,强度硬度比退火钢高。
第4题:
由于正火较退火冷却速度快,过冷度大,转变温度低,获得组织较细,因此正火的钢强度和硬度比退火高。
第5题:
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快,它的强度、硬度比退火钢()。
第6题:
45钢退火后硬度偏高,是由于加热温度高,冷却速度太快的关系。
第7题:
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快,得到的组织细、强度、硬度高。
第8题:
()是将钢件加热→保温→冷却→等温保持,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组织,然后慢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第9题:
正火和退火的主要区别是: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快,因此正火后得到的组织比退火细,硬度高。
第10题:
将钢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后在炉内缓慢冷却的工艺方法称为()。
第11题:
奥氏体
珠光体
原始
平衡
第12题:
正火、退火
退火、正火
回火、正火
第13题:
LcZB5149由于正火较退火冷却速度快,过冷度大,转变温度低,因此,正火的强度和硬度比退火高。
第14题:
为了获得足够低的硬度,合金钢退火时必须采用较碳钢更慢的冷却速度和更长的退火时间。()
第15题:
正火是保温一段时间后在()中冷却,所以比退火冷却速度稍快,形成的珠光体片层间距小,强度硬度比退火钢高。
第16题:
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快,它的强度,硬度比退火钢高。
第17题:
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快,它的强度,硬度比退火高。
第18题:
由于正火较退火冷却速度快,过冷度大,转变温度较低,获取的组织较细,因此同一种钢,正火要比退火的强度和硬度高。
第19题:
退火的作用,是使退火后钢的组织接近于()组织,降低钢的硬度,以利于切削加工。
第20题:
()是指退火加热时钢的组织全部发生重结晶,获得完全的奥氏体组织。
第21题:
退火的目的是使钢件硬度变高。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正火
退火
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