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轴箱发热的一般原因及防治的方法。

题目

试述轴箱发热的一般原因及防治的方法。


相似考题
更多“试述轴箱发热的一般原因及防治的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发动机曲轴箱冒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
    (1)活塞环磨损;
    (2)活塞与气缸间隙过大;
    (3)因润滑油不足而导致擦损表面高度发热。
    排除方法:
    (1)更换活塞环;
    (2)检查修理;
    (3)检查曲轴箱油位及机油压力。

  • 第2题:

    试述强心甙中毒症状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中毒症状:(1)毒性作用的表现较常见的有胃肠道反应,发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应注意与强心甙用量不足心衰未受控制所致的胃肠道症状相鉴别。神经系统反应有眩晕、头痛、疲倦、失眠、谵妄等。还有黄视症、绿视症等。最严重的是心毒性反应,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多见早见的是室性早搏,约占心反应的33%;次为房室阻滞约为18%;房室结性心动过速17%;房室结代节律12%;房性过速兼房室阻滞10%;室性过速8%;窦性停搏2%。
    (2)毒性作用的防治:先要明确中毒诊断,可根据心电图的变化与临床症状作出初步判断。测定强心甙的血药浓度则有重要意义。地高辛浓度在3.0ng/ml,洋地黄毒甙在45ng/ml以上可确诊为中毒。
    预防:应注意诱发因素如低血钾、高血钙、低血镁、心肌缺氧等。还应警惕中毒先兆的出现,如一定次数的室性早搏、窦性心律过缓低于60次/分及色视障碍等。
    治疗:①对过速性心律失常者可用钾盐静脉滴注,轻者可口服。细胞外K+可阻止强心甙与Na+-K+-ATP酶的结合,能阻止毒性发展。
    ②苯妥英钠能控制室性早搏及心动过速而不抑制房室传导,它能与强心甙竞争性争夺Na+-K+-ATP酶而有解毒效应。
    ③利多卡因也有效。
    ④对中毒时的心动过缓或房室阻滞宜用阿托品解救。

  • 第3题:

    试述钢轨闪光焊“表面烧伤”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钢轨闪光焊表面烧伤形成的原因是:当钢轨与导电钳口接触不良时,局部接触电阻增大,焊接电流导致该处局部温度升高,超过相变温度或造成局部溶化,而该处周边的金属温度低,使该处冷却快,容易形成马氏体淬火组织,同时产生很大的残余应力。烧伤又称钢轨表面“打火”或“点击伤”。
    防治措施:
    (1)严格进行对钢轨导电接触部位除锈、去污,使接触面露出金属光泽;
    (2)在压紧钢轨过程中防止焊渣或异物落入导电钳口与钢轨之间;
    (3)经常检查导电钳口表面和及时更换磨损的电极钳口。

  • 第4题:

    试述山羊痢疾发病原因、症状及防治?


    正确答案:此病由痢疾杆菌引起,主要危害出生1周龄左右的羔羊。症状:病菌侵入后,羊只精神极度不振、食欲消失、毛蓬松而背拱起、拉稀;粪便先为灰白和淡黄色,后变为红色和褐色,粪中含有气泡并有恶臭。病初体温微升,末期降到常温以下。常在2-3天内死亡。治疗:①经常发生的地区对母羊要注射痢疾菌苗。要注射2次,第一次在产前20-30天,于左股内侧皮下注射2毫升,第二次在产前10-20天,于右股内侧皮下注射3毫升;②羔羊出生后12小时内开始服氯霉素预防,每天1-2次,每次0.15-0.2克,连用3天;③可用氯霉素、复方黄连素等药物(用量详见说明书)治疗;④用捣碎的大蒜头50克,烧酒500克浸泡10,加3倍水,每头羔羊每次灌服1食匙,灌2-3次即可。

  • 第5题:

    试述流砂现象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流砂的途径与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当水流在水位差作用下,对土颗粒产生向上的压力时,动水压力不但使土颗粒受到水的浮力,而且还受到向上的压力,当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重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土体随水流动的现象。
    途径:(1)减小或消除动水压力(2)水下挖土法(3)冻结法(4)枯水期施工(5)抢挖法(6)加设支护结构(7)井点降水。

  • 第6题:

    试述螺杆泵发热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1.泵内严重磨擦2.机械密封回油孔堵塞3.油温过高
    处理:1.转动装置失灵2.所带设备发生故障3.泵泄漏4.起动器发生故障5.临近机组火警或人身事故

  • 第7题:

    试述轴箱的保养要求和方法。


    正确答案:(1)机车在运行中,在停车时应检查轴箱温度,最高温升不得超过40℃,如果温度过高,应打开轴箱端盖,检查油质、油量、滚柱轴承、轴承支架和橡胶垫圈的情况。
    (2)在机车出库时,应检查轴箱端盖、轴箱拉杆是否完好。
    (3)轴箱通气孔应保持畅通,勿使堵塞。
    (4)机车长期存放,应每隔2—3星期将机车移动一次,以变更滚柱的接触点,防止轴承部件受到腐蚀。 (5)按规定期间打开轴箱端盖进行检查,并加入同牌号润滑油。

  • 第8题:

    试述木模板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木模板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如下:
    1)梁、板底不平、下挠。
    原因分析:地面下沉,模板支柱下无垫板。
    预防措施:模板支柱下应垫通长木板,且地面应夯实、平整;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土,必须有在冻胀土冻结和融化时能保持其设计标高的措施;防治地面产生不均匀沉陷。
    2)梁侧模不平直,上下口涨模。
    原因分析:模板支撑系统强度和刚度不足。
    预防措施:模板钢愣、支柱断面尺寸及间距要认真计算;模板安装时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3)柱身扭曲。
    原因分析:主筋扭向或安装吊线找垂直的方法有误。
    预防措施:在模板安装时,先校正主筋;安装吊线找垂直时,相邻两柱模从上端每面吊两点,使线坠到地,且线坠所示两点到柱位置线的距离相等。
    4)墙体厚度不一,平整度差。
    原因分析:模板缺少应有的强度和刚度,模板质量差。
    预防措施:检查模板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得使用;模板设计中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安装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钢楞尺寸和间距,穿墙螺栓间距、墙体支撑方向施工。
    5)门窗洞口的混凝土变形。
    原因分析:模板连接不严、不牢或模板支撑不足。
    预防措施:按照设计要求,将门窗洞口模板与墙模板或墙体钢筋连接牢固;板与板之间接缝严密;加强门窗洞口的支撑系统。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产生的原因:
    (1)土壤有害微生物积累。设施土壤中土壤病原菌积累是引起连作障碍的最主要的因子。因为设施土壤一年四季均具有病原菌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使得土壤中病原菌数量不断增加,同时设施栽培中化肥的过多使用也导致土壤中病原颉颃菌的减少,更加助长了病原菌的繁殖。
    (2)土壤盐类积累。由于设施栽培施肥量较大,加上常年覆盖或季节性覆盖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分平衡,土壤得不到雨水充分淋洗,又因棚室内温度较高,土壤蒸发量大,下层土壤中的盐分随着深层土壤水分的蒸发而上升到表层,产生土壤盐分积聚现象。
    (3)植物的自毒作用。某些植物可通过地上部淋溶、根系分泌物和植株残茬等途径来释放一些物质对同茬或下茬同种作物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防治措施:
    (1)轮作和间套作。轮作是解决连作障碍最为简单和有效的方法,通过与病原菌非寄住植物的轮作,土壤中的病原菌可望得到显著减低,从而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
    (2)选用抗病品种。近年来,世界各地相继育成了一些抗根部病害的品种或砧木,因此,采用抗病品种或采用嫁接是生产上控制土传病发生与流行的有效方法。
    (3)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解决连作障碍的最彻底的方法,由于它采用人工基质或纯粹的营养液进行植物栽培,所以病虫害较少,也不会产生土壤盐类积聚现象和自毒作用。
    (4)合理的土壤管理。及时清除作物病残体和周围杂草,集中烧毁深埋。加强耕作管理,深翻土壤,避免过多地使用化肥,增施有机肥。
    (5)物防治。生物防治的主要措施有:
    1)引入颉颃菌;
    2)接种有益微生物;
    3)利用他感作用原理防治土传病害;
    4)客土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体温过高(发热)的定义及引起发热的原因。

    正确答案: 体温过高又称发热,是指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调节障碍、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称体温过高。一般而言,当腋下温度超过37°c或U腔温度超过37.5°C,一昼夜体温波动在rc以上称为体温过高。
    引起体温过高的原因甚多,根据致热原的性质和来源不同,可以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感染性发热较多见,主要由病原体引起。非感染性发热由病原体以外的各种物质引起,目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输液中发生空气栓塞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原因: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或加压输液无人留守,液体输完未及时拔出或更换,使空气流人静脉内,形成空气栓子被带到右心房,再进人右心室。当空气量大时,将阻塞肺动脉人口,使血液不能进人肺内,引起严重缺氧而死亡。
    2.防治:
    (1)输液前一定要检查输液器各连接部是否衔接紧密,不易滑脱,输液时必须将空气引烬,输液中及时更换。加压输液、输血时严密观察,不得离开患者。
    (2)当患者突然发生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眩晕、发给等,立即使患者左侧卧位,该体位有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舒缩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人肺动脉内,解喇市动脉人口处的阴塞。
    (3)同时给患者氧气吸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流砂现象发生的原因及主要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当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密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并随地下水一起流入基坑,即发生流砂现象。
    主要防治方法:(1)抢挖法:即组织分段抢挖,使挖土速度超过冒砂速度,挖到标高后立即铺席并抛大石以平衡动水压力,压住流砂。(2)水下挖土法:采用不排水开挖,使坑内水压与坑外地下水压相平衡,抵消动水压力。(3)打钢板桩或作地下连续墙法:通过挡墙增加地下水从坑外流入坑内的渗流长度,以减小水力坡度,从而减小动水压力。(4)在枯水季节开挖:此时地下水位下降,动水压力减小或基坑中无地下水。(5)井点降水法:通过降低地下水位,改变动水压力的方向,是防止流砂的最有效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曲轴箱内发出敲击声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1)原因
    (1)主轴瓦间隙太大
    (2)主轴瓦螺栓、连杆大头瓦螺帽、十字头螺栓松动或断裂
    (3)连杆大头瓦间隙太大
    (4)摩擦付润滑不良
    (5)十字头销轴与衬套磨损间隙过大
    (6)十字头滑板与滑道之间间隙过大
    2)处理方法
    (1)调整间隙
    (2)停机检修
    (3)停机调整余隙
    (4)加强润滑

  • 第14题:

    试述体温过高(发热)的定义及引起发热的原因。


    正确答案: 体温过高又称发热,是指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调节障碍、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称体温过高。一般而言,当腋下温度超过37°c或U腔温度超过37.5°C,一昼夜体温波动在rc以上称为体温过高。
    引起体温过高的原因甚多,根据致热原的性质和来源不同,可以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感染性发热较多见,主要由病原体引起。非感染性发热由病原体以外的各种物质引起,目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 第15题:

    轴箱发热的一般原因


    正确答案: (1)轴承损坏或轴承压盖螺栓折损或脱落
    (2)油脂不洁,老化或缺油
    (3)轴箱甩油严重
    (4)两种不同的有想混起化学变化。

  • 第16题:

    试述小麦发生倒伏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植株生长正常,灌浆后,穗部重量增加,受到大风大雨侵袭,或大风时浇水不当引起根倒伏或茎倒伏。这种倒伏大部分发生在即将成熟的时候,有一定程度的减产,不利于套种,增加了收获的困难。防治方法:有风不浇水。
    2)由于植株生长不正常而发生的倒伏。原因:
    ①群体过大,浇水施肥不当,群体内光照不足,个体制造和积累的有机营养少,根系不发达,叶鞘和茎组织柔嫩,茎基部节间细长而弱,稍受风雨侵袭,就发生倒伏。防治方法:解决群体发育和个体发育的矛盾,使个体发育健壮。
    ②由于播种晚或其他原因,麦苗生长弱,返青后,猛追肥,猛浇水,狠促苗,由于地上部生长过快过旺,植株有机养料供应不足,根系发育不好,茎基部节间细长而弱,抽穗后遇到大风雨发生倒伏。防治方法:春季促进麦苗生长时不要过猛,采用控促结合,分次施肥。早春锄地1-3次,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和地上部分生长。

  • 第17题:

    曲轴箱声音异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1.曲轴轴承或曲柄销轴承磨损,间隙增大,2.润滑油泄漏,注油不及时,3.长时间没换油或气缸填料泄漏,处理:1.换泵,联系钳工修复,2.司泵员加强责任心,注入DA、B、-100润滑油,3.换泵清扫曲轴箱,并联系钳工压填料.

  • 第18题:

    试述渠道产生冲刷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渠道长生冲刷的主要动力式流速,防止冲刷就需要防止渠道的平均流速不能超过渠道土壤抗冲能力的限度。这个限度称为“临界冲刷流速”,临界流速的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如土壤、坡降、流量、水涤等。具体有以下防治措施:
    (1)修建跌水、陡坡、潜堰、砌石护坡护底等,调整渠道比降,减缓流速和提高抗冲能力,达到防冲的目的。
    (2)当渠道弯曲过急、水流不顺,造成凹岸冲刷时,可采取加大弯曲半径、裁弯取直的办法,使水流平顺,避免冲刷;也可以采取浆砌石或混凝土衬砌冲刷段,以提高其抗冲能力。
    (3)当渠道土质不好,施工质量差,又未采取衬砌措施,引起大范围冲刷时,可采取渠床夯实或渠道衬砌等措施,提高渠道稳定性,以防止冲刷。
    (4)当渠道管理不善,流量突增猛减,水流淘刷或漂浮物撞击渠坡时,应加强管理,科学调控,保持流量均匀,消除漂浮物。

  • 第19题:

    试述发热反应的原因、预防及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包括致热源、细菌、死菌、游离菌体蛋白、其它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物质等)而引起。多由于输液用具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或消毒保存不良;或橡胶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预防:输液用具做好去热源的处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并仔细检查药液。
    处理:
    ⑴轻者减慢滴注速度,重者须停止输液,保暖,并通知医生。
    ⑵对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心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或激素治疗。
    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送有关部门作细菌培养及热源测定。

  • 第20题:

    试述外墙面砖渗漏原因及防治办法?


    正确答案: 原因一:底灰强度低,且一遍成活,造成面砖空鼓开裂。防治办法,抹底灰前一天,先对基层进行清理浇水,按规范抹两遍底灰,两遍所用的砂浆配合比相同,且符合规范。底灰抹好后,应浇水保养,贴面砖砂浆必须均匀饱满,标号达到要求。
    原因二:勾缝不密实,强度低,开裂起壳。防治办法:勾缝用1:1水泥砂浆,所用的砂要经过筛选,勾缝前要清除浮灰,并洒水湿润,勾缝时应先横缝,后竖缝,缝深浅一致,接槎平整,填密实。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粮堆发热的原因、过程、后果及预防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生物学原因、物理学原因。
    过程:初发阶段、升温生霉、高温霉烂、自燃;
    后果:发芽率降低,品质下降,变色变味、带毒、结块。
    预防:备好仓,把好入库粮质,合理通风,科学储藏,完善粮质检验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流砂现象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流砂的途径与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当水流在水位差作用下,对土颗粒产生向上的压力时,动水压力不但使土颗粒受到水的浮力,而且还受到向上的压力,当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重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土体随水流动的现象。
    途径:(1)减小或消除动水压力(2)水下挖土法(3)冻结法(4)枯水期施工(5)抢挖法(6)加设支护结构(7)井点降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渠道产生冲刷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渠道长生冲刷的主要动力式流速,防止冲刷就需要防止渠道的平均流速不能超过渠道土壤抗冲能力的限度。这个限度称为“临界冲刷流速”,临界流速的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如土壤、坡降、流量、水涤等。具体有以下防治措施:
    (1)修建跌水、陡坡、潜堰、砌石护坡护底等,调整渠道比降,减缓流速和提高抗冲能力,达到防冲的目的。
    (2)当渠道弯曲过急、水流不顺,造成凹岸冲刷时,可采取加大弯曲半径、裁弯取直的办法,使水流平顺,避免冲刷;也可以采取浆砌石或混凝土衬砌冲刷段,以提高其抗冲能力。
    (3)当渠道土质不好,施工质量差,又未采取衬砌措施,引起大范围冲刷时,可采取渠床夯实或渠道衬砌等措施,提高渠道稳定性,以防止冲刷。
    (4)当渠道管理不善,流量突增猛减,水流淘刷或漂浮物撞击渠坡时,应加强管理,科学调控,保持流量均匀,消除漂浮物。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