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齿切削用量的选择,走刀量的选择,一般取在()毫米/转之间,通常在精度要求高和齿面粗糙度要求较高时,模数较小,齿数较少,工件材料较硬,机床刚性和齿坯安装刚性较差或是细长轴等刚性比较差的情况下,选择较小的走刀量;反之,则可选择较大的走刀量。
第1题:
滚齿切削用量的选择:切削深度的选择,根据齿轮的材料,(),精度情况来确定进刀深度和走刀齿数,一般可采用一次,两次或多次走刀。
第2题:
钻小孔时切削用量的选择是()。
第3题:
大型机床的刚度比小型机床好,所以大型零件粗加工时相对可以选择()。
第4题:
在镗床系统刚性允许的情况下,精铣时铣削用量的选择,首先应考虑增加()。
第5题:
三面刃盘铣刀的(),故排屑、冷却和刀齿强度均较好,因此在铣台阶和沟槽时,多采用三面刃铣刀。
第6题:
由于角度铣刀的刀尖强度较弱,刀齿较密,排屑困难,因此应选择较大的每齿进给量。
第7题:
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最后确定一个合适的切削速度v。
第8题:
选择齿轮滚刀时,只需根据被切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选择即可,而不要像选择齿轮铣刀那样,还要考虑被切齿轮的齿数。
第9题:
模具加工时,为减小或消除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振动,下列选项中,措施正确的是()。
第10题:
因为(),使滚齿时齿面出现鱼鳞纹。
第11题:
第12题:
切削速度高
刀具刚性好
刀齿多
进给量小
有校正刀齿
背吃刀量小
第13题:
在车削加工中,精车时合理的切削用量应选择()
第14题:
钻孔时,在机床动力及刚性允许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生产率,应尽可能选择较大的()。
第15题:
滚切直齿圆柱齿轮、滚刀的安装角取决于()。
第16题:
在镗床系统刚性允许的情况下,精铣时铣削用量选择,首先应考虑增加 () 。
第17题:
用面铣刀精铣工件表面时,铣削用量选择应首先尽可能取较大的()。
第18题:
滚齿时,齿面出现斜波纹,其排除方法是()。
第19题:
扩孔加工精度比钻孔精度高的原因是()。
第20题:
为了得到所需的渐开线齿廓和齿轮齿数,滚齿时滚刀和工件之间必须保持()的相对运动关系:当滚刀转过()转时,工件应相应地转k/z转(k为滚刀头数,z为工件齿数)。
第21题:
选择粗加工切削用量时,首先应选择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以减少走刀次数。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对
错